老双中路(文星正街)d1200污水干管施工图设计--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5255721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双中路(文星正街)d1200污水干管施工图设计--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老双中路(文星正街)d1200污水干管施工图设计--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老双中路(文星正街)d1200污水干管施工图设计--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老双中路(文星正街)d1200污水干管施工图设计--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老双中路(文星正街)d1200污水干管施工图设计--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双中路(文星正街)d1200污水干管施工图设计--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双中路(文星正街)d1200污水干管施工图设计--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排水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老双中路(文星正街)d1200污水干管施工图设计。2. 污水干管布置:西航港大道-空港一路段(K0+0-K0+541)污水干管布置在规划道路中心线北侧绿化带内,距离规划道路中心线23.5米,此段需待地铁施工板房拆迁后方能实施。空港大道-文星大道段(K0+541-K0+888),污水干管布置在规划道路中心线南侧绿化带内,距离规划道路中心线20米,现状基本为绿化。文星大道-长城路段(K0+880-K1+404), 由于现状道路两侧房屋均无法拆迁,污水干管沿布置在规划道路中心线北侧,距离道路中心线2米。管线长度513米。长城路-文星桥段(K1+404-K1+7

2、04),污水干管布置在规划道路中心线北侧绿化带内,距离道路中心线距离北侧17米。文星桥-滨河路截污干管(K1+704-K1+919),污水干管在文星桥南侧倒虹通过江安河,并接入下游现状d2000污水干管。3. 污水干管主管文星桥段采用围堰施工外,其余段均采用顶管施工。污水支管采用明挖施工。4.地铁8号地铁站(K0+0-K0+108)附近,采用泥水平衡机械顶管,其余段采用人工顶管。5.根据现状实测资料及收集信息,将沿途无出口的用户支管接入本次污水干管内。空港一路市政污水管接入本次污水干管内,管径d500。卓越南城售楼部生活污水、文星供电所旁边垃圾房、航都派出所生活污水、西航港城管中队生活污水、白

3、家老供销社生活污水、交警二中队生活污水等均就近接入本次设计污水干管或支管内,管径d400。胡夹滩市场片区生活污水管位于长城路附近,由于长城路现状有污水管,且距离本次项目较远,建议接就近接入长城路污水管,另行设计和考虑。6.管线设计桩号与道路中线桩号一致。7.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3)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GB50014-2021);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5)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

4、 50805-2012);7)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份)(2013版);9)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0)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2012);11)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12)球墨铸铁可调式防沉降检查井盖DB510100/T 203-2016);13)道路设计资料及现状实测地形图;15)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1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8.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无具体

5、意见9.沿线地质情况:9.1地层岩性勘探点勘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1)填筑土:色杂。上部主要为现状道路路基材料,下部主要卵砾石等混粘性土组成,部分地段厚度较大,硬杂质含量约3035%。据调查回填时间3年以上。属III类土。(2)杂填土:色杂,主要为砖瓦块等建渣、植物根系混粘性土组成,硬杂质含量约3035%,据调查回填时间2年左右。属III类土。(3)素填土:灰色、灰褐色;主要由粘性土混约10%15%左右砖瓦碎屑块、卵石等硬杂质组成;可塑;湿。仅局部地段分布。属II类土

6、。 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1)粉质粘土:灰黄、灰白色。可塑。湿。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痕及其结核。分布基本连续。钻孔揭露最大厚度约3.7m。属I类土。(2)粉土:灰黄色。稍密。湿。含铁锰质氧化物斑痕及其结核。分布不连续。钻孔揭露最大厚度约1.2m。属I类土。(3)细砂:灰色;系长石、石英、云母细片及其他暗色矿物等颗粒组成。饱和;松散。局部分布于卵石层顶面。属III类土。(4)中砂:灰色;系长石、石英、云母细片及其他暗色矿物等颗粒组成。饱和;松散。呈透镜体分布于卵石层中。属III类土(5)卵石:灰黄色、褐黄色。卵石成分系岩浆岩及变质岩类岩石组成。多呈圆形亚圆形。按卵石土层的密实程度、N1

7、20超重型动力触探击数以及充填物含量等的差异,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可将其划分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四个亚层。松散卵石:钻进较容易,卵石含量约55%,最大粒径约10cm。局部含有厚度不大于20cm的中砂。N120动力触探实测平均击数为3.8击/dm。属IV类土。稍密卵石:钻进较容易,卵石含量约60%,最大粒径约16cm。N120动力触探实测平均击数为5.2击/dm。属IV类土。中密卵石:钻进较困难,卵石含量约65%,最大粒径约22cm。N120动力触探实测平均击数为9.5击/dm。属V类土。以上各土层的分布、埋藏及厚度变化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剖

8、面图”。3、白垩系灌口组泥岩(K2g)中风化泥岩:紫红色,属较软岩。产状276310,512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状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一般发育,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或长柱状,岩质软,部分岩石被节理、裂隙分割,呈块状。局部地段岩芯较为破碎,沿水平结构面夹薄层强风化泥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干钻钻进困难,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RQD为5163。本次勘察未揭穿。属IV类土。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类。基岩顶板埋深约1014m。与上覆第四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9.2 结论1、工程区范围内地貌单一,场地内及其附近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属稳定场地。

9、适宜建筑。2、地下水(孔隙潜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3、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4、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成都市区双流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0.4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1.1条要求,依据地质、地形、地貌和工程性质等,本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

10、一般地段。7.2建议1、设计管底标高下主要为粉质粘土、粉土、卵石土,可直接以粉质粘土、粉土及卵石土作为管线持力层。2、顶管施工开挖工作井时,应进行专项设计,避免工作井倾斜垮塌,特别针对人工填土、细砂和中砂等地层应加强支护。同时管道施工中应避免临近工作井地段的过量荷载及施工用水、雨水的冲刷作用。4、基坑开挖前建议采用管井法对地下水进行施工降水,并应作专项设计和施工,卵石土的渗透系数可按K=25m/d采用。上层滞水受大气降水、施工用水等地表水下渗等条件影响,局部富集于上部杂填土层中。顶管工作井开挖时,将形成人为排泄通道,雨水及上层滞水等易汇入基槽内,浸泡软化地基土,造成工作井的倾斜。施工时可在基槽

11、四周设置截排水沟,做好对水沟水等地表水的导流疏排,并对上层滞水采用集水坑等明排方式处理。5、管线穿越道路且临近管线等构筑物,顶管过程中管顶上方土质易发生垮塌,造成路面塌陷及管线的破坏,可对管顶上方土质进行注浆加固处理。6、地基土物理力学设计指标建议值见表下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9.3设计和施工注意事项1、场地内分布既有管线较多,施工前应进一步查明地下管线分布位置及埋深,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造成地下管线、8号线地铁,周边房屋基础等构筑物的破坏。2、交通繁忙地段,施工应采取有效的人员及车辆疏散措施,确保施工安全。3、雨季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对堆方形成的边坡按设计要求进行放坡,作好表层封闭

12、,并设置适当的排水、截水措施,确保施工安全。4、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1)本工程基坑侧壁土为人工填土、粉质粘土、细砂、中砂、卵石土及基岩。由于人工填土、细砂和中砂自稳性差,易坍塌,且基坑开挖深度大,基坑支护必须进行专项设计和论证,保证基坑安全。(2)本工程施工降水应严格控制出砂量,以免造成卵石地基土中充填物(砂)的流失,进而影响地基土的力学性质和引起地面沉降。(3)管线穿越道路且临近管线等构筑物,顶管过程中管顶上方土质易发生垮塌,造成路面塌陷及管线的破坏,可对管顶上方土质进行注浆加固处理。(4)w6w9段临近一沟渠,沟渠水在工作井开挖及顶管过程中易渗入工作面,造成地基土及坑壁土软化,宜及

13、时抽排地表水,或采取止隔水措施,并对已软化土体进行加固处理。5、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建议(1)土方开挖运输中会携带大量泥土,对周边环境会造成破坏,施工中应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运土车出场应按成都市相关环保要求进行冲洗。(2)穿越江安河段,施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对江安河水造成污染。(3)宜对周边构筑物及顶管工作井进行必要的监测工作。二、设计标准 按照双流区排水专项规划(2019-2035)要求,管道流量计算,污水主管道设计流量按面积比流量确定。航空港组团,规划污水面积比流量1.4(L/sha)。由于老城区内存在部分未改造的合流排放院落,本次按旱季设计流量的1.2倍对管道进行雨季设计流量校核

14、。文星正街污水服务面积为1428ha,旱季设计流量约1999l/s,雨季设计流量为2400l/s。设计d1200污水管,坡度0.003,过流能力2531 l/s,旱季和雨季排水需求均可满足,确定老双中路污水干管规模为d1200。三、管材及基础1.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段和过江安河段采用钢管,其余段采用钢筋混凝土内衬玻璃钢复合管。2.采用钢筋混凝土内衬玻璃钢复合管,其中管径1200采用承插管,管径1200采用企口管。雨水口联络管采用级钢筋混凝土承插管,360度混凝土满包基础。3.管顶覆土小于1.0m,采用II级承插管,360度混凝土满包基础。4.管顶覆土1.0mH7.0m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GB

15、/T11836-2009)或企口管,180度砂石基础,作法见国标图集04S516-11。管顶覆土1.0mH4.5m时采用II级管,管顶覆土4.5mH7.0m时采用III级管。5.管顶覆土7.0mH9.0时,采用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或企口管,180度混凝土基础,做法见国标图集04S516-19。6.管顶覆土9.0H时,采用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或企口管,360度混凝土基础。7.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8.为方便用户及相交道路排水管顺接,交叉路口及路段预留排水检查井管道实施到检查井外侧0.51.0米,管道进口采用砖砌体堵头临时封堵。9.采用混凝土基础的管道,每隔2025m设一个柔性接口,柔性接口部位的现浇混凝土基础应用变形缝分离,缝宽20mm,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等柔性材料。采用混凝土基础刚性接口的污、雨水管道,按04S516第5.6.5条规定部位管段应增设柔性接口。360度混凝土满包基础作法见所附大样图。管道采用的橡胶密封圈应满足JC/T946-2005标准要求,接口做法详04S516/23、24。10.管道地基应为未扰动的原状土或经处理后回填密实的地基,地基承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