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雀嘴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5255720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雀嘴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百雀嘴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百雀嘴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百雀嘴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百雀嘴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雀嘴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雀嘴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雀嘴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 1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1 概述概述 1.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兴义镇场镇百雀嘴市政道路位于成都新津县兴义镇,为新建道路。本项目道路起于白渡街,止于新三新路(访竹东路)。全长约 780m,1 K1+139.6751 K1+920(白渡街访竹东路),路基宽7m。设计内容为:道路工程及其附属给水、雨污水管网、照明工程、电力工程、交通工程等。本项目地理位置图本项目地理位置图 1.2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本项目工程设计合同;2)道路工程规划图及兴义控规土地利用;3)兴义镇规划道路市政管线红线图;4)区域内1:500 带状地形图;5)地

2、质勘察报告;6)现场踏勘取得的资料;8)前期方案设计成果及各职能部门意见。9)兴场安置房相关地块建筑总平图。10)设计任务书。1.3 采用的规范及标准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年版);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 年版);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8)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

3、;9)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10)成都市人行道建设技术导则(2012 年版);11)成都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2 年版);12)成都市城市道路各类地下管线检查井、井圈、井盖设计施工补充规定(2012 年版)其他法律、法规及相关设计标准、规范 2 上阶段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上阶段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 1.建议将设计方案中道路净空4.5m 提高至5m,为今后道路改扩建预留空间。回复:在设计说明以及图纸中根据意见修改。2.建议完善道路横断面设计。回复:在图纸中根据意见修改。3.建议补充道路平面设计图中交叉口切角值及平曲线要素。回复:在图纸中根据意见修改。4.建议校

4、核道路平曲线和竖曲线线型组合,补充竖向设计比较方案。回复:按照规划及现状标高设计纵段。百雀嘴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 2 3 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设计车速、红线宽度、道路长度见下表:道路技术表道路技术表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设计车速(km/h)红线 宽度(m)长度(m)兴义镇场镇百雀嘴市政道路 城市支路 30 7 771.151 备注:参照城市支路标准备注:参照城市支路标准 2)交通等级:轻交通;3)设计荷载:路面设计荷载:BZZ-100 标准轴载;4)桥涵及支挡构筑物设计荷载:城-B;5)设计年限:10 年;6)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使用年限:10 年;7)净空高度:

5、机动车道为5 米,非机动车道及行人 2.5 米。8)抗震要求:按地震烈度6 度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9)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4 工程地质概况工程地质概况 4.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拟建道路工程位于新津县兴义镇,为新建道路,沿线主要为农田,交通较为方便,场地地形现状略有起伏,勘探点孔口标高为472.21488.74m,最大高差为16.53m。场地所处地貌单元属岷江水系级阶地,为冲洪积地貌,地貌单一。4.2 气象气象特征特征 成都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署、冬少严寒。多年平均气温 16.4C,极端最高气温 36.3C,极端最低气温-4.3C。

6、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9.3mm,最大年降雨量 1343.3mm,年降雨日141 天,最大日降水量为167.6mm,最大降雨量降雨主要集中在 59 月,占全年的84.1;多年平均蒸发量642.6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228.3h;多年平均风速为 1.2m/s,最大风速为 14.3m/s(NE 向),极大风速为 18.5m/s(2011年5 月1 日),主导风向为E 向(详见表2.6)。4.3 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地质构造 该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坳陷中部东侧,处于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之间(见图2.1)。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

7、响,两构造带相对上升,在坳陷盆地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冰水堆积层和冲洪积层,形成现今平原景观。在成都平原下伏基岩内存在北东走向的蒲江新津断裂和新都磨盘山断裂及其它次生断裂。但除蒲江新津断裂在第四纪以来有间隙性活动外,其它隐伏断裂近期无明显活动表征。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场地区域隐覆断裂的活动情况和龙门山、龙泉山构造带的活动对场地的影响。蒲江新津断裂和新都磨盘山断裂是影响成都盆地区域稳定性的主要断裂,其性质、延伸方向、发育特征及其具体位置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从数百年来的历史地震记载已经证实,对本场地有影响的地震烈度都没有超过6度。也有资料预测,在考虑穿过场地的主要断裂如进一步活动

8、并同时考虑浅埋地下水影响的情况下,地震烈度超过7度的可能性不大,从龙门山构造带和龙泉山构造带的活动情况看,从获取的成都市影响最大的场地浅层地震勘探资料,结合本次钻探资料,也进一步证实,场地内无断裂通过,该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未发现新构造活动形迹,亦可不考虑隐伏断裂以及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的影响,属相对稳定地块。百雀嘴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 3 成都平原位置及构造略图成都平原位置及构造略图 4.4 岩土分布及特征岩土分布及特征 参考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资料,根据现场钻探揭露,场地内揭示的地表覆盖层由第四系全新统填土(Q4ml)及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组成。现根据钻探揭示

9、情况将场地各地层的分布及特征由上至下简述如下:(一)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Q4ml)(1-1)杂填土:,松散,稍湿,成分较杂,主要为附近工地开挖出的卵石、碎石、粉土、粉质粘土等回填而成,未完成自重固结,场地内局部分布,局部段杂填土为建渣滓及生活垃圾,厚0.5016.80m。(1-2)素填土:灰褐、褐黄色等,松散,稍湿湿。成分以粘性土和粉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局部含少量圆砾。场地均有分布,层厚0.301.30(二)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2)粉土:褐黄色,稍湿,稍密,主要由粉粒物质及云母粉等组成,含铁锰质氧化物,粘粒含量较重;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夹薄层粉质

10、粘土,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0.43.5m。(3)粉质粘土:褐黄色,稍湿,稍密,主要由粉粒物质及云母粉等组成,含铁锰质氧化物,粘粒含量较重;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0.502.10m。(4)细砂:青灰色或灰黄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石英和长石,见少量云母碎屑,主要以透镜体分布于卵石层顶板,场地内局部地段分布,层厚0.3250m。(5)卵石层:青灰色灰黄色,稍湿,松散密实,卵石直径25cm,个别大于5cm,亚圆形,卵石成份多为岩浆岩和沉积岩,中等微风化,局部强风化;细砂、砾石及粘性土充填,充填物含量20%50%,局部含少量漂石,卵石层在

11、场地内分布较稳定。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按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将其分为4个亚层:(5-1)松散卵石:青灰色灰黄色,湿饱和,卵石粒径一般25cm,呈亚圆形。含50%55%的卵石,充填细砂、砾石和少量粘性土。场地内该层局部分布,N120修正击数一般24击。(5-2)稍密卵石:青灰色灰黄色,饱和,卵石粒径一般36cm,个别约7cm,呈亚圆形。含55%65%的卵石,充填细砂、砾石。场地内该层普遍分布,N120修正击数一般为47击。(5-3)中密卵石:青灰色灰黄色,饱和,卵石粒径一般510cm,个别大于10cm,呈亚圆形。含65%70%的卵石,充填细砂、砾石

12、,含个别漂石。该层场地内普遍分布,N120修正击数一般为710击。(5-4)密实卵石:青灰色灰黄色,饱和,卵石粒径一般1012cm,个别大于20cm,呈亚圆形。含70%80%的卵石,充填细砂、砾石,含较多漂石。该层场地内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卵石层底部,N120修正击数大于10击。4.5 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岩土工程特性指标 根据本次勘察野外钻探,结合场地各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并结合成都地区的工程建设经验,提出场地各层地基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见下表 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 百雀嘴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 4 层 号 土 层 名 称 重度 (kN/m3)压 缩 模 量 Es(MP

13、a)变 形 模 量 Eo(MPa)抗剪强度指标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fa0(kPa)渗透系数(m/d)坡度允许值(高宽比)粘聚力 Ck(kPa)内摩擦角 k()坡高5m以内 1-1 杂填土 18.0/4.0 8.0/1:2.00 1-2 素填土 15.8/6.0 8.0/1:2.00 2 粉土 18.5 3.5 12 14 16.0 100 0.5 1:1.50 3 粉质粘土 19.0 4.0/20.0 15.0 140/1:1.25 5 细砂 18.5/4.5/20.0 100 5.0 1:1.75 5-1 松散卵石 20.0/15.0/26.0 180 25.0 1:1.00 5-2 稍

14、密卵石 21.0/21.0/32.0 300 23.0 1:1.00 5-3 中密卵石 21.5/28.0/40.0 500 21.0 1:0.75 5-4 密实卵石 22.5/37.0/45.0 700 20.0 1:0.50 注:具体详见勘察报告。注:具体详见勘察报告。5 道路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 5.1 设计技术标准设计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设计车速、红线宽度、道路长度见下表:道路技术表道路技术表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设计车速(km/h)红线 宽度(m)长度(m)兴义镇场镇百雀嘴市政道路 城市支路 30 7 771.151 2)交通等级:轻交通;3)设计荷载:路面设计荷载:BZZ-100

15、标准轴载;4)桥涵及支挡构筑物设计荷载:城-B;5)设计年限:10 年;6)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使用年限:10 年;7)净空高度:机动车道为5 米,非机动车道及行人 2.5 米。8)抗震要求:按地震烈度6 度设防,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9)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5.2 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 5.2.1 平面设计原则平面设计原则 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规划道路网布设。2)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尽量采用大的曲线半径,用圆曲线代替缓和曲线的设置,尽量不设置超高、加宽。3)根据道路等级合理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等。百雀嘴市政道路共包含三处平曲线,曲

16、线半径分别为 R=200、R=220 和R=350,其中,R=200 的圆曲线两侧设置了Ls=35m 的缓和曲线;R=220 的圆曲线两侧设置了 Ls=35m 的缓和曲线;根据规范要求,对圆曲线内侧进行了加宽,具体加宽方式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5.3 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 本项目纵断面设计时根据本项目本身的情况,结合场地竖向设计报告及路网规划高程制定出本项目的设计高程。地块周边用地主要用于商业、教育及建筑用地,因此本次纵段主要考虑两侧商业及建筑标高及地块场坪标高。主要控制因素如下:1)纵断面设计满足规范相关等级道路技术标准,如纵坡度、坡长、竖曲线半径、竖曲线长度等;2)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地下管线、排水要求综合考虑;百雀嘴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 5 3)纵断面设计能够满足道路良好的排水功能要求;4)纵断面设计能够满足城市防洪功能要求;5)纵断面设计应考虑与周边建筑和城市开发地坪的良好衔接;6)纵断面设计应考虑与南干渠的良好衔接;道路纵断面相关技术指标表道路纵断面相关技术指标表 道路名称 道路 等级 设计 车速(km/h)最小 坡长(m)最大 坡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