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路白马桥重建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5255720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山路白马桥重建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白山路白马桥重建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白山路白马桥重建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白山路白马桥重建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白山路白马桥重建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山路白马桥重建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山路白马桥重建工程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山路白马桥重建工程 S3-1 1 路基、路面设计说明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一、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超高方式及加宽一、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超高方式及加宽 1.1、采用规范标准 本项目主要采用的规范和标准如下:(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 号);(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 年);(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7)公路工程质

2、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8)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等九项(JT/T513521-2004);(9)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3430-2020);(10)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11)其它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执行规范、规程、标准。1.2、设计范围 设计范围为主线 K0+000K0+395.984 和老寿高路 SK0+020SK0+200,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1.3 一般路基设计原则 根据沿线岩土类别、物理力学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以及对沿线已建道路填挖方边坡及其稳定状况的调查,结合本路段填挖方边坡高度,同时考虑到边坡的绿化,选择合适的路

3、基横断面形式、边坡坡度、路基排水、防护方式,达到少占良田林地、设计经济合理、重视环境保护、各种设施相互协调配合的目的。1.4 路基横断面布置 本项目新建主线为四级公路(类),设计速度为 15km/h,路基宽度 6.5 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 6.5m=0.25m(土路肩)+23.0m(行车道)+0.25m(土路肩),考虑红色美丽村庄片区综合开发景观要求,路肩外侧设置 0.5m 绿化带。既有老寿高路为四级公路(类),设计速度为 15km/h,路基宽度 5.5 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 5.5m=0.5m(土路肩)+4.5m(行车道)+0.5m(土路肩),本次设计主线与老寿高路平交,由于主线设计高程较高

4、,需对老寿高路进行抬高改建,改建段路基横断面与原道路一致。1.5 路基设计标高位置及路拱横坡 本项目路基设计标高均为道路中线路面顶面标高,主线路拱横坡为 2(双向坡),老寿蒲江县 Y045 白山路白马桥重建工程 S3-1 2 高路路拱横坡为 2(单向坡)。1.6 路基加宽 当平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 250 米时,应设置加宽。平曲线加宽按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中 7.6 条规定执行。1.7 路基超高 本项目无超高。二、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参数,材料要求等说明二、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参数,材料要求等说明 2.1 路基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位于成都平原,路基土以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为主

5、,粉质粘土。2.2 一般挖方路基 项目位于成都平原地区,道路以填方为主,挖方主要为浅挖,全线挖方高度1 米,故挖方坡比采用 1:1.0(全线均为土质边坡),坡面采用喷播植草防护。2.3 高填深挖设计 本项目无高填深挖路段。2.4 一般填方路基 路堤边坡形式和坡率应根据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地基情况良好时一般采用如下形式:填方路堤边坡坡率表 填土总高度 边 坡 坡 率 08m 一级边坡:边坡坡率为 1:1.5。填方边坡坡脚外设路堤边沟时,一般设置护坡道,护坡道宽度为 1m,设置外倾 4%的横坡。10 年一遇洪水频率高程(500.440 米)以下路基采用透水土回填。2.5

6、 陡坡路堤 本项目无陡坡路堤。2.6 软弱地基(软土和过湿土)本项目无软弱地基。2.7 地基表层处理(1)地面横坡缓于 1:5 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2)地面横坡为 1:1.51:2.5 的填方路基,在填筑前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2m,台阶顶面做成 2%4%的反向横坡,以防止路基滑动而影响其稳定。(3)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路基基底的压实度(重型)应大于 85%。(4)一般要求清除种植土厚度 30cm。三、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的说明三、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的说明 路基的压实度一般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面底面以下路基不同深

7、度的压实度及填料要求如下:路基压实度及填料强度要求 项目分类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上路床 00.3 95 5 10 下路床 0.30.8 95 3 10 低填及挖方 00.3 95 5 10 0.30.8 95 3 10 上路堤 0.81.5 94 3 15 下路堤 1.5 以下 92 2 15 四四、路基支挡、加固及其防护工程设计说明、路基支挡、加固及其防护工程设计说明 路基防护设计原则:路基防护设计主要以经济适用、美观大方、利于施工为原则,同时重点考虑了与环境景观相协调的要求。本项目地势平坦,道路以填方为主且填方高度较低,坡面

8、采用喷播植草防护。实体护坡防护:对低于 10 年一遇洪水频率高程(500.440 米)的边坡采用 M7.5 浆砌片(卵)石护坡。蒲江县 Y045 白山路白马桥重建工程 S3-1 3 五五、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说明、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说明 5.1 设计原则 设置完善的路基、路面排水体系统,及时有效地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水,确保路基、路面稳定与行车安全。公路排水不应与沿线农田水利设施发生冲突,公路排水沟外应设置挡水土埂,防止外部水进入路基排水沟。5.2 路基排水 全路根据所调查的沿线水文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纵、横向排水设计:主线 K0+045.5K0+072.5 段右侧地势低洼,现有三道

9、5050cm 梯形土边沟本次设计采用 8080 的矩形 C20 砼排水沟串联三道土边沟,汇聚后排至涵洞引出路基外。老寿高路左侧 SK0+030.0SK0+099.0 段和右侧全段设有 8080cm 矩形浆砌红砖灌溉渠,因老寿高路标高抬升道路两侧放坡部分段落灌溉渠被淹埋,本次设计对被淹埋灌溉沟渠进行改沟处理采用移位重建,恢复灌溉兼排水功能。5.3 路面排水 路面水通过路拱横坡以漫流的形式直接排入两侧边沟。六六、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 6.1 取土、弃土设计方案 路基土石方应移挖作填,尽量做到填挖平衡,以减少取土和弃土 本次路基设计中挖方:1

10、.路基挖土方 327 方。2.路基清表处理挖出土方 1594 方。3.低填浅挖处理挖出土方 52 方。4.路基防护挖出土方 290 方。本次路基设计中填方:1.路基填合格土方 11689 方。2.清表填合格土 2125 方。3.低填浅挖处理填合格土方 76 方。综上所述:本次挖方 2263 方;填方 13890 方。填方中利用路基挖方 227 方,利用拆除的灌溉沟渠圬工 151 方。弃方 2036 方。外购合格土 13512 方。暂估外购运距 10km。路基施工中清除的有机质耕植土,是提供植物生长丰富营养的最佳种植填料,应充分利用于公路两侧绿化。应业主要求,弃方弃至政府指定弃土场,暂估运距 1

11、0km。6.2 环保及节约用地措施(1)本段路线在平面布线时,统筹考虑了建设项目的合理用地、尽量绕避农田和人户密集区,以保护农田、水利设施,减少房屋拆迁的影响。(2)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路基土石方数量。尽量利用挖方作为路基填料,减少废方数量。(3)为避免水流对岸坡的冲刷,设置了必要的防护。(4)路基填挖方边坡均采用植草防护,以确保路基边坡的稳定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减少由于边坡失稳给农田(地)造成的危害。7 7、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 7.1 旧路状况(1)旧路路面结构 老寿高路既有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厚度 20cm,基层为砂砾石基层。路面结构完好无病害。(2)旧路处治 由于主

12、线设计高程较高,需对老寿高路进行抬高改建,对原路面结构施工起止点各 20 米范围内进行拆除,其余段落破碎后被路基填土淹埋。7.2 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J 050-2017(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2015(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6)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JTJ 003-86 蒲江县 Y045 白山路白马桥重建工程 S3-1 4 7.3 设计参数 自然条件 自然区划:V2区 气候分区:2-4-1 区 路况参数 道路名称 道路等

13、级 路基宽度 设计速度 设计年限 备注 主线 四级 6.5m 15km/h 8 老寿高路 四级 5.5m 15km/h 8 标准轴载:BZZ-100 设计弯沉 土基回弹模量路线所经地区属自然区划 V2 区,为四川盆地湿润区,路床回弹模量:四级路取 E0=40MPa。路面路表验收弯沉值:LA=37.3(1/100mm)路床表层验收弯沉值:LG=373.5(1/100mm)7.4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及厚度计算 本项目的路面结构为:4cm 细粒式密级配 SBS 改性沥青 AC-13C 5cm 中粒式密级配普通沥青 AC-20C 6mmES-2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18cm 厚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4、18cm 厚 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7.5 材料要求 7.5.1 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及混合料设计要求 1)沥青 面层沥青采用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要求的 70 号 A 级沥青。上面层掺加 SBS 改性剂,改性剂剂量应由实验确定。沥青技术指标以交通部行业标准为主要依据(详见下表):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70 号 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针入度指数 PI-1.5+1.0 延度(5mm/min,15)不小于(cm)100#延度(10)不小于(cm)20 软化点(环球法)()46#60动力粘度(Pa.s)不小于 180 闪点 不小于 ()

15、260 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2.2 密度(15)(g/cm3)实测记录 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 (%)99.5 薄膜加热试验 163、5h 质量损失不大于 (%)0.8 针入度比(25)不小于(%)61 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6 残留延度(15)不小于(cm)15 SBSSBS(I I-D D)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 项目 技术指标 测试方法 针入度 25(0.1mm)4060 JTJ T0604-2000 针入度指数 PI 不小于 0 JTJ T0604-2000 延度 5,5cm/min(cm)不小于 20 JTJ T0605-1993 软化点()最小

16、 60 JTJ T0606-2000 运动粘度 135(Pa.s)最大 3 JTJ T0625-2000 闪点()最小 230 JTJ T0611-1993 溶解度(%)最小 99 JTJ T0607-1993 离析,软化点()差 最大 2.5 JTJ T0661-2000 弹性恢复 25(%)最小 75 JTJ T0662-2000 RTFOT 后残留物 质量损失(%)最大 1.0 JTJ T0610-1993 针入度比 25(%)最小 65 JTJ T0604-2000 延度 5(cm)最小 15 JTJ T0605-1993 SHRP:原样沥青 动态剪切 76 G/sin (KPa)最小 1.0 AASHTO M320-03 T315-04 RTFOT 试验后 AASHTO M320-03 T240-03 动态剪切 76 G/sin (KPa)最小 2.2 AASHTO M320-03 T315-04 压力老化后 AASHTO M320-03 R28-02 动态剪切 31 G/sin (KPa)最大 5000 AASHTO M320-03 T315-04 蠕变劲度-12 (K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