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五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5255716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五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五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五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五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五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五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五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五月联合测评语文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感应美学来自中国传统美学。它认为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美,都是人与自然、心与物、主观与客观交互感应、融合统一的产物。“感应”首先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审美主体要选择与其审美趣味相合的审美客体,审美客体要选择能够接纳其审美属性的审美主体。双向选择成功,“感应”才可能发生,美也才能产生。其次,“感应”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双向作用。双向选择成功以后,主客体之间就会互相作用于对方,发生如皮亚杰【14】所说的“SATR”那样的过程。皮亚杰的这一理论是就发生认识论而言的,但我们

2、认为它也适用于审美过程中的主客体感应关系。在这一公式中,我们用S代表客体,用R代表主体,A表示“同化”的心理过程,T表示“顺应”的心理过程。如果主体“顺应”客体,也就是客体作用于主体而且完全被主体所接受,这就是“STR”的过程;如果主体“同化”客体,也就是主体作用于客体而被客体所接受,那就是“SAR”的过程。这两种过程在审美感应中不是单独发生的,而是双向同时发生,交叉反复的。第三,“感应”是主客体互相渗透,达到合二而一,即物中有我,我中有物,主体与客体共感同化,浑然一气。如听音乐者与音乐发生节律感应,随着音乐的节律手舞足蹈。这舞蹈之中既有作为客体的乐曲的节律,又有听音乐者的情感起伏变化,是听音

3、乐者与乐曲之间感应渗透,合二而一的产物。(摘编自郁沅中国感应美学论纲)材料二:阅读红楼梦是何感受,各人自有体会,但总会有一致之处。我们对于红楼梦的阅读经验,正像宝玉之初见黛玉虽为初见但至为熟悉,是一种知己与知己“远别重逢”的感觉。陌生的读者成为书中情境的体验老“他”亦成为书中的一分子。即使如此,也不代表所有人都可能成为红楼梦的理想读者,就像经典作品只能为少数人欣赏一样。“如果不是林黛玉,而是一个缺乏文化知识的普通丫头,即使看到牡丹亭的演出,也不一定产生共鸣,至少不会如此强烈,达到这样高层次的美学境界。”道理是一样的:成为红楼梦的“个中人”亦须具备相应的条件。脂砚斋,这位自视最有权力、最有资格评

4、论红楼梦的读者兼批评者,反复以自己曾亲身经历书中所写事件而赋予自己一种独特的权威:“亲历亲闻”似乎是我们成为红楼梦合格读者的先决条件。这种做法显然是要将普通读者从红楼梦的读者群中驱逐出去:或者说,红楼梦在唤起一种亲切感的同时也在抵制无法进入书中情境的读者“亲切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为此,作者和脂砚斋常用“个中人”来指称前者。红楼梦第五回写贾宝玉欣赏警幻新制红楼梦十二支,警幻评说道:“此曲不比尘世中所填传奇之曲,必有生旦净末之则,又有南北九宫之限。此或咏叹一人,或感怀一事,偶成一曲,即可谱入管弦。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歌,反成嚼蜡矣。”。即使如此,宝玉

5、仍觉“无甚趣味”,“忙止歌姬不必再唱”而“告醉求卧”。众所周知,红楼梦十二支即为红楼梦的别名,书中直称为“红楼梦原稿”,因而警幻所谓“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之妙”,实际即指出阅读红楼梦的先决条件:阅读原稿,成为“个中人”。显然,宝玉的表现说明仅靠阅读文本无法成为“个中人”,因而即使他阅读了“原稿”仍觉“无甚趣味”而恹恹欲睡。无奈之下,警幻只得创设条件,让宝玉亲身经历曲中所涉情境、与曲中人事摩荡交接,使之成为真正的“个中人”。脂砚斋等人所谓“真有其人,真有是事”,就是强调作为“个中人”对于理解红楼梦的重要性。对于他们所谓实有的“真人”“真事”的了解,“个中人”自然具有优先权。然而这种“个中人”无疑

6、具有排他性,因为并不是所有读者都能对这些人物、事件“亲历亲闻”。所以,对于数量更多的读者来说,除了理解这些实有的人与事外,对于书中呈现的情感、情境的体验,显然更为重要。这时读者也应是真正的“个中人”。一旦具备这个条件,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自然会获得一种亲切感和新奇感:“我”的体验在书中出现,“我”亦为红楼梦中人矣!这正像脂砚斋指出的:“若观者必欲要解,须自揣自身是宝、林之流:若自料不是宝、林之流,则不必求解矣。”“须自揣自身是宝、林之流”,是观者进入是书情境、成为“个中人”的前提条件。(摘编自王怀义作为阅读方法的感应美学以(红楼梦)为中心)【注】皮亚杰:瑞士人,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及教育家,创立了“

7、发生认识论”,对后世影响巨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双向影响是审美感应产生的基础,主客体互相渗透,合二而一,美可以由此产生。B.不同读者读红楼梦的感受各不相同,当他们成为书中情境的体验者,能感受到一种远别重逢的熟悉感。C.脂砚斋是最有权力、最有资格评论红楼梦的读者兼批评者,因为他曾亲身经历书中所写的种种事件。D.读者通过理解书中人与事、情感与情境,也可以成为红楼梦的“个中人”,产生前文所说的“亲切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涉及“感应美学”,但论述的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理论阐释,材料二侧重实践运用。

8、B.感应美学源于中国传统美学,却要依托西方心理学理论进行阐释,可见中国美学研究落后于西方。C.两则材料都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都是为了正面论证作者的观点,并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生动。D.成为文学作品“个中人”有两条途径,一是“亲历亲闻”,二是揣摩体验,后者对于多数读者更重要。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审美主客体之间双向选择关系的一项是( )A.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B.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C.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D.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4、请根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心理过程模式,分析贾宝玉对红楼梦十二支从觉得“

9、无甚趣味”到成为“个中人”的过程。5、学校成立了“家乡文化生活”研究小组,正策划“古城一日游”活动,由你负责路线拟定和写作导游词。请根据“感应美学”的理论列出这两项工作的注意事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文本一:奔生李水康多数人都认识小萝卜头,却不知道我的本名叫宋振中。这个名字是父亲起的,至于有啥说法在里面,我却不知道。从懂事起,我第一次见到父亲,是在监狱里,而且还隔着很远的距离。有一天,因为一位女看守忘了关门,我冲出去,朝山坡下跑,我和妈妈住的女牢就在山坡上。我边跑边喊,爸爸,爸爸!一位面容消瘦、头发直立的男子,举起手,向我挥舞着答应道:唉!唉!他试图向我靠近,几位持枪的看守拦住了他。

10、他望向我,他的眼睛和母亲的眼睛一样,流露出的疼爱和无助,让我不容思考,就可以认定他就是我的父亲宋绮云。母亲告诉我这个名字的同时,还说出了“英俊潇洒”四个字,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只是觉得他好高大哦,两道眉毛浓浓的。一个在山坡上执勤的看守打了我,还把我关进黑屋子。我发着高烧,还是一个劲儿地喊着:爸爸,爸爸,带我出去!母亲多次对我说,不该带着你进来的,那时候你太小了,还在吃奶,才刚刚会喊妈妈,你的几个哥哥和姐姐也没有办法带着你过日子。时间长了,母亲说,我也不知道带着你进来就出不去了。你父亲是因别人以妈妈的名义拍的电报“家中有急事速回”而被抓来的。妈妈又是被自称为父亲手下的工人的人以“速将换洗衣服

11、送来”的纸条骗进来的。妈妈说,我以为,把衣服送到,和你父亲见一下面,他们就会让我们娘儿俩回家的。妈妈带着你,是怕你受冻挨饿呀,是奔生的,没有想到,进得来就出不去了。妈妈,我只想天天和你在一起,我只想能见到爸爸。我这样安慰妈妈。其实,我是多么想象小鸟一样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啊。我进来的第三个年头,才被叫成小萝卜头的。妈妈进来后就没有奶水喂我了,我每顿吃的都是她嚼烂的饭。那饭有一种怪味,我吞不下去,吐出来很多次,就常常饿得哇哇大哭。哭过后,妈妈又嚼饭喂我,菜就只有烂白菜和烂萝卜,有一股臭味。有时候她也莫名其妙地把泪水流在我的脸上。渐渐地,我就长成了头大身细,骨瘦如柴,也就是后来别人写的,“头长

12、得很大,身子却很纤瘦”的孩子。有一天,一位睡在我旁边的阿姨说我长得像小萝卜头。妈妈笑了,并应和道,这个小名还真形象,那就叫小萝卜头吧。于是,在狱中,大家都亲切地叫我小萝卜头,连妈妈也不叫我的真名了。只有教我认字的“政治犯”黄老师从来不叫我这个小名,而是叫我宋振中。说起我的读书认字,我还陪着大人们饿了两天多时间的肚子。那时候,我六岁多一点儿,妈妈和同室的阿姨,都不吃饭。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饭摆放在房间门口,大家都坐着不动。我想拿碗过去盛。妈妈说,小萝卜头,今天的饭里有毒。我被吓到了,原来不吃饭的原因,是这里的看守想毒死大家。我当然也不会去吃下了毒药的饭,就躺下了。第三天中午,我是被妈妈推醒的,

13、原来我已经饿得晕了过去。妈妈扶我起来,让我喝了几口水,等我缓过劲儿来,她说,小萝卜头,快吃饭吧,因为从明天开始,你要去和一位新来的“政治犯”黄伯伯学习认字了。“绝食”和“罢工”这两个词也是黄老师告诉我的。黄老师说,叔叔阿姨们是以绝食、罢工的方式,才争取到了你能跟我学习的机会。黄老师教我认识了很多字,懂得了一点儿道理,我才知道牢房何以名曰“斋房”。我和妈妈住的是“义”斋女牢,爸爸住的是“忠”斋男牢。我传递“东北战局扭转”“淮海战略胜利”等消息给陈叔叔的挺进报时,身上有一种使不完的劲儿。我帮妈妈送衣服给“疯老头”,当小小交通员陪他进城时,觉得很骄傲。1949年9月的一天,妈妈告诉我,她终于可以带着

14、我走了。她说,你爸爸已经早一天上路了。我就要自由了!我那个兴奋劲儿无法用语言表达。妈妈要我去给老师辞行,黄老师仿佛早就知道了似的。我还和陈叔叔告别。我告诉陈叔叔,我和妈妈就在今天将要离开这里。陈叔叔默不作声。我还告诉白公馆监牢里的很多人,他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他们确实不知道妈妈这次将要带我去哪里。因为没过多久,他们也遇害了。我的哥哥宋振铺,他在“小萝卜头”宋振中一书中记下了我和爸爸妈妈1949年9月6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的事情。他们无视妈妈的哀求希望放了我,而是当着妈妈的面杀了我,然后才枪杀了妈妈的。那时候我只有八岁多一点儿,离新中国成立只有二十四天。妈妈最后是让我用一种给人希望的方式和

15、叔叔阿姨们告别的。我虽然离开了渴望过的世界,可是,我觉得我和爸爸妈妈都还活着。我们活在红岩一书的第二十章中,活在了读者的心里呀!(选自北方文学2021年第7期)文本二:空白,是小小说的特点。可以说,小小说是空白的艺术。因为注意“留白”,小小说的天地便很宽余了。所谓“留白”,就是少写。小小说不是删削而成的。删得太狠的小说往往不顺,不和谐,不“圆”。应该在写的时候就控制住自己的笔,每捉摸一句,都要想一想:这一句是不是可以不写?尽量少写,写下来的便都是必要的,一句是一句。那些没有写下来的仍然是存在的,存在于每一句的“上下左右”。这样才能做到句有余味,篇有余意。(选自汪曾祺小小说是什么)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男女犯人被分别监禁,相隔甚远,宋振中从小对父亲的印象就很模糊,但血脉亲情让他能一眼就认出父亲。B.宋振中被称作“小萝卜头”,是因为他营养不良,长得头大身细,这一称呼反映了敌人对待政治犯的残忍无情。C.宋振中向狱友告别的情节,将孩童的兴奋与成人的沉默进行对比,作者在节制的叙述中蕴含无限的悲愤之情。D.小说结尾记叙宋振中遇害的时间,与记念刘和珍君开篇写“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的意味有类似之处。7、关于“黄老师”这一人物形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