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届高三4月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35255713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届高三4月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届高三4月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届高三4月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届高三4月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届高三4月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届高三4月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届高三4月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届高三4月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R市位于中因北方沿海地区,2019年城区常住人口约32万,区城经济总体发展相过缓慢。下图示意该市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分布。其中,新城区主要发展海洋科扶、食品与生物科技、康养产业(包括健康养老、休闲旅游、体育文化等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市的城市形态、空间结构与其所处环境有关。推测该市老城区难以扩展最可能因为( )A.基本农田保护.老城区临近交通线C.山地地形阻碍D.老城区远离海岸线2、该市新城区发展康养产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A.环境优美宜人B.本地市场广阔C.区内交通便利D.产业基础雄厚20

2、22年10月16日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二十大会期共6天,其间多为睛天,其中1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二十大开幕前,党代表从广场西侧路进人人民大会堂时,太阳位于他们的( )A.右前方B.右后方C.左前方D.左后方4、旅居纽约(74W)的中国留学生若想实时收看二十大开幕,则他打开电视的时间约是( )A.16日03时B.16日21时C.15日21时D.17日23时5、二十大召开期间( )A.天安门广场上旗杆的正午日影渐短B.人民大会堂被太阳照射的时间渐长C.广场西侧路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渐

3、大D.长安大街上日落日出方位逐渐偏南水休(蓝色空间)和枝被(绿色空间)组成的蓝绿空间能够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下图示意苏州市20042014年城市部分制面对应的NLST值变化。研究表明,NLST值越小,反映该研究区地面温度越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NLST值空间变化反映该城市蓝绿空间( )A.在城区错落分布B.在郊区分散分布C.在城区占比较大D.在郊区占比较小7、相比2004年,2014年该市NLST值整体明显上升因为( )A.产业转型升级B.建设用地扩大C.蓝绿空间扩展D.节能建筑增多某研学小组前往中国西北某地考察,发现试地多大风,主要盛行西北风,花岗岩上有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西

4、北侧岩壁上的凹坑较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与东南侧岩壁相比,该地花岗岩两北侧岩壁上石窝较多,主要原因是西北侧( )A.气温较高B.物理风化较强C.降水较多D.风力侵蚀较强9、根据地貌景观形态及其所处的环境,可知该地石窝的形成过程为( )A.岩浆喷发物理风化地壳抬升B.岩浆喷发地壳下沉风力侵蚀C.岩浆侵人地充抬升风力侵蚀D.岩浆侵入物理风化地壳下沉黄河干流内蒙古段位于费河流城最北端,河道呈“几”字形弯曲。下图示意过河段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河段多年平均径流量呈现出( )A.夏季秋季春季冬季B.秋季夏季春季冬季C.夏季秋季冬季春季D.秋季春季夏季冬季1

5、1、与10月相比,该水文站7月份径流量较小而输沙量相近的原因是( )A.流域降水量较多B.上游河段来水携沙较少C.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D.上游地区地表侵蚀较弱户籍人口是指一个地区依法在当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该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中因某特大城市地形平妲,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据飒。下图示意该市20112021年常住和户籍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该市最可能是( )A.武汉市B.重庆市C.银川市D.哈尔滨市13、2011年以来该市( )A.户籍人口数量持续增加B.老年人口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C.新增常住人口逐年增多D.常住与户籍人口差值持续增大14

6、、推测2019年以来该市常住人口数量显著变化主要是由于( )A.出生人口数量剧增B.企业总部数量的增加C.实施吸引人才的政策D.城市居住条件改老挝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0%,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广西采取“援建+运营”模式,支持企业在老挝承建中国(广西)东盟(老挝)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推动种植加工一体化生产的发展。随着水稻、橡胶等农作物优良品种和技术的引入和加工生产,老挝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广西与老挝合作成效较高且适应性强的原因是( )A.广西技术先进品种优良B.两地气候条件较为相似C.广西农业生产经验丰富D.广西政府政策大力

7、支持16、“援建+运营”模式获得成功对两国社会经济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A.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B.提升老挝科技研发水平C.增加中国橡胶供应来源D.缓解老挝劳动力的不足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目前,中囚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约20%的人口。但是,中国的耕地约有90%分布在东部季风气侯区,后备耕地资源则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开发难度较大;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种,以及当前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耕地生产能力降低存在较高的风险。推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方式。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中国粮食增产所面临的压力,并提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措施。18、18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长白山苔原带成土作用较弱,土层簿土壤冻结期长。赤季长白山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严重。长白山某坡苔原带位于海拔20002550米,近年来该地气候变暖,对土壤冻结彩响显著。下图示意长白山某坡苔原带土壤月均温垂直变化率(即海拔每上升100米,土壤月均温变化的多少)。(1)指出59月长白山苔原带某坡土壤月均温垂直变化特征,并解释其原因。(2)说明春季长白山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3)简述近年来气候变化对长白山苔原带土壤冻结的影响。19、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宁夏香山乡年平均降水量近180毫米。该地采用压砂栽培技术(即从当地采挖的砂石覆益在自然土壤上)种植的

9、硒砂瓜,因其品质优而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起,为解决长期翻耕种枝硒砂瓜对自然土壤的破坏,当地政府拟有序推进种植转型;在各种替代作物中,金银花(多年生常绿灌木,性喜阳,耐阴、耐寒、耐早,茎蔓着地即能生根,且根系发达)的呼声最高。该地种植的金银花每年开23茬花,未开放的成热花蕾经人工采捎和晾晒后可制成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1)说明当初香山乡采用压砂栽培技术对硒砂瓜种植条件的改善作用。(2)指出长期使用压砂栽培技术对该地自然土壤带来的不利形响。(3)与硒砂瓜相比,简述当地种植金银花的社会和环境效益。(4)说明香山乡种植转型给中国特色农业发展带来的启示。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

10、:读图可知,图示区域海域东西两侧并未连接,说明中部海拔较高,山地地形区内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可能性较小,故A错误;B交通是区域发展的先行官,若老城区临近交通线,则有利于推进老城区的扩展,故B错误;C读图可知,图示区域海域东西两侧并未连接,说明中部海拔较高,受山地地形阻碍老城区难以扩展,故C正确;D读图可知,新城区位于东南位置,靠近海洋,老城区位于西侧,南部靠近海洋,并未远离海岸线,故D错误。2、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该市新城区靠近海域,环境优美宜人,故A正确;B常住人口约32万,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相对缓慢,本地市场较小,故B错误;C读图可知,老城区区域交通更为便利,故C错误;D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相

11、对缓慢,产业基础相对较差,故D错误。3、答案:D解析:二十大开幕前,2022年10月16日10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位。10时未到正午时间,所以北京时间10点太阳大约在东南方位。根据党代表的行进路线,太阳位于他们的左后方,所以A、B、C错误;D项正确;故选D。4、答案:C解析:纽约位于西五区,北京位于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即13个小时,又根据东边的时间要早于西边的时间。所以要减去13个小时,10月16日10时13时15日21时。所以A、B、D错误;C项正确:故选C。5、答案:D解析:二十大召开期间2022年10月16日2022年10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

12、且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日影越来越长。所以A项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越来越短,人民大会堂被太阳照射的时间渐短,所以B项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所以C项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位,北半球白昼时间越来越短,一天中太阳转动的角度越来越小,所以日落日出方位逐渐偏南。所以D项正确:故选D。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NLST值直接反映该地区的蓝绿空间分布情况,NLST值越小,反映该研究区地面温度越低,即蓝绿空间面积越大。读图可知,在郊区20

13、30千米处NLST值较高,而020千米处和3045千米处NLST值较低,故郊区蓝绿空间分布较为集中,且占比较大,BD错误;城区NLST值总体较高,城区不同区域NLST值差异较大,故蓝绿空间在城区占比较小,且错落分布,C错误,A正确;故选A。7、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NSLT值越小,反映该研究区地面温度越低,即蓝绿空间面积越大;读图可知,2014年该市NLST值整体明显上升,推断该市蓝绿空间面积减小;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城市功能区的优化,促使蓝绿空间增加,A错误;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会挤占水体和植被的空间,导致蓝绿空间面积减小,B正确;蓝绿空间扩展,NLST值应减小,C错误;节能建筑增多,植被面

14、积增加,则NLST值应减小,D错误;故选B。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花岗岩上有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是风蚀壁龛地貌,且该地主要盛行西北风,西北侧岩壁上的凹坑多,是由于该地西北风风力侵蚀较强形成的,D正确,故选D。9、答案:C解析:该地岩石多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说明经历过岩浆侵入、冷凝成岩的过程,然后通过地壳运动抬升到地表,经过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窝。C正确,故选C。10、答案:B解析:根据该河段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图,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把各季节径流量相加可得,秋季径流量最大,夏季次之、冬季最少。所以A

15、、C、D错误;B项正确;故选B。11、答案:A解析:与10月相比,7月径流量小且输沙量相近,按照正常情况,径流量少,输沙量应该少,但是7月与10月的输沙量相近,说明7月的输沙量变多了。7月该地及上游地区降水较多,上游地区侵蚀作用强,输沙量多,A正确,BD错误;流域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强,泥沙少,与图示不符,C错误。故选A。12、答案:A解析:13、答案:B解析:14、答案:C解析:15、答案:B解析:解:(1)根据材料可知,广西在老挝地区进行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推动种植加工一体化生产的发展,合作成效较高主要由于广西技术先进品种优、广西农业生产经验丰富,提供种子、技术支持、广西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引导两地合作,但适应性强主要是由于两地气候条件较为相似,农作物生产具有相似性,两者适应性强,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答案:C解析:(2)“援建+运营”模式促进老挝农业、加工业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较小,A错误。技术主要由中国提供,对老挝科技研发水平的促进作用较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