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人员作业危害识别分析记录表

上传人:菲*** 文档编号:35255291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修人员作业危害识别分析记录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维修人员作业危害识别分析记录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维修人员作业危害识别分析记录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修人员作业危害识别分析记录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维修人员作业危害识别分析记录表1. 目的本文档旨在帮助维修人员识别相关作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以便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这些危害因素,保护维修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 作业危害识别分析记录表作业危害识别分析记录表如下:序号危害因素影响范围危害等级风险控制措施1电击全部区域高1. 在操作前确认电源已关闭。2. 穿戴适当的保护用品。3. 使用绝缘工具。2高处坠落高处高1. 数据线固定牢固。2. 确认工作区域的保护栏、扶手等设施完好。3. 穿戴安全带。3机械碰撞机器周围中等1. 在操作机器前确认周围没有无关人员。2. 穿戴适当的保护用品。3. 注意机器的启停。4长时间工作全部区域低1. 定期休息。2

2、. 适当进行眼保健操。3. 保证作业区域通风良好。3. 具体内容解释3.1 危害因素危害因素是指维修人员在工作中可能遭到的威胁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各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电击、高处坠落、机械碰撞等。3.2 影响范围影响范围是指危害因素可能影响到的区域或范围,比如电击可能影响到整个作业区域,而机械碰撞可能只在机器周围发生。3.3 危害等级危害等级是对危害因素对维修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胁程度进行判断和评估,分为低、中等和高三个等级。3.4 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指针对不同的危害因素,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防范和避免。比如,针对电击的措施可以包括在操作前确认电源已关闭、穿戴适当的保护用品、使用绝缘工具等。4. 结论本文档的作业危害识别分析记录表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及时识别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保护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修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记录表中的建议来进行操作,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