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安全技术真题(含答案)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35252522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安全技术真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安全技术真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安全技术真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安全技术真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安全技术真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安全技术真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安全技术真题(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安全技术真题(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10题)1. 系统开发的经验表明,系统出现的错误中60%80%来源于A.可行性分析 B.需求定义 C.系统设计 D.系统实施2.下列关于防火墙的错误说法是_。A.防火墙工作在网络层 B.对IP数据包进行分析和过滤 C.重要的边界保护机制 D.部署防火墙,就解决了网络安全问题3.第12题软件测试的内容很多:系统测试 有效性测试单元测试 验收测试集成测试以上测试内容的完成次序应该是()。A.、和 B.、工、和 C.、和 D.、和4.下面哪个功能属于操作系统中的日志记录功能( )。A.

2、控制用户的作业排序和运行B.以合理的方式处理错误事件,而不至于影响其他程序的正常运行C.保护系统程序和作业,禁止不合要求的对程序和数据的访问D.对计算机用户访问系统和资源的情况进行记录5.黑客利用IP地址进行攻击的方法有:( )。A.IP欺骗 B.解密 C.窃取口令 D.发送病毒6. 以下关于数据字典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数据字典是系统分析阶段的工具B.数据字典有助于改进分析人员和用户间的通信C.数据字典是应用系统中数据库设计的基础D.数据字典是系统物理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网络攻击与防御处于不对称状态是因为( )。A.管理的脆弱性 B.应用的脆弱性 C.网络软,硬件的复杂性 D.软件的

3、脆弱性8. 系统实施阶段的具体任务有很多。以下任务:设备的安装数据库的设计人员的培训数据的准备应用程序的编制和调试哪个(些)是系统实施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A.、和 B.、和 C.、和 D.全部都是9.防火墙中地址翻译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代理服务 B.隐藏内部网络地址 C.进行入侵检测 D.防止病毒入侵10.开发信息系统首先要进行问题识别。下面哪些不属问题识别阶段需解决的问题?( ) 、组织目标、现行组织系统的问题、组织的信息战略等管理上的问题 、信息和信息处理过程的确定程度 、信息和信息需求的确定程度以及用户对任务的理解程度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确定程度 、巩有的

4、条件和环境状况A.除以外的各条 B.除、以外的各条 C.除、以外的各条 D.全部二、2.填空题(10题)11. 当人们研究了原型化策略后,可知道建立原型实为一个【 】,而不是一个逻辑过程。12. 联网的各个计算机共享一个公共通信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发送信息时,所有其他计算机都能“收听”到此消息,这种网络称为 _ 网络。13. 原型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试用反馈 _ ”的多次反复,最终开发出真正符合用户需要的应用系统。14. BSP对大型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是“【 】”的系统规划,“自下而上”的分步实现。15. 软件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型度量标准是 _ 和耦合性。16. BSP方法认为,信息系统应该

5、能够适应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BSP采用了独立与组织机构和各种因素的概念,这个概念是【 】。17. 现在,一般观念认为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数据驱动的,而决策支持系统(DSS)则是由【 】驱动的。18. BSP方法的优点是将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与【 】分离,使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有很强的适应性。19.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中,一般将产品、服务及资源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几个阶段,它们分别是:计划、获得、管理和【 】。20. 在BSP方法中,支持企业所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称为【 】。三、1.选择题(10题)21. 对于一个信息系统,BSP方法的基本要求是,向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是

6、A.完全的 B.精确的 C.一致的 D.可选的22. 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是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框架,一般来说数据库系统应具有三级模式结构,它们是A.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B.子模式,用户模式和存储模式 C.模式,子模式和概念模式 D.子模式,模式和用户模式23.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应该是A.收集和存储有关事务处理的数据和信息的系统B.将处理过程的各种数据转换成有效管理信息的系统C.通过提供信息、模型或信息分析工具代替管理者制定决策的系统D.通过提供信息、模型或信息分析工具辅助管理者制定决策的系统24. 按宏观上信息管理的主要特征可把信息管理划分为哪3个主要发展阶段?A.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

7、和资源管理时期B.传统管理时期、资源管理时期和技术管理时期C.单项管理时期、综合管理时期和系统管理时期D.技术管理时期、系统管理时期和综合管理时期25. 信息系统建设中,系统建设的基础是A.网络 B.硬件 C.软件 D.数据26. 辅助执行控制的信息系统的特点包括( )。按预先确定的程序或规程进行处理决策规则较程序化处理手续较稳定处理和决策的周期较短处理手续灵活A.、 B.、 C.、 D.、27. 下面给出关于关系模型的说法中,( )是不正确的。任何一张二维表都是一个关系二维表中的行称为元组,二维表中的列称为属性一个关系是元组的集合一个关系的侯选码是能够惟一标识该关系中的每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

8、组一个关系的外码是另一个关系的主码A.、和 B.和 C.只有 D.都正确28. 设有关系模式W(C,P,S,G,T,R),其中各属性含义是;C课程,P教师,S学生,G成绩,T时间,R教室,根据语义有如下数据依赖集:F=CP,(S,C)G,(T,R)C,(T,P)R,(T,S)R。则在函数依赖的范畴内关系模式W的规范化程度最高可达到的范式是A.1NF B.2NF C.3NF D.BCNF29.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 )构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工具用户操作系统应用系统A.、和 B.、和 C.、和 D.全部30. 系统分析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对当前系统的评价 B.清楚了解用户的目

9、标 C.彻底了解系统管理方法 D.A和C四、单选题(0题)31.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指出: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应满足一定的要求,最起码的要求是达到1NF,即满足( )A.每个非码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码属性B.主码属性唯一标识关系中的元组C.关系中的元组不可重复D.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分解的五、单选题(0题)32.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机病毒只具有破坏性,没有其他特征B.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不具有传染性C.破坏性和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两大主要特征D.计算机病毒只具有传染性,不具有破坏性六、单选题(0题)33.扫描工具( )。A.只能作为攻击工具 B.只能作为防范工具

10、C.既可作为攻击工具也可以作为防范工具参考答案1.B解析:软件开发成败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需求分析的缺陷,导致最后系统未达到目标。因为,需求的任何一点误解,直接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即使以后工作再好,也无法弥补。对需求分析一定要有用户参与,因此,需求规格说明最后不用专业性强的描述,为与用户沟通,图形界面是最好的方式,原型法针对需求,先快速实现一个系统的雏形,作为与用户直接沟通的基础,使系统需求在它上面多次修改,反复迭代,再对需求定义不断完善和深入,直至系统建成运行。2.D3.D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一个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过程,而测试过程则是依相反的顺序进行的集成过程。主要的测试过程可以分为:单

11、元测试(模块测试)、集成测试、有效性测试、系统测试及验收测试。4.D5.A6.D解析: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DD)是关于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信息的集合。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没有数据流图则数据字典难以发挥作用,没有数据字典则数据流图就不严格。数据字典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分析阶段的工具。对数据流图的各种成分起注解、说明的作用,对系统分析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定义和说明;为系统开发人员在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维护过程中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信息。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7.C8.D解析:系统实施是信息系统开

12、发期的最后阶段。系统设计报告提供了实现系统功能的方法、技术和方案,即已给出了实现信息系统的蓝图。系统设计报告中给出了实施阶段的任务: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程序的编制。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行。网络系统的设备安装、联通和调试。在任务分解中除按在分析和设计中已经明确的划分,即将系统划分为业务系统和技术系统并对两类系统所包含的具体任务进行分解外,还会在实施中遇到必须完成的,而在系统分析和设计中却未明确的任务,它们可能包括:数据的收集和准备、系统的调试和测试、业务人员的培训等,而且它们并不是由程序人员来完成,也应列入任务并排列在进度列中。9.B10.A解析:识别问题是开发信息系统的第一项任务。识别问

13、题主要包括;组织目标、现行组织系统的问题、组织的信息战略等管理上的问题: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确定程度皮:信息和信息处理过程的确定程度;信息和信息需求的确定程度以及用户对任务的理解程度;现有的条件和环境状况。识别问题后再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分析。11.物理过程物理过程 解析:原型化策略用第三范式规范数据,建立应用系统的数据模型,大多数建立模型的途径是利用组合工程,是一个物理过程。12.广播式广播式13.修改修改14.自顶向下自顶向下 解析:BSP对大型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是“自顶向下”的系统规划,“自下而上”的分步实现。15.内聚性内聚性16.业务过程业务过程 解析:BSP方法认为,信息系统应该能够适

14、应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改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BSP采用了独立与组织机构和各种因素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业务过程。企业过程定义为在企业资源管理中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这些活动将作为要安排同管理人员面谈,确定信息总体结构,分析问题,识别数据类以及随后许多研究项目的基础。17.模型模型 解析:管理信息系统(MIS)是由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DSS)则是由模型驱动的。18.企业的组织机构企业的组织机构 解析:BSP方法的优点是将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与企业组织机构分离,使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有很强的适应性。19.分配分配 解析:与BSP类似,JMartin仍将一个机构建立的产品/服务以及支持资源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计划、获得、管理和分配四个阶段。20.数据类数据类 解析:数据类是指支持企业所必要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即数据按逻辑相关性归成类,这样有助于企业的数据库的长期开发。21.C解析:一个信息系统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的信息。为了强调一致性,有必要把数据作为一种资源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