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教学工作计划

上传人:芝****量 文档编号:35251192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学教学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学教学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学教学工作计划(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学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学教学工作方案6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将奔赴下一阶段的教学,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方案了。下面是我细心推举的初一学教学工作方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初一学教学工作方案(篇1) 一、同学状况分析 本期担当七班级数学,该班共有同学10人。七班级同学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班级同学经常固守学校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同学进行思法指导。同学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规律混乱的问题,

2、要重视对同学进行写法指导。同学是否把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果的好坏相关,七班级同学由于正处在初级的规律思维阶段,识记学问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班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同学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章节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对正、负数的熟悉;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相反数与肯定值的概念及求法;数轴的概念、画法及其与相反数与肯定值的关系;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相关运算律;科学计数法、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及求法。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本章的学问是本册教材乃至整个学校数学学问体系的基础,它一方面是算术到

3、代数的过渡,另一方面是学好学校数学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关键,尤其有理数的运算在整个数学及相关学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这一章内容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地基。 其次章整式的加减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整式是简洁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本章的主要内容: 列方程,一元一次

4、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2.本章的地位及作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是学习其它方程的基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利用方程思想可以使很多实际问题变得直接易懂,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更深刻地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图形熟悉初步 1.本章的主要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以及最基本的图形点、线、角等,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究“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熟悉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度量,角的画法,角的比较及余角,补角等,探究了比较线段长短的方

5、法及线段中点。本章中的直线,射线,线段以及角等,都是我们熟悉简单图形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学校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2、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3、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4、角的比较与度量 5、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6、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1、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对结果符号的确定及对科学计数法、有效数字的理解 2、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 3、解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用几何语言正确表达概念和性质 5、空间观念的建立。 初一学教学工作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6、: 本学期,我力争让每个同学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仔细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理念,课堂上以同学为主体,大胆开创课堂教育教学方法,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二、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同学形成肯定的数学素养,能自觉运用数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连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育一批数学尖子,能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同学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进展。 (一)、多方面学习,树立新理念 开学初就要仔细通读数学新课程标准,潜心讨论,反复揣摩。以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依据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所以肯定要仔细领悟标准编导意图,去指导教学

7、实践,以便实行敏捷、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真正面对全体同学,促进同学全面、持续、和谐的进展。 (二)、把握同学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观性。 同学由学校进入中学,在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头要求“独立自主”但同学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同学的诸多力量。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量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老师必需非常重视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同学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方法让同学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学问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学问的直接爱好。同时在言行上,老师要切忌损害同学的自尊心。如初一同学普遍保留学校阶段乐观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面对孩子们这种

8、学习热忱,老师应当表示欣赏,赐予确定,同时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有轮番发言的机会。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1)在老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驭教材,仔细备课,仔细备同学,仔细备教法。对所讲学问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细心设计。给同学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学问的达标程度老师更要把握。在同学方面,把同学分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在课堂上发挥小组的集体力气,这样用辅优,帮差,带中间的方法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同学力量的培育 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同学自学能学会的不讲”;“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己总结的不讲”;“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相互关心下能学会的不讲。”从而培育同学的自主、合作、探究

9、力量。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把同学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四)、指导同学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校阶段科目少,内容浅,同学学习方法即使差一些,只要专心,用功,总可以应付。但一进中学,有些同学纵然很努力,成果照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习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同学必需把握学问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推断、综合、归纳的解题力量,我向同学推举的方法是: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也就是引导同学课前做好预习,发觉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效果会更好。课后留意准时复习巩固以及常常复习巩固,使学过的学问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假如同学能真正根据此方法,

10、再加之自己特有的阅历,肯定是学起来轻松愉悦,成果优异的。 初一学教学工作方案(篇3) 一、同学状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当七班级数学教学,该班共有同学24人。从毕业成果来看七班级同学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班级同学经常固守学校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同学进行思法指导。同学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规律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同学进行写法指导。同学是否把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果的好坏相关,七班级同学由于正处在初级的规律思维阶

11、段,识记学问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班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同学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初一数学教学工作方案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肯定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肯定值(肯定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把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洁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

12、的运算及简洁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其次章整式的加减 1、理解并把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分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把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把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精确推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 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安排律;理解为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旧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

13、到代数的进步。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受“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熟悉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看、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把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

14、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第四章图形熟悉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熟悉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熟悉一些简洁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详细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别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洁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绽开图,能依据绽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熟悉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进

15、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熟悉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把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熟悉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把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量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熟悉度、分、秒,并会进行简洁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把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依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