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 穷人》教学说课设计2

上传人:芝****量 文档编号:35251189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 穷人》教学说课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 穷人》教学说课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 穷人》教学说课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 穷人教学说课设计2穷人 一、导入课文 我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导入课文。走上讲台,出示课题后,我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待同学发表完自己的见解,心情高涨之时,我趁机导入:“本文是被称为俄国文学泰斗的列夫托勽斯泰的作品”并在此简介,“这位文学巨匠会给我们叙述一个有关穷人的什么故事?会和你想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导课设计,目的之一,是激发同学探求新知的爱好;目的之二,由简介的文学地位,唤起同学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进而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之中。 二、教学思路及教程设计 这一内容我分以下三步来谈: 1、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大意,梳理思路。这一环节

2、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感知大意,总揽全局,使同学学习全文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2、精讲细读,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文章篇幅较长,为了实现长文短教,我先用情境教学法把同学一步步带入故事情节之中,再用抓重点词句的分析理解,以占带面的导读法,关心同学读懂全文。 学习第一段。我先用配有音响效果的课文录音把同学带入一个海风咆哮的夜晚,一个渔家的小屋。极富感情的朗读,逼真的模拟效果,激发了同学学习热忱。在此基础上,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词“暖和而舒适”引导同学发散思维,从中体会仆人公桑娜的勤劳能干。用对比的方法,体会穷人凄惨的生活。并在此设置疑问:这里的“暖和而舒适”仅仅是指“地扫得干洁净净,炉子

3、里火还没有熄”这些外在的表象吗?它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这样巧设悬念的设计,符合同学的熟悉规律。 其次段篇幅较长,但内简单理解。所以我让同学连续听配乐朗读,了解故事的进展。先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让同学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化领悟桑娜那颗和善的心;再引导同学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相互依存对桑娜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担心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妙的心灵,因此,我细扣其中的每一句话,先教给方法,再让同学学会运用,从而使其明白此时桑娜简单、冲突、忧虑担心的内心世界。为了让同学体会描写桑娜此时心理活动传神的写作手法,我以文中大量使用的省略号为突破口设计问题,说

4、明这样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并指出这正是“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详细表现。这样,不但突出了本文的训练重点,而且学以致用,教给了同学写作的技巧。 第三段的故事极富戏剧性,集中表现了渔夫夫妇俩的和善。但从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一种悲伤。为了关心同学感受到这样的感情,我抓住重点词、对话、表情、动作的描写,让同学自行品尝。 文章结尾一行,我主要让同学体会这精彩的瞬间,仆人公那美妙和善的心灵在不谋而合之时迸射出的绚烂光线!体会这样写言已尽,而意无穷。 全文教学完毕,在此解决第一段设下的疑问:为什么这间渔家小屋“暖和而舒适”?使同学熟悉到,是由于主妇桑娜的勤劳能干,更主要的是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还洋溢着一种浓浓的温情! 这一环节教学使同学深刻地领悟了全文所蕴含的真挚情感和写作特色,并强化了重点训练项目。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熟悉。这一环节旨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头昏脑胀感受文中核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体会行文思路和独具匠心的写作特色。 三、结束课文 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信任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布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定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这样结束课文,能给同学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量,又提高了其写作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