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文字版

上传人:芝****量 文档编号:35251178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文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文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文字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河南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文字版 河南省的高考地理考卷已经发布了,想第一时间看到试卷的小伙伴肯定要紧跟我的步伐准时关注。在分数揭晓之前,出国留学网我快马加鞭给大家整理的这个“2022年河南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文字版”,盼望能够关心考生们更精确的估算出自己的分数。 全国乙卷适用地区: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2022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 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

2、市2021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212021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12021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削减,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削减,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 A.相像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 C.全都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 3.依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当引导( )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

3、.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答案】1. A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依据表中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数据可知上海人口净增加184.17万人,北京净增加228.1万人,广州净增加597.58万人,深圳净增加713.66万人,所以四城市总人口都是净增加的。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削减,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故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削减,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虽然都增加,但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的远大于中心城区人口的增加量,故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在削减。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2题详解】 人口

4、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一般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反之城市规模大小也反映着人口规模的变化,故D正确;城市的形态、功能与城市人口变化没有多大关系,故AC错误;产业类型与人口变化关系不大,而产业规模的大小与人口变化有相关性,故B错。故答案选D。 【3题详解】 由1 题可知四城市总人口都在增加,而结合所学学问,四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增加大都来源于人口的迁移,外来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会加大中心城区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所以城市规划应当引导外来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减轻城市中心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故A错B正确;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的疏解,会转变城市的职能与功能,故C错

5、;中心城区以外地区有不同的功能区,人口均衡布局可能影响中心城区以外的功能区布局,故D错。故答案选B。 当雄是拉萨唯一的纯牧业县,牧民占比约90%,依托特色畜种牦牛,走产业扶贫之路。甲公司成立于2021年初,实行“公司农户”的模式(下图),生产的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广受消费者欢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加入甲公司后,牧民家庭明显增加的是( ) A.牧场面积 B.牦牛数量 C.劳动力数量 D.收入来源 5.甲公司提高牦牛价值的主要途径是( ) 扩大放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创建产品品牌实施多种经营 A. B. C. D. 6.当雄生长期短,牧草较矮。为保障漫长寒季的草料供应,当地相宜

6、采纳的方法是( ) 开垦草原种植牧草储存草原生长期牧草建设温室种植牧草从邻近农区购买草料 A. B. C. D. 【答案】4. D 5. B 6. C 【解析】 【4题详解】 依据图文信息,甲公司可以让产品销售到全国,并且受到消费者欢迎。并且精细借工和商标也提高了商品的受欢迎程度。最终目的是投放市场获利。牧民家庭并不能出租牧场而是收到租金。牧民把牦牛入股给公司,收到分红也是资金,为公司打工,也能收到工资。所以牧民家庭均获得得事资金收入故D正确。ABC是公司增加的,故错误。 【5题详解】 在示意图中,明确提出精细加工,注册商标,对应着延长产业链体高附加值。商标的存在意味着创建了品牌。所以正确。并

7、没有从中看出多种经营,也没有明确说明主要途径是扩大放牧规模。故选B。 6题详解】 当雄位于青藏高寒区,牧草低矮,存储牧草可能无法满意需求。而开垦草原可能破坏原有生态环境。而假如解决了气温问题,则牧草可以长得更高,产量更大。故相宜。而接近农区一般为河谷农业,水热条件好,也适合购入饲料用于过冬。故选C。 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四周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

8、回落,流速较快 8.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O点的水位凹凸于P点水位,故O点水位在上涨,P点的水位在下降,由于洪水过程前水位低,洪水过程后水位高,水位不断在上涨,则流速较快,水位回落则流速较慢,故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水位高,流量小,缘由是河床的泥沙抬高了水位,故C正确,流量小,侵蚀作用弱,含沙量小,故A错误;图中明显可以

9、看出洪水水位高,流量小,故BD错误;故答案选C。 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当日在观测场释放一只氦气球,观测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漂,然后渐渐转向西南。释放气球的时间可能为( ) A.1时 B.7时 C.13时 D.19时 10.据图推想,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11.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 【答案】9. C 10. D 11. B 【解析】 【9题详解】 氦气的密

10、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故释放气球后气球在垂直方向上会上漂,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先向北漂,故当时风向为偏南风,受偏南风的影响飘向北,随着海拔的上升,再转向西南,故随后应受东北风的影响飘向西南,由图可知,13时该地近地面吹片南风,随着海拔的上升吹东北风。故C正确,1时、 7时、 19时和该风向不对应,故ABD错误,故答案选C。 【10题详解】 由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依据海陆风形成的原理,对图进行分析,夜间到早晨陆地气温低,应当为高压,此时近地面风向整体自北向南,说明陆地偏北。下午气温较高时,近地面风从东、南方向吹来。此时陆地升温快为低压。水体气温低为高压

11、,近地面风从水体吹向陆地即从东、南方向吹向陆地。综上所述,故推断陆地总体在水体的西北方向。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11题详解】 材料中显示该地某日海陆风明显,说明当日该市所处 气压梯度较弱,假如气压梯度较强,则当地盛行风强于海陆风,则海陆风不明显,海拔越高受地面的海陆热力性质影响越小,受当地一般的盛行风影响大,由图知在高空500m出偏北风实力强,故当地气压场为北高南低。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第12、13题为必做题,第14、15题为选做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以色列政府从2021年开头推行海水淡化方案,

12、鼓舞企业实行“电水联产”模式,即企业在建设海水淡化厂时,兴建以地中海丰富的自然气为能源的发电厂,且并入国家电网(由进口煤炭发电支撑,成本较高)。目前地中海沿岸地区已建成5家这样的海水淡化厂,每年生产的淡水相当于全国淡水用量的1/3,且被统一纳入国家供水网络优先利用。以色列政府于2022年启动淡化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打造淡水“蓄水库”,以缓解最大水源地太巴列湖水位快速下降的状况。下图示意以色列地中海沿岸地区海水淡化厂及供水网络的分布。 (1)说明以色列海水淡化厂的区位特点。 (2)简述以色列海水淡化厂配建自然气发电厂的好处。 (3)指出以色列将海水淡化水纳入国家供水网络的目的。 (4)分析以色列

13、打造淡水“蓄水库”对海水淡化产业进展的乐观影响。 【答案】 (1)以色列西部临海,海水淡化厂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以色列西部,海水原料资源丰富;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大,气候相对相宜,人口密度较大;接近重要城市和一般城市,用水需求大,市场宽阔;接近城市能为其供应基础设施(管线)、技术、人才、资金等支撑;邻近供水(主)管道,便于形成统一的供水网络。 (2)保障海水淡化厂(蒸汽和高温水所需的)能源供应,进而保障海水淡化厂生产的连续和供应淡水的稳定;降低海水淡化厂进口煤炭的生产成本;避开对国外煤炭的依靠,提高自给率,维护国家平安;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省生产建设投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削减自然气发电厂废弃

14、物的排放。 (3)缓解以色列淡水资源供应不足的冲突;满意以色列中东部内陆地区的用水需求;调整淡化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避开“弃水”;提高海水淡化厂的经济效益。 (4)通过增大淡水需求,扩大海水淡化产业的规模;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扩大海水淡化产业的利润;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海水淡化产业的生态价值;便于海水淡化产业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取得持续进展;为海水淡化产业供应牢靠的淡水满意生产生活需求。 【解析】 【分析】本题以以色列对淡水资源短缺所实行的措施为设题材料,涉及水资源、气候等相关内容,考查同学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沿岸,据图分析,海水淡化厂随海岸线分布在西部,空间分布不均,但海水资源丰富。以色列西部地区降水偏多,向东降水削减,但此地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的需水量很大,只依靠降水难以满意需求,海水淡化市场宽阔。以色列作为较发达的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完备,拥有资金和技术。供水主管道在其四周,有利于形成统一的供水网络。 【小问2详解】 海水淡化厂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配建自然气发电厂,使得能源供应得到保障。淡水生产便更为稳定。而降低了进口能源的使用,降低成本的同时间接避开了对国外能源的依靠,提高本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