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上传人:芝****量 文档编号:35251178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梳理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梳理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梳理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梳理高二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地理的学习离不开背诵,学习地理需要有足够的急躁,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梳理(高二地理)学问点归纳大全,以供大家参考! 梳理高二地理学问点归纳大全 1、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1)、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 (3)、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2、等温线外形的南北差异。 北半球比较曲折,南半球比较平直。因北半球海陆相间,下垫面性质差异大,等温线偏离纬线。而南半球主要是海

2、洋,下垫面性质单一,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3、等温线的突变。 等温线的突变,既偏离纬线。影响的因素不同,偏离的程度和方向不一。一般状况下,陆地上等温线的突变是由地形因素所致,海洋上等温线的突变是洋流的影响。如上图所示: (1)、A、B、C、D四处的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这四地都有寒流经过,降温作用明显。 (2)、E、F、G、H、I五处的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高。因这五地都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3)、在青藏高原和科迪勒拉山脉等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高原山地海拔高,降

3、温作用明显。小范围闭合等温线也是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4)、A、B两处凸向的纬度比C、D两处的更低。因A、B两处的寒流是由寒冷的西风漂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更低,气温相应降低。而C、D两处的寒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较高,气温相应较高。 (5)、从图中可以读出,同一纬度高温区等温线凸向高纬,低温区等温线凸向低纬。可简记为高温高凸,低温低凸(同一纬度)。 高二地理学问点通用 (1)复种制度,即复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种植)作物一次以上,重复种植的制度。一年种植作物两次或三次的复种,称为一年两熟或三熟,两年内种植作物三次的复种,称为

4、两年三熟。复种次数的多少受各地的自然条件,特殊是热量条件、各地的积温数及生产条件制约。我国的积温数北方少而南方多,比如,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积温渐渐增加,东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在16003400,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为34004500,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秦岭一淮河以南的广阔地区积温为8000,为一年两熟或三熟;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南部及云南南部积温为8000以上.为一年三熟。一年种植四次以上的复种,主要用于蔬菜栽培。 (2)复种指数全年内作物的播种面积为20_亩,耕地面积为1000亩,复种指数为200%,说明该生产单位种植农作物平均能达到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也叫 “农作制度”,

5、是耕种土地、栽培作物的总方式。它是为了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地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而实行的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 (3)耕作制度由作物布局、轮作制度、复种、间作、混作、套种、土壤耕作、施肥和浇灌制度以及防除杂草等几个环节构成,其中以轮作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环节。通常以各地区的作物复种轮作方式来表示该地区的耕作制度。例如,我国长江流域一般以水稻和冬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的主要种植方式,来代表这一地区的耕作制度。 高二地理学问点(总结) 1、(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依据等压线打算风向的步骤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

6、160的经线圈。 4、(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5、大气环流的好处调整全球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构成的重要因素。 6、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 7、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千米; 8、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9、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10、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进展变化。 11、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12、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

7、15,再四舍五入。 13、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14、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5、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16、海平面等压线与风力大小低压中心,高压中心。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17、昼夜长短的打算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 18、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1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20、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1、太阳直射点的打算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 22、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3、地球自转的地理

8、好处昼夜更替不一样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24、本初子午线0经线,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25、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透过陆地(实际)。 26、东西方向的打算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27、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28、(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29、南北纬的打算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0、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构成的空气环流。 31、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2、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3、太阳

9、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3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35、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36、我国航天事业的进展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37、氧氮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的作用生命活动;构成生物体;汲取紫外线;光合保温作用;成云致雨 梳理高二地理学问点归纳大全相关(文章): 高二地理学科必考的学问点总结 高二地理必背学问点小结 高二地理重点复习学问点总结 高二地理理科学问点总结 高二地理期中考的必备学问点归纳 高二下册地理学问点归纳 人教版高二地理学问点总结 高二上册地理学问点总结 高二地理必修一二的学问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学问点总结归纳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