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蒲路回龙至寿安段改造提升工程总说明书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52506458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蒲路回龙至寿安段改造提升工程总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蒲路回龙至寿安段改造提升工程总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蒲路回龙至寿安段改造提升工程总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蒲路回龙至寿安段改造提升工程总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蒲路回龙至寿安段改造提升工程总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蒲路回龙至寿安段改造提升工程总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蒲路回龙至寿安段改造提升工程总说明书(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蒲路回龙至寿安段改造提升工程 S1-0总说明书第 22 页 共 22 页1.概述1.1 项目背景新蒲路起于新津县永商镇,经邛崃市回龙镇、蒲江县寿安镇,止于蒲江县鹤山镇,全长38km。新蒲路是寿安新城前往邛崃市的重要转换通道,同时也是寿安工业园区的重要物流通道。新蒲路始建于1976年,1993年1995年对蒲江段道路进行了加宽改造,升级为二级公路,扩宽后路基宽度15.6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2022年8月经人工病害调查,道路路面主要病害为重度的龟裂、网状裂缝、车辙、纵横向裂缝。局部坑槽、沉陷、翻浆,道路路面破损严重,总体情况差,局部路基边坡变形、交安设施老化,排水阻塞严重,边沟盖板损坏严重,

2、急需对道路进行必要的中修养护。根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 5421-2018),K0+100K2+100和K3+600K5+220两段路面养护类型为功能性修复,K2+100K3+600段为结构性修复。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2.1任务依据(1)新蒲路回龙至寿安段改造提升工程设计合同;(2)新蒲路回龙至寿安段改造提升工程初步设计;(3)新蒲路回龙至寿安段改造提升工程初步设计批复1.2.2测设经过及定测主要工作量本项目为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在收到任务委托书后立即成立项目组,对全线进行了踏勘,确定本次设计范围,后全面开展了外业调查,并成立测量组、总体路线组、交安组

3、、路基组、路面组、桥涵组等开展工作。项目2022年10月30日完成内部设计和审核同时报送审图机构进行审查,审图单位于11月确认按审图意见修改完毕。表2.1.3 施工图设计外业完成主要工作量 项目单位数量备注既有路控制点个4既有道路边线测量km6.059路线拟合既有道路中线及中桩放线km6.059路基、路面路基路面调查km6.059原路面弯沉检测km/原路面取芯个/桥涵桥梁、涵洞座/道1/17既有结构物调查交安沿线既有交安设施km 6.059筑路材料调查水泥混凝土商混站处2沥青混凝土商混站处61.3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2)公路工程技

4、术标准(JTG B01-2014);(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 5768 最新版本第18部分);(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17;(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手册 JTG D82-2009;(10)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JTG D82-2009;(11)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

5、017);(13)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 5421-2018;(17)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 5124-2019;(1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1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2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5210-2018);(2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2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2020);(2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5120-2021);(25)公路涵洞设计规范(

6、JTG/T3365-02-2020);(26)其他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及规定;1.4路线主要控制点及主要技术指标本项目整治范围位于寿安街道,道路起于既有新蒲路蒲江与邛崃交界处,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分别与汪场路、董山路、白岩寺路、新园二路、新园一路、迎宾大道平交后,止于既有新蒲路与利民路南段及成雅高速寿安出口处道路交叉口,路线全长6.059公里。根据业主意见,结合道路功能定位以及相关改造措施,本项目全线对既有道路破损路基路面进行病害整治、沿线交安设施进行整治完善、既有桥梁涵洞进行整治利用。主要控制点:既有道路及交叉路口高程、两侧现状建筑及道路结构物高程;主要乡镇:寿安街道;主要道路:汪场路、董山路

7、、白岩寺路、新园二路、新园一路、迎宾大道、利民路南段。既有新蒲路技术标准如下: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5.6m;车道数:双向两车道(硬路肩加宽作为慢车道使用);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I级。本次改造维持既有技术标准,仅对既有路基路面、安全设施等病害进行处治(公路中修养护)。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标准规范值本项目采用值备注1道路等级二级公路维持既有等级2设计速度Km/h60维持既有设计速度3圆曲线最小半径m20033004平曲线最小长度m300(最小值为100)218.4885最大纵坡%60.66最小坡长m15079.831终点顺接既有交叉口7凸形竖曲线

8、最小半径m2000200008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150080009竖曲线最小长度m120(极限值为50)74.410停车视距m7511设计洪水频率1/50(小桥、涵洞及路基)1.5.初步设计执行情况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地址、建设期限等与批复意见一致。1.6自然地理特征1.6.1 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区内地形相对起伏不大,主要地貌形态为:广阔平坦冰水流水堆积扇状平原,呈条块状或扇状,一般高出相邻河段510m;河流I级阶地及漫滩,漫滩分布于各河流两侧,高出河面0.52m,I级阶地分布于河流两岸,宽数百至上千米。局部地段为I级台地,被后期流水切割成条块

9、状。1.6.2 气象、水文项目区属四季分明暖湿亚热带太平洋东南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春旱、夏热、秋雨、冬暖。年均日照少、无霜期长,降水丰沛而集中,多年平均气温为16。冬季降雨少,冰冻少见,无冻土及地下水冻结,一月平均气温不低于4,最低气温仅为-5。春季气温回升快,少雨且时有春旱;夏季炎热期长,最高月平均气温可达35.9,时有夏旱、伏旱或洪水交替;秋季气温下降快,多绵阴雨,相对湿度大。据成都平原区十七县多年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10mm,年平均降雨量最高年(1961)为1383mm,最低年份为(1969)757mm。年内降水随季节变化。初夏至初秋(6-9月)降水量743.7mm,占年

10、总降水量的74%。年降雨日数为100-170天,雨量大于5mm之降水日数为35-50天。项目区内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1%,多年平均蒸发度为994mm,最高1151mm,最低960mm。蒸发的年内变化十分明显,4-8月总蒸发量为651.97mm/年,占全年的64.6%。蒲江县主要河流有蒲江河和临溪河。蒲江河属岷江水系,发源于总岗山丹棱县王场土地坳之杨山,县境内流程44公里,流域面积287.5平方公里。临溪河又名铁溪河,属岷江水系,古以溪旁山中有铁矿而得名,县境内穿越大、小五面山,接纳两山溪流,于五星镇上场口汇入蒲江河,流程38.2公里,流域面积147.8平方公里。1.6.3 地层岩性成都平原

11、区地表均被第四系土层所覆盖,基底则主要为侏罗系上统、白垩系及第三系等地层组成,现将路线区域内地层简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上部为灰褐色粘性土,下部灰褐色卵石层,主要分布于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内,厚度一般520m左右。上更新统冰水流水堆积之广汉层(Q3fgl+al):上部为褐黄色粘土层,偶夹泥炭,下部为卵、砾石层。分布于扇状平原上,总厚度849m。中更新统冰水流水堆积之雅安砾石层(Q2fgl+al):属第二气候旋廻堆积,上段红岩子组为褐黄色亚粘土层,含泥炭,下段包江桥组为棕黄色之卵、砾石层。分布于平原周边一级台地及掩埋于地腹,总厚度7240m不等。下第三系:为一套内陆河、湖

12、相细粗碎屑沉积,下部夹膏盐层。上部主要由棕红色厚层状砾岩或砾砂岩夹泥岩组成,下部为棕红色砂岩、泥岩。白垩系(K1-2):主要分布于平原周边和掩埋于平原区松散堆积层之下。为内陆河、湖相碎屑沉积一咸水湖相的砾岩、砂岩、泥岩、膏盐层等间互沉积。可分为下白垩系剑门关组(K1j)、天马山组(K1t),上白垩系夹关组(K2j)、灌口组(K2g)。侏罗系(J1-3):为一套内陆河、湖泊沉积红色碎屑沉积之砂、泥岩。1.6.4 地质构造及地震工程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部,成都断陷东缘构造带的成都拗陷,位于龙门山隆起褶带与龙泉山褶断带之间,是一西陡东缓受喜山期两侧断裂对冲形成的构造盆地。在这一拗陷盆地

13、内,第四系下伏基岩,展现出一系列北东向的凹陷、隆起,且发育北东向、南北向延伸的隐伏断裂。区内主要的构造形迹有蒲江新津断裂、双流成都隐伏断裂、磨盘山新都广汉隐伏断裂等。蒲江新津断裂南起蒲江南西,北过新津,总长超过80公里。断层走向北东,蒲江南西为北东70,蒲江至新津间为北东50,新津以北为北东40。断面倾南东,倾角2530,属低角度逆-逆掩断层。从时间上看,蒲江新津断裂是长期活动的继承性断裂。在沉积盖层之前该断裂就已经存在,在沉积盖层沉积过程中,沿断裂方向是一个上升隆起带,各期沉积厚度较之东西两侧都要薄。至第三系,大规模的褶皱断裂活动空前活跃,今日之熊坡背斜基本定型。近期,在中更新世以后,该断裂

14、带仍有活动。近期还发生过大小地震四十六次,说明蒲江新津断裂是继承性的活动带。据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1.6.5 水文地质条件成都平原区堆积着巨厚的第四系砂卵石层构成区内最佳含水岩组。上部砂卵石层是强含水层,下部为极弱至含有多个弱含水透镜体的含水层,上下含水层之间普遍分布的中更新统上段强风化卵砾石层系相对隔水层。1)含水层及地下水类型区内含水层主要为上部含水层,由上更新统上段(Q32)和全新统(Q4)砂卵石层组成,分布普遍,厚度稳定,一般1025m,平均1015m。地下水埋藏浅,河道带12m,河间地带24m,类型为裂隙水。而分布于山间平原及沟谷中的松散岩类含有孔隙水,但普遍含水微弱。2)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工程区内地下水补给源之一为大气降水,由于降雨本身的不均匀性和地形地貌条件、土壤植被以及地层岩性等原因,降雨水量只有极少部分转化为地下水,绝大部分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