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答案)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352468683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累与运用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4分)1.下列选项中读音与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航海忧伤账蓬仪器(y)B.防御制造处镜宴会(yn)C.隔决介意援救凄凉(q)D.理智缘故淡忘日历(l)2.“yn知非福”的“yn”是( )A.鄢B.燕C.焉D.嫣3.“蓏(lu)”字的意思,最有可能与下面哪一项有关?( )A.繁密的叶子。B.密集的果实。C.动物的爪子。D.瓜类植物的果实。4.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不毛之地知足安命臭味相投滔滔不绝A.粗糙,没有加工的满,充分,够量合,迎合断B.指谷物等满,充分,够量合,迎合断C.指谷物等满,充分,够量合,迎合完结D.粗糙,没有加

2、工的脚合,迎合完结5.鲁滨逊流落到一座荒岛上,具体遇到了哪些困难?( )没有重回人类社会的希望。没有衣服穿。过着一种孤独寂寞的生活。没有防御力量来抵抗人或野兽的侵袭。身处绝境,悲观绝望。A.B.C.D.6.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的内容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 )A.海上遇险建房定居畜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B.海上遇险畜牧种植建房定居救“星期五”回到英国C.海上遇险建房定居救“星期五”畜牧种植回到英国D.海上遇险救“星期五”建房定居畜牧种植回到英国7.下列不是骑鹅旅行记中的故事的是( )A.鹤之舞表演大会。B.地狱谷中的羊群。C.影之歌演唱大会。D.老鹰高尔果。8.下列作品与作者、国籍对

3、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鲁滨逊漂流记笛福英国B.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C.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D.爱丽丝漫游奇境刘易斯卡罗尔丹麦9.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B.难道你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吗?C.你不会不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吧!D.你一定不会觉得汤姆索亚很爱冒险。10.与“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俗语是(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B.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D.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11.对下列句子的描写类型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

4、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心理描写)B.猫突然一跃,径直朝他扑了过去,把他摔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动作描写)C.那是一只大黑猫,脖子下面有个白斑点。他的皮毛平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神态描写)D.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语言描写)12.根据课文内容,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B.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这篇课文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从局部入手的梗概,另一部分是从整体情节入手的精彩片段。C.“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

5、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不幸的处境中,坏事在某种程度上能磨炼人的意志,使人更坚强。D.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是一个特别淘气、顽皮的孩子,人人都讨厌他。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1.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改为陈述句)(2分)_2.快看放鹅娃尼尔斯!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豪尔耶松!(仿照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你看那_,听那_,闻那_,顿感轻松愉悦。3.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写两句话来表现下面词语的意思。(4分)例:喜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冷_热_阅读与感悟三、阅读短文或材料,回答问题。

6、(37分)(一)仔细阅读下图“未成年人年度人均图书阅读量(本数)”的调查统计图,填充下面的统计表并回答问题。(9分)1.将未成年人年度人均图书阅读量统计表补充完整。(4分)2.根据统计的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A.08周岁未成年人2017年度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76本,2018年度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34本。B.2018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34本,比2017年的7.19本增加了1.15本。C.年龄越大的未成年人阅读的图书越多。D.预计2019年未成年人的年度图书阅读量会越过2018年,并且越往后这个递增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3.请你为班级图书角撰写一条

7、公益用语。(3分)_(二)阅读名著老人与海(节选),完成练习。(16分)老人与海(节选)大约夜里十点的时候,他看见了城市的灯火映在天际的反光。起初只能依稀看出,就像月亮升起前天上的微光。然后一步步地看清楚了,就在此刻正被越来越大的风刮到波涛汹涌的海洋的另一边。他驶进了这反光的圈子,他想,要不了多久就能驶到湾流的边缘了。现在事情过去了,他想。它们也许还会再来袭击我。不过,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武器,怎样能对付它们呢?他这时身子僵硬、疼痛,在夜晚的寒气里,他的伤口和身上所有用力过度的地方都在发痛。我希望不必再斗了,他想。我真希望不必再斗了。但是到了午夜,他又搏斗了,而这一回他明白搏斗也是徒劳。它们是

8、成群袭来的,朝那鱼直扑,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的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他朝它们的头打去,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还有它们在船底下咬住了鱼使船摇晃的声音。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他把舵把从舵上猛地扭下,用它又打又砍,双手攥住了一次次朝下戳去。可是它们此刻都在前面船头边,一条接一条地蹿上来,成群地一起来,咬下一块块鱼肉,当它们转身再来时,这些鱼肉在水面下发亮。最后,有条鲨鱼朝鱼头撕咬起来,他知道这下子可完了。他把舵把朝鲨鱼的脑袋抡去,打在它咬住厚实的鱼头的两颚上,那儿的肉咬不下来。他抡了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见舵把啪

9、的断了,就把断下的把手向鲨鱼扎去。他感到它扎了进去,知道它很尖利,就再把它扎进去。鲨鱼松了嘴,一翻身就走了。这是前来的这群鲨鱼中最末的一条。它们再也没有什么可吃的了。老人这时简直喘不过气来,觉得嘴里有股怪味儿。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害怕起来,但是这味儿并不太浓。他回到船艄,船还是好好的,他想。“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1.文中的“他”指的是( )。(2分)A.渔夫B.鲨鱼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选一选。(8分)A.语言描写B.环境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_ :_ :_ :_3.短文花了大量笔墨描写鲨鱼,作用是(

10、)(2分)A.表现这片海域不宜捕鱼,鲨鱼太多,困难很大。B.说明海洋里鲨鱼很多,对人类的威胁很大。C.从侧面衬托了渔夫顽强不屈、坚毅果敢的性格特点。D.说明渔夫不怕危险,敢于冒险。4.“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是全文的_句,这个句子的意思是:_(4分)(三)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完成练习。(12分)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求:搜求,寻找。无敢:不敢。长(zhn):当首领。逆:违反。

11、不信:不老实,说假话。走:跑,逃走。然:对的。遂:于是,就。1.“狐假虎威”中“假”意思是( )(2分)A.假如,如果。B.假借,凭借。C.假装,扮演。D.假的,不是真的。2.短文的主要人物是( )(2分)A.老虎。B.狐狸。C.百兽。D.天帝。3.“兽见之皆走”的原因是( )(2分)A.百兽胆小。B.百兽怕虎。C.百兽怕狐狸。D.百兽怕天帝。4.这个故事的寓意是( )(2分)A.要善于保护自己。B.要善于转败为胜。C.要善于借助别人势力长自己威风。D.不要像狐狸一样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5.联系上下文和注释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_习作与表达四、快乐习作。(30分)题目:读老人与海有感要求:读了上题中老人与海(节选)后,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想吧!请联系具体事例写一写你读了老人与海(节选)后的感受,注意语句要通顺,字数55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1.D2.C3.D4.C5.A6.A7.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