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352463568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地理《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知识点汇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知识点汇总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1)人口规模过大带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 (2)控制人口规模就是各地区的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要转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要解决利用中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护,已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1)协调四大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社

2、会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2)措施 政府干预 公共参与 强化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不同阶段人地关系与环境问题的分析: 时期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采猎文明时期 崇拜自然:人类听天由命,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天命论”或“宿命论” 采集和渔猎。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生物资源遭破坏,引起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农业文明时期 改造自然: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天命论”和“有神论”主宰着人们的思想,但已有了科学的萌芽。“天命论”或“有神论” 人类大规模地改造自然,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对抗性

3、增强 地理环境趋于恶化,如开垦耕地使大面积森林和草原遭到砍伐和焚毁;冶炼和制陶消耗大量木材;农田扩展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益简单和脆弱等 工业文明时期 征服自然: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和征服者。“征服论”或“人定胜天论”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从环境中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能源,向环境排人大量的废弃物 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在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在全球范围,大气溢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危及人类生存 现代文明时期 谋求人地协调:人类逐渐认识到只有善待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类文明才能不断发展下去。“和谐论” 逐渐抛弃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发展道路,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 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如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学习方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