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35246324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汇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汇总 二次世界大战含义: 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概况: 1、原因: 根源:由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 经济危机是加速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的激化是二战爆发的诱因。 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是二战的罪魁祸首。 绥靖主义政府的影响:绥靖主义者充当了二战的帮凶。 苏联客观上的绥靖主义作用。 30年代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局势朝着新的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 2、战争: (1)局部: 对日本制造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没有采取真正的制裁措施。 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控制的国联不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对意大利的禁运范围;英国掌控下的苏伊士运河照旧供意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 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法采取所谓的不干涉政策;拒绝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政策;美国执行

3、中立法,利利于叛军。 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二战爆发后:英法没有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奇怪战争”。 (2)全面: 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珍珠港。 转折: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胜利:19431945年,意、德、日先后投降。 3、影响: 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4、启示: 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

4、 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进行合作。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昌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原因: 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不仅威胁到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的安全,而且也威胁到英、美资本主义大国的利益,法西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将苏、美两个大国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2、过程: 大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不断放大。美国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联合宣

5、言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同时,美、英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3、主要活动: 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美、英、苏、中四大国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在政治上互相协作。 为了发挥同盟国家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四大盟国在经济上互相支持。 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战场,以苏联为中心的苏德战场和美苏盟军支持的北非战场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 4、意义: 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学习方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