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金诺****简谱 文档编号:352462631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汇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戊戌变法知识点汇总 戊戌变法: 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1)国际环境: 日本:当时列强仍处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打开市场、倾销商品为主要目的,

2、且列强在亚洲正集中主要精力侵略中国。 中国: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的要求日益增长,在中国,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不会允许中国走上自强之路。 (2)国内环境: 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充分。 中国: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不良 (3)思想文化: 日本: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中国:儒家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 (4)领导力量: 日本: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部分大名支持,建立倒

3、幕基地。 中国: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维新派力量小。 (5)改革途径: 日本: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较小。 中国: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顽固保守势力强大。 (6)改革措施: 日本:全面、系统,既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宪政的精神,又充分考虑到了日本的具体国情。 中国:虽然也有政治、经济、文教、军事方面的内容,但由于维新派的妥协退让,缺少民主宪政精神。且一些措施操之过急、全面出击,便利了顽固派的反扑。加之地方督抚持观望态度或阳奉阴违,变法法令实际上成为一纸空文。 戊戌变法的背景: (1)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

4、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民族危机。 (2)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的舞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 思想基础:改良的维新思想的出现。 在经历了边疆危机、中法战争,尤其是经历了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不再相信洋务运动那一套可以使中国走向富强,开始寻求新的救国道路,这也构成了戊戌变法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力量薄弱;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要阶级来源的新势力力量有限; 旧势力的阶级根基封建势力在中国有千年的历史,力量雄厚; 且朝廷中慈禧和光绪帝是制约和被制约的关系; 悬殊的力量对比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新势力在变法过程中没有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 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 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的方式; 对帝国主义的幻想; 等等。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戊戌变法的意义: 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爱国性; 进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尝试,发展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和趋势 ;变法的思想基础是资本主义学说,抨击封建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就是促进近代思想的启蒙,就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影响;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学习方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