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企业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上传人:lz****1 文档编号:35244527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企业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企业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企业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企业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企业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企业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企业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生产工作的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加强 10、对新员工、临时工、实习人员必须先进行安全生产的三级教育(即生产部门、车间或班组、生产岗位)才能准其进入操作岗位。对改变工种的工人,必须重新进行安全培训才能上岗。 11、对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电气、起重、焊接、车辆驾驶(含厂内机动车)的员工,需经有资质的培训单位进行和考试并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该项操作。对特殊工种的在岗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培训教育。 四、工程、设备仪器 1、各种设备和仪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运行,并要做到正确使用,经常维护、定期检修,不符合要求的陈旧设备,应有计划地更新和

2、改造。 2、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电气设备有可熔保险和漏电保护,绝缘性能必须良好,并有可靠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措施。 3、产生大量蒸汽、腐蚀易燃易爆的工作场所,应使用密闭型电气设备;潮湿场所和移动式的电气设备,应采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必须符合相应保护等级的技术要求。 4、引进国外设备时,对国内不能配套的安全附件,必须同时引进,引进的安全附件应符合我国的安全要求。 5、凡新建、扩建、改建、迁建的生产场地以及技术改造工程,都必须安排劳动保护设施的建设,并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称三同时)。 6、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在组织工程设计和竣工验收时,应提出劳保护设施的设计方案、完

3、成情况和品质评价报告,经有关部门审查验收,并签名盖章后,方可施工、投产。lOCALhosT未经同意而强行施工、投产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7、劳动场所布局要合理,保持清洁、整齐。有毒有害的作业,必须有防护设备。 8、生产用房、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通道平坦、畅通,要有足够的光线;为生产所设的坑、壕、池、平台、升降口等有危险的处所,必须有安全设施和明显的安全标志。 9、有高压、高温、低温、潮湿、雷电、静电等危险的劳动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护措施。 10、雇请外单位人员在本公司的场所进行施工作业时,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对违反作业规定并造成公司严重损失者,需索赔并严加处理。 11、被雇请的施

4、工人员作业时,须在保安处登记,需明火作业者须备案登记。 12、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贮存、使用、废品处理等必须有防火、防爆设备,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守则和定员、定量、定品种的安全规定。 13、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地和贮存点,要严禁烟火,要严格消除可能发生火种的一切隐患。检查设备需要动用明火时,必须采取妥善防护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在专人监护下进行。 五、员工劳动安全和保护 1、根据工作性质和劳动条例,为员工配备或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各部必须教育职工正确使用品,不懂得防护用品用途和性能的,不准上岗操作。 2、努力做好防尘、防毒、防辐射、防暑降温工作和防噪声工程,进行经常性的卫生监督测。对超国家卫生标

5、准的有毒、有害作业点,应进行技术改造和采取卫生防护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健康水平。 3、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要实行每年一次定期职业体检制度,对确诊为职业病的患者,应上报上级调整工作岗位,并及时做出治疗。 4、禁止年龄未满18周岁的员工,女职工在怀孕期、哺乳期从事有害有毒的作业。 5、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办公室组织全公司的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各生产部门每月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四次。各生产部门每月安全检查不少于一次,各年间和生产班组应实行班前班后检查制度,每天不少于两次。特殊工种和设备的操应进行每天检查。 6、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整改,如本部

6、门不能进行整改的要立即报告安全办统一安排整改。 六、事故的处理和奖惩 1、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应每年总结一次,在总结的基础上,由公司安全办组织评选安全生产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加以表彰。 2、对发生重大事故或死亡事故(含交通事故),对事故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的责任,对触及法律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3、凡发生事故,要按有关规定报告。如有瞒报、虚报、漏报或故意延迟不报的,除责成补报外,对有关人员给予处罚,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4、对事故责任者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经济处罚、行政处分,触及法律者依法论处。 5、发生事故的单位必须按照事故处理程序进行事故处理。 (1)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如因抢救伤员或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详细记录或拍照和绘制事故现场图。 (2)立即向单位主管理部门领导报告,事故单位立即向公司安全办报告。 (3)开展事故调杳,分析事故原因,公司安全办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指示有关单位单位进行调查,于15-30天内向有关职能部门报送事故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