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二卷(含答案)

上传人:专*** 文档编号:35243772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备考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备考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备考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备考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二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考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二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二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考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警察招考公安专业科目真题二卷(含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8题)1.(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A.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B.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C.牢固树立公仆意识 D.牢固树立民生意2.关于搜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搜查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B.执行搜查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C.搜查前不必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D.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侦查人员进行3.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协助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执行任务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优待和补偿 B.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C.国家不承担赔偿或补偿责

2、任 D.可以提起行政复议4.王某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査时,王某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某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王某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王某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A.直接故意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间接故意 D.疏忽大意的过失5.下列对我国政法机关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A.人民民主专政重要工具B.国家武装性质力量C.国家机器重要组成部分D.党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司法机关等的合称6.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

3、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7.在我国各种政治力量中,只能由()领导公妾工祚。A.各级党委 B.各离主党派 C.各级政府 D.中国共产党8.办案人民警察收到书面材料后,应当在()写明收到日期,并签名。A.首页右上方 B.首页左上方 C.末页右下方 D.末页左下方二、多选题(8题)9.现今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不论其大孝贫富、强弱和社会制度如何,都有自己的()。A.警察机构 B.警察力量 C.军队 D.武装力量10.公安机关服

4、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是()。A.相对的 B.无条件的 C.全面的 D.间接的11.第80题公安工作是()。12.紧急排险,是指公安机关在紧急处置()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非常措施。A.重大暴力犯罪 B.重大灾害事故 C.重大治安案件 D.平息叛乱1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任务是()A.提高公安民警队伍的战斗力B.树立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C.保证圆满完成公安机关的各项任务D.建立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1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举办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有关规定,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的情况,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强行驱散 B.取缔 C.责令停止活动 D.

5、立即疏散15.第77题特邀监督员的职权有()。16.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较早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意大利三、判断题(8题)17.人民警察被开除公职的,其警衔仍可保留。()A.是 B.否18.根据行政监察法的规定,行政监察机关有权对监察过程中发现的监察对象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侦查。()A.是 B.否19.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听取公安机关关于法律实施情况的报告,对法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进行汇报,提出批评、意见、建议或者作出决定。A.是 B.否20.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是为公安队伍提供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保障的专门工作。()A.是 B.否21.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赵

6、某,利用职务便利编造未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将骗取的5万元保险金据为己有。丁的行为构成贪污罪。A.是 B.否22. 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无条件性,就是要求公安机关必须无条件地置于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领导之下,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削弱、抵制、损害或者摆脱党的领导。()A.是 B.否23.公安部只接受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可以不接受中央政法委员会的领导。()A.是 B.否24.人民警察遇到如抢劫等正在进行的违法犯罪时,即使是在非工作时间也应当履行职责。()A.是 B.否四、情景分析题(3题)25.本案中,办案民警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有:(多选)A.口头传唤张某 B.传唤4小时后开始调查 C.讯问李

7、某 D.口头传唤李某26.在调查时,张某拒绝配合,撕扯民警警服,阻碍执法,造成恶劣影响。张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有()。A.捡拾李某手机 B.向李某索要劳务费 C.将李某鼻子打出血 D.撕扯民警警服27.根据以下情境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A市B县公安局接到报警,在河边发现一具女尸,B县公安局调查后以故意杀人立案侦查。为查明尸源,B县公安局社区民警协助排查,后查明受害人系本县居民曹某,被害人家属悲痛欲绝,找到办案民警询问案情,要求尽快破案。经缜密侦查,确认A市C县居民刘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不久,民警在C县将刘某抓获,经审讯,刘某供认了杀人的过程,并主动交代了公安机关尚未发现的盗窃犯罪行为。73 本案

8、中,社区民警协助排查措施不恰当的是:(单选)A.动员社区群众提供线索 B.在居民小区张贴协查通报 C.梳理辖区内失踪人员 D.核查辖区内前科劣迹人员五、情景分析题(0题)28.根据以下情境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潘某,因爆炸事故毁容,尔后一直单身,性格孤僻。2018年7月,潘某以网名“艺详”通过互联网QQ聊天结识小丽(女,2004年11月出生,父母因车祸双亡,辍学在家),遂心生歹念,编造了“高中学生,现年17岁”的虚假身份,从网上下载他人照片伪装称自己近照,并在网聊期间引诱小丽自拍裸照发送给他。2018年7月5日,潘某网约小丽来自己家见面,诱使小丽与其发生了性关系,事后还给了小丽100元钱,同时

9、威胁小丽不得向外泄露,否则就在网上公开其裸照,小丽回家后情绪低落,其奶奶得真相后,第二天带其到派出所报案,并提供了潘某给小丽的人民币和小丽当天所穿内衣。作为派出所民警,下列做法正确的有:(多选)A.对小丽制作询问笔录 B.做好小丽的人身保护和案情保密工作 C.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 D.呈请县局刑侦大队立强奸案六、单选题(0题)29.全国已明确()河长32万多名,23个省份已在去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中央确定的今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任务有望提前实现。A.省市两级 B.省市三级 C.市县乡三级 D.省市县乡四级参考答案1.A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2.C根据刑事诉讼

10、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搜查需要遵循下列程序:(1)搜查必须由侦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并由侦查人员依法进行,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对公民人身和住宅进行搜查。(2)搜查必须由2名以上侦查人员持有县级以上侦查机关的主要负责人签发的搜查证进行。侦查人员在执行逮捕、拘留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也可以进行搜查。搜查结束后,搜查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检察长报告,及时补办有关手续。(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按照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的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物证、书证、视听材料。否则,侦查机关可以依法强制进行搜查和提取。搜查时,应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在场。

11、搜查出来与案件有关的物品,应当让见证人过目。(4)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侦查人员进行。(5)搜查应有明确的目标或划定搜查范围。(6)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侦查人员、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单位负责人,或者其他见证人签名或盖章。本题中C项“搜查前不必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的说法错误,只有在特殊情形下才可以不用搜查证,但搜查时也要出示证件。因此,本题应选C项。3.A人民武装警察法第25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协助人民武装警 察部队执行任务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优待和补偿。”故A项正确,当选。4.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间接故意的含义。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

12、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态度。从案情看,王某对自己的行为造成朱某死亡的结果很明显是放任的,即为了摆脱朱某,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朱某死亡的结果听之任之、属于间接故意。5.B政法机关是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习惯来讲,我国政法机关由党委政法委员会、国家审判机关(法院)、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及其领导的律师组织、公证机关以及国家安全机关组成,并非单纯的武装性质,B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6.BB项:所谓“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其中,(

13、1)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不包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希望、不积极追求,而是抱着听之任之的态度,即不管发生与否,都不违背其意志”。本题中,甲明知急刹车可能会导致手抓车门的乙因为惯性的作用而摔倒在地,造成重伤或死亡等严重后果,但其仍然抱着“听之任之”的心态将疾驶中的汽车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因头部着地而身亡的危害结果的出现。对此,应当认为甲对乙死亡在心理态度上具有放任的故意即间接故意。故B项正确。A项:所谓“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

14、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其中,(1)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但无论是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行为人对于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均为“积极追求”、“希望”此种结果的发生。本题中,甲对乙的死亡结果并持有“希望”或“积极追求”的态度。其仅仅为了摆脱乙的检查而放任其死亡结果的出现。因此,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并不是直接故意。所以,A表述错误。C项:“过于自信的过失”,又称“有认识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在“认识因素”上,

15、二者是相近的,但是,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意志因素”方面: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出现持一种“放任”态度,而过于自信的过失则根本即不希望结果的出现,即连“放任”的态度也没有。而本题中,甲对于乙的死亡,在意志上是存在放任心态的。因此,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不为过于自信的过失。故C项错误。D项:“疏忽大意的过失”,又称“无认识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疏忽大意的过失,在意志因素上,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相同,均对危害结果的出现既非希望亦非放任。但二者的区别在于,疏忽大意的过失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本题中,甲对于自己的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行为所可能导致危害结果的出现,不可能不存在认识。更何况,在意志因素上,甲对乙的死亡持有的是“放任”而非连放任都没有的“不希望”。因此,认为甲对乙死亡具有疏忽大意的过失也是不正确的。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7.D在我国各种政治力量中,只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安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