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痛中医针灸培训课件

上传人:重生1****23 文档编号:35240811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痛中医针灸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面痛中医针灸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面痛中医针灸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面痛中医针灸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面痛中医针灸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痛中医针灸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痛中医针灸培训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痛中医针灸面痛中医针灸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掌握面痛(原发性三掌握面痛(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概念、病因病机、叉神经痛)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辨证分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辨证分型、常用针灸治法、处方配穴和方义常用针灸治法、处方配穴和方义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面痛的概念、病因病面痛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辨证机、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辨证分型、常用针灸治疗。分型、常用针灸治疗。2面痛中医针灸教学内容:教学内容:n n一、一、一、一、概述(中医学、现代医学)概述(中医学、现代医学)概述(中医学、现代医学)概述(中医学、现代医学)n n二、二、二、二、病因病机(中医学、现

2、代医学)病因病机(中医学、现代医学)病因病机(中医学、现代医学)病因病机(中医学、现代医学)n n三、三、三、三、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辨病、辨证)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辨病、辨证)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辨病、辨证)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辨病、辨证)n n四四四四、治治治治疗疗疗疗方方方方法法法法(体体体体针针针针疗疗疗疗法法法法、其其其其他他他他针针针针灸灸灸灸中中中中医医医医疗疗疗疗法法法法、西医疗法)西医疗法)西医疗法)西医疗法)n n五、小结五、小结五、小结五、小结3面痛中医针灸一、概述一、概述n面痛是以眼、面颊部出现放射性、烧灼面痛是以眼、面颊部出现放射性、烧灼性抽掣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又

3、称性抽掣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又称“面风痛面风痛”、“面颊痛面颊痛”。多发于一侧,。多发于一侧,发病年龄以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多。岁为多。n本病相等于西医学的三叉神经痛,分为本病相等于西医学的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第2、3支同时支同时发病者最多。发病者最多。n三个特点:突发性、短暂性、发作性。三个特点:突发性、短暂性、发作性。常被描述为天下第一痛常被描述为天下第一痛4面痛中医针灸源流:源流:灵枢灵枢经脉经脉:“颌痛,颊痛,目颌痛,颊痛,目外眦痛外眦痛”素问素问缪刺缪刺:“唇齿寒痛唇齿寒痛”张氏医通张氏医通:“面痛,面痛,不能不能开口言语,手触之即痛开

4、口言语,手触之即痛”5面痛中医针灸二、面部的经脉循行二、面部的经脉循行n足阳明经脉:起于鼻,足阳明经脉:起于鼻,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循颊车,上耳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n手阳明经脉: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手阳明经脉: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n足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足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n手太阳经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手太阳经脉

5、: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柮,抵鼻,至目内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柮,抵鼻,至目内眦。n足太阳经筋:为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目上冈”n足阳明经筋为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目下冈”。相关经络:手足三阳相关经络:手足三阳6条阳经在头面部交接;足三阳经筋条阳经在头面部交接;足三阳经筋结合于面颧部;手三阳经筋会于侧头部。病变涉及结合于面颧部;手三阳经筋会于侧头部。病变涉及阳明、阳明、太阳经为主太阳经为主。6面痛中医针灸7面痛中医针灸三、三叉神经的分布三、三叉神经的分布n第一支:支配泪腺、眼球、上睑上睑、额部皮肤n第二支:支配鼻粘膜、下睑下睑、鼻外侧、上唇上唇、上颌牙

6、齿、牙龈n第三支:支配下颌牙齿、下唇下唇、牙龈、面颊外侧、舌、耳前、颏部、口裂以下面部皮肤。8面痛中医针灸9面痛中医针灸n从三叉神经的分布来看,眼支痛与足太阳经眼支痛与足太阳经密切相关,上颌痛与手足阳明经上颌痛与手足阳明经密切相关,下颌痛与手下颌痛与手太阳经、足阳明经太阳经、足阳明经密切相关。n眶上孔眶上孔-鱼腰、眶下孔鱼腰、眶下孔-四白、颏孔四白、颏孔-夹承浆夹承浆10面痛中医针灸四、病因病机四、病因病机 多与外邪侵袭、情志不调有关多与外邪侵袭、情志不调有关 风寒、风热、胃热、肝火、气滞血瘀风寒、风热、胃热、肝火、气滞血瘀 面部经络(阳明、太阳经脉)气血痹阻面部经络(阳明、太阳经脉)气血痹阻

7、 不通则痛不通则痛 面痛面痛11面痛中医针灸现代医学:现代医学:1.原发性: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原发性: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认为与三叉神经纤维受浸润、动脉粥样硬认为与三叉神经纤维受浸润、动脉粥样硬化、脱髓鞘改变或髓鞘增厚等使之产生异化、脱髓鞘改变或髓鞘增厚等使之产生异位冲动有关。位冲动有关。2.继发性:肿瘤(如听神经瘤、鼻咽继发性:肿瘤(如听神经瘤、鼻咽癌、三叉神经根肿瘤等)、血管畸形、动癌、三叉神经根肿瘤等)、血管畸形、动脉瘤、蛛网膜炎、三叉神经疱疹病毒感染、脉瘤、蛛网膜炎、三叉神经疱疹病毒感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12面痛中医针灸五、五、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辨病

8、、辨证)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辨病、辨证)主症特点主症特点(1)有阵发性、短暂性、反复发作的疼痛史。有阵发性、短暂性、反复发作的疼痛史。(发作突(发作突然,无先兆)然,无先兆)(2)疼痛剧烈,呈刀割样、针刺样、疼痛剧烈,呈刀割样、针刺样、电灼样、撕烈样跳电灼样、撕烈样跳痛。持续时间仅数秒至痛。持续时间仅数秒至12分钟分钟/次,发作和终止均迅速。次,发作和终止均迅速。(3)多发于一侧面部,少见双侧。)多发于一侧面部,少见双侧。(4)好发年龄:)好发年龄:4060岁,女性岁,女性 男性。男性。(5)诱因:情绪紧张、进食、洗脸、说话、刷牙、打呵欠、)诱因:情绪紧张、进食、洗脸、说话、刷牙、打呵欠、吹风

9、而诱发疼痛的发作等。吹风而诱发疼痛的发作等。(6)多有扳机点(触发点),常在上述诱因刺激下发作。)多有扳机点(触发点),常在上述诱因刺激下发作。(7)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而缓)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而缓解期长短不一,可为数天至数年不等。解期长短不一,可为数天至数年不等。13面痛中医针灸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要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要点 年龄与性别:年龄与性别:40-6040-60岁多见,女性与男性比例约为岁多见,女性与男性比例约为32322121。疼痛部位: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通常局限一侧,疼痛部位: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通常局限一侧,累及一支多见。

10、上颌支(累及一支多见。上颌支(95%95%)下颌支下颌支 眼支,也可几眼支,也可几支合并受累。支合并受累。疼痛性质:触电、刀割、撕裂、烧灼、针刺样,疼痛性质:触电、刀割、撕裂、烧灼、针刺样,突发突止,每次历时数十秒至数分钟,屡次发作性质突发突止,每次历时数十秒至数分钟,屡次发作性质相同,发作间期无症状,初期疼痛时间短,间歇期长,相同,发作间期无症状,初期疼痛时间短,间歇期长,以后间歇期逐渐缩短,程度加重。以后间歇期逐渐缩短,程度加重。(一)辨病(一)辨病14面痛中医针灸 诱因及板机点:进食、说话、咀嚼、洗脸、面部运诱因及板机点:进食、说话、咀嚼、洗脸、面部运动或触摸动或触摸“板机点板机点”引起

11、,多位于上下唇、咽部、鼻引起,多位于上下唇、咽部、鼻旁、口角、牙龈等处。旁、口角、牙龈等处。体征:发作时可伴有同侧面肌抽搐、面红、流泪、体征:发作时可伴有同侧面肌抽搐、面红、流泪、流涎。病久面部皮肤可变粗糙、增厚、眉毛脱落。三流涎。病久面部皮肤可变粗糙、增厚、眉毛脱落。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无感觉障碍,也无其他局限性神经叉神经分布区域内无感觉障碍,也无其他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系统体征。除外其他引起面痛的原因除外其他引起面痛的原因。15面痛中医针灸2、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年龄:偏小。年龄:偏小。病因:桥小脑角肿瘤、三叉神经节肿瘤、颅底病因:桥小脑角肿瘤、三叉神经节肿瘤、颅底

12、肿瘤等。肿瘤等。体征:体征:面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听力下面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听力下降等降等。辅助检查:辅助检查:颅底颅底X摄片、摄片、CT、MR、脑脊液检、脑脊液检查、鼻咽部活检等查、鼻咽部活检等。16面痛中医针灸3、与其他头面部疼痛鉴别、与其他头面部疼痛鉴别1.牙痛牙痛 三叉神经痛常常多次拨牙,疼痛不得缓解,三叉神经痛常常多次拨牙,疼痛不得缓解,牙科检查无病变。牙科检查无病变。牙痛无明显的阵发性发作及触发点,但与牙痛无明显的阵发性发作及触发点,但与冷热食物刺激关系较大。冷热食物刺激关系较大。2.舌咽神经痛舌咽神经痛 疼痛部位更多见于舌根、扁桃体窝和耳。疼痛部位更多见于舌根、扁桃

13、体窝和耳。17面痛中医针灸3.颞颌关节病颞颌关节病 疼痛位于耳前颞颌关节处并可由此放射,但颞颌疼痛位于耳前颞颌关节处并可由此放射,但颞颌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运动时有弹响声,关节囊有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运动时有弹响声,关节囊有压痛。压痛。X线有阳性发现。线有阳性发现。4.蝶腭神经痛蝶腭神经痛n一侧下面部疼痛,位于鼻部,眼及上颌部,可扩一侧下面部疼痛,位于鼻部,眼及上颌部,可扩散至同侧眼眶、耳及乳突。散至同侧眼眶、耳及乳突。n发作前无诱因,突然发作,持续时间长。发作前无诱因,突然发作,持续时间长。n发作期间常伴鼻塞,流涕,流泪等副交感症状。发作期间常伴鼻塞,流涕,流泪等副交感症状。n诊断性治疗:以诊断

14、性治疗:以1%可卡因涂布患侧中鼻甲后部可卡因涂布患侧中鼻甲后部粘膜疼痛减轻是诊断的重要依据。粘膜疼痛减轻是诊断的重要依据。18面痛中医针灸(二)辨证(二)辨证19面痛中医针灸1、根据病因辩证、根据病因辩证证证型型风风寒侵寒侵袭袭风热风热中中络络气滞血瘀气滞血瘀主主证证面痛遇寒加面痛遇寒加剧剧,得,得热则热则减,鼻塞流减,鼻塞流涕涕面痛有灼面痛有灼热热感,流涎,感,流涎,目赤流泪目赤流泪痛痛处处固定不固定不移,移,针针刺感刺感诱诱因因面部受寒面部受寒感冒感冒发热发热情志因素、情志因素、外外伤伤舌脉象舌脉象 舌淡舌淡红红,苔,苔薄白,脉浮薄白,脉浮舌舌红红,苔薄,苔薄黄,脉数黄,脉数 舌黯或有瘀舌

15、黯或有瘀斑,脉斑,脉细涩细涩20面痛中医针灸2、根据经络辨证、根据经络辨证 眼部痛:主属足太阳膀胱经。眼部痛:主属足太阳膀胱经。上颌部痛:主属手足阳明经。上颌部痛:主属手足阳明经。下颌部痛:下颌部痛:主属手太阳经、足阳明主属手太阳经、足阳明经。经。21面痛中医针灸六、治疗六、治疗(一)基本治疗(一)基本治疗-体针疗法体针疗法 1、治法:、治法:疏通经络,祛风止痛。疏通经络,祛风止痛。以手足阳明经、足太阳经穴为主。以手足阳明经、足太阳经穴为主。22面痛中医针灸 随证配穴:随证配穴:风寒证:风寒证:列缺列缺 风热证:风热证:曲池、尺泽曲池、尺泽 肝胃热盛:肝胃热盛:太冲、内庭太冲、内庭 气滞血瘀:

16、气滞血瘀:太冲、三阴交太冲、三阴交24面痛中医针灸 5、方义:、方义:近部取穴: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区域取穴,为主。近部取穴: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区域取穴,为主。合谷:远部取穴,为辅。合谷:远部取穴,为辅。“面口合谷收面口合谷收”,旨在疏,旨在疏通面部阳明经气以通面部阳明经气以“通则不痛通则不痛”。风池:疏风通络止痛。风池:疏风通络止痛。25面痛中医针灸4、操作:、操作:针刺时宜先取远端穴,局部穴位在急性针刺时宜先取远端穴,局部穴位在急性发作期宜轻刺久留针,远端穴用重刺激发作期宜轻刺久留针,远端穴用重刺激手法。手法。寒证可加用悬灸。寒证可加用悬灸。26面痛中医针灸攒竹头维阳白鱼腰四白巨髎迎香颧髎下关夹承浆颊车27面痛中医针灸(二)其它中医、针灸疗法(二)其它中医、针灸疗法28面痛中医针灸2、其他疗法、其他疗法1 1、耳针、耳针 选穴:神门、面颊、颌、额,根据辨证加相应选穴:神门、面颊、颌、额,根据辨证加相应穴位,每次取穴位,每次取3 3个穴位左右。毫针刺,强刺激个穴位左右。毫针刺,强刺激,留留针针3030分钟分钟,约隔约隔5 5分钟捻转分钟捻转1 1次。亦可埋针或压豆。次。亦可埋针或压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