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238412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黑河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黑龙江省黑河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黑龙江省黑河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黑龙江省黑河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黑龙江省黑河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黑河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黑河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黑河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30题)1. 下述四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哪种营养结构的生态系统最稳定 ( )2.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氧气3.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 ()。A.寄生 B.互利共生 C.拟寄生 D.偏利共生4.当两个生物利用的同一资源或共同占有的其他环境变化时,就会出现()。A.生态位重叠 B.生态位分离 C.生态位压缩 D.生态位移动5.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A.内禀增长率 B.瞬时增长率 C.世代增长率 D.周限增长率6. 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

2、段具有的特征之一是( )A.环境变化剧烈 B.结构趋于简单 C.种群数量变化大 D.系统趋于稳定7.驯化能改变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即可改变其()。A.生态幅 B.生态对策 C.种间关系 D.内分布型8. 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A.山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谷风影响 D.海洋风影响9. 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后出现的次生裸地,与原生裸地( )。A.差异极大 B.有些差异 C.差异不大 D.没有差异10. 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又称能量守恒定律 B.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无损失 C.又称能量衰变定律 D.光合作用不适用于热力学第一定律11. 有毒物质沿

3、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浓度不断升高,越是上面的营养级,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越高,这种现象叫做( )。A.食物链的浓缩作用 B.食物链的缩短作用 C.食物链的放大作用 D.食物链的传递作用12. 艾维因肉鸡,生长速度快,体形大是一种优良品种肉鸡,它的形成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工根据人类需要定向选择的结果C.人工根据肉鸡生长需要定向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和人:选择的共同结果13. 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由于南坡光照较强土温和气温较高,因此在南坡上适宜栽种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耐荫植物 D.湿生植物 ( )14.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

4、最大()。A.大型哺乳动物 B.小型哺乳动物 C.土壤动物 D.木本植物15.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又称能量守恒定律 B.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时无损失 C.又称能量衰变定律 D.光合作用不适用于热力学第一定律16.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 (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下降型17.在人类大规模砍伐之前,世界森林面积约为( )A.40亿公顷B.50亿公顷C.60亿公顷D.70亿公顷18.按照饶基耶尔对植物生活型的分类,高大乔木属于( )。A.高位芽植物 B.地上芽植物 C.地面芽植物 D.地下芽植物19. 蚯蚓喜欢生活的土壤

5、是 ( )A.碱性土壤 B.中性土壤 C.酸性土壤 D.弱酸性土壤20. 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为群落中的常见种,包括了除优势种以外的一种规模很大的植物,这样的种属于( )。A.伴生种 B.优势种 C.习生种 D.劣生种21. 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 )。A.生物种类 B.地球自转 C.纬度或经度的递变 D.气候条件22.兔子是食草动物,因而处于食物链的( )。A.第一营养级 B.第二营养级 C.第三营养级 D.第四营养级23.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A.生物个体 B.生物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24. 群落外貌主要取决于( )A.优势种植物 B.建群种植物 C

6、.伴生植物 D.亚优势种植物25. 温带草原在半干旱区的群落类型是 ( )A.草甸草原 B.典型草原 C.荒漠草原 D.高山草甸26. 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A.冬小麦 B.水稻 C.菠菜 D.大麦27.下列土壤分类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燥红土 B.黑钙土 C.灰化土 D.红色石灰土28. 水生群落主要取决于( )。A.水的深度和水流的速度 B.阳光进入水的深度 C.水中氧气的含量 D.水生植物的数量29.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30.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引起的生态问题的是( )。A.海平面上升 B.气候变暖 C.气候带北

7、移 D.平均温度降低二、填空题(25题)31.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不同,将植物生态型分为_、_和_三种类型。32. 耐性定律是由美国生态学家_于1913年提出的。33.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_。34. 群落外貌主要是研究生物群落的_和结构。35.反馈控制是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之一,但只有_反馈才能控制种群密度过度增长。36.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实验研究和模拟。37.按干扰的来源,可分为_和_两种。38.按人类的需求,由人类设计制造建立起来,并受人类活动强烈干预的生态系统为_。39. 典型草原是内陆_气候条件下的产物。40. 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都分为_两个基本层次。41. 种群中雄性和雌

8、性个体数目的比例称为_。42.一般用_来衡量整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高低。43. 磷的循环类型是_。44.通常可将山坡划分为_上坡、_、_和山麓等五部分。45.反馈可分为_和_。46.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要实行利用与保护兼顾的策略,用而有度,主要是坚持收获量小于_的原则。47.当资源不足的时候,物种之间为利用资源而产生的竞争称为_。48. 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_。49.根据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可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_植物两大类。50.我国东北草甸形成的_是最好的土壤。51. 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约降低_。52.白唇鹿在低密度条件下生活时,雌鹿怀孕率为93%;在高密度条件下,雌鹿怀孕率

9、为78%。这是生态系统中_作用的反映。53.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_环境。54.能量流以_作为主线,将绿色植物与消费者之间进行能量代谢的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55.昼夜节律是由于地球的_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三、判断题(10题)56. 限制生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极端温度(最高、最低温)。 A.正确 B.错误57.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 )58. 热带草原中典型的食草动物是长颈鹿、斑马等。( )A.正确 B.错误59.()60.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是可变的。()61.群落演替系列达到最后稳定

10、阶段形成的稳定群落即为顶极群落。( )62.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A.正确 B.错误63. 红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 )A.正确 B.错误64. 植被垂直分布是植物水平分布的“缩影”,因而两者之间在外貌上是相似的,结构也是相同的。( )A.正确 B.错误65.在资源有限的稳定环境中,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两个物种不能长期共存,该规律被称为竞争排斥原理。()四、简答题(5题)66. 简述生态位的含义。67. 从不同的角度,环境可分为哪几类?68.简述生物群落发生的进程。69.简述环境资源稀缺论的主要特点。70.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包含的三个层次。参考答案1

11、.B2.C3.B双方在共生中都能得到益处,并且完全相互依赖,不能分开。4.A5.A6.D7.A8.B9.A10.C11.A12.B13.B14.D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中,木本植物的生产力最高,生物量最大。15.C16.B增长型种群:锥体成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窄,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少,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17.C18.A19.B20.A21.D22.B23.D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4.B25.B26.B27.D28.A29.D30.D31.气候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土壤生态型32.谢尔福德谢尔

12、福德33.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34.形态形态35.负负36.野外调查野外调查37.自然干扰;人为干扰38.人工生态系统39.半干旱半干旱40.自养层和异养层自养层和异养层41.性比性比42.初级生产力43.沉积型沉积型44.山脊;中坡;下坡45.正反馈;负反馈46.净生产量47.资源利用性竞争48.团粒结构团粒结构49.陆生陆生50.草甸黑土51.0.652.负反馈53.改造改造54.食物链55.温室效应56.A57.Y58.A59.N60.Y61.Y62.A63.B64.B65.Y66.某物种的生态位是指该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生态位的概念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的空间还包括

13、它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在环境梯度变化中的位置因此生态位的含义又可分为: (1)空间生态位:指一种生物所占的物理空间; (2)营养生态位:指在群落中的功能; (3)多维生态位:指在环境梯度中的位置。某物种的生态位是指该物种在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生态位的概念不仅包括生物占有的空间,还包括它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在环境梯度变化中的位置,因此生态位的含义又可分为: (1)空间生态位:指一种生物所占的物理空间; (2)营养生态位:指在群落中的功能; (3)多维生态位:指在环境梯度中的位置。67.从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性质、环境的范围等不同的角度可将环境进行分类。 按环境的主体可将环境分为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 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从环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