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

上传人:逸向 文档编号:35234504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标准的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标准的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标准的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标准的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标准的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标准的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标准的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雷鸣电闪波尔卡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科书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 2012版内容来源:七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 缤纷舞曲主 题:雷鸣电闪波尔卡课 时:1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学习任务一:欣赏与初步了解中欧舞曲内容要求:欣赏舞蹈片段与音乐,了解19世纪的中欧舞蹈形式。学业要求:具有三拍子、二拍子的听觉敏锐性,能跟唱简短的主题音乐,养成记音乐知识笔记的习惯。学习任务二:识记音乐家及其主要作品内容要求:施特劳斯家族主要成员和其主要作品。学业要求:1.能记起小学阶段学过的拉德茨基进行曲旋律和作者,对世界名曲有一定的积累。2.对力度、速度记号熟悉,知道它们的

2、名称和用途。3跟随音乐能看出曲谱的进行位置,能视唱或凭记忆哼唱简单旋律。学习任务三:分析曲式结构学业要求:能对主题音乐的乐句变化有感知力,能明显感知乐段的过渡,哼唱刚听过的小段(几个小节)音乐。2.教材分析雷鸣电闪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代表作之一,1868年春为维也纳狂欢节而作,复三部曲式【引子+A(a+b)+B(c+d+c)+A(a+b)+尾声】,较快的2/4拍,节奏跳跃、活泼。民间舞蹈“波尔卡”源自东波西米亚(捷克),后疯狂流行于中西欧(巴黎、维也纳等)上流社会和舞蹈学院,其舞步较碎,以半步为基础,两脚交替很快。源自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舞蹈“兰德勒”,其3/4拍舞种逐渐演绎

3、出圆舞曲(也叫华尔兹),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也是小约翰的代表作,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海顿、莫扎特、舒伯特、车尔尼、施特劳斯家族都是奥地利作曲家,乐圣贝多芬(德)从22岁起一直生活在维也纳。3.学情分析六、七年级学生处于第三学段,大多数学生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多种音乐表现活动,其音乐欣赏和评述能力大大增强,也乐于展现个性化理解,具有了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有简单视唱乐谱能力(经调查,约40%的学生有学乐器经历),这一学段应已初步具备其他文化与音乐综合联系的能力。学习目标1.欣赏经典的中欧地区舞蹈,感受舞曲音乐节奏,对舞曲和19世纪中欧的舞蹈产生较浓

4、厚兴趣。2.在聆听、探究等音乐活动中,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能感受音乐主题的变换,能哼唱主题。3.识记小约翰施特劳斯简介内容,知道施特劳斯家族。评价任务:任务一:全体学生能跟唱尾声音乐【课件展示简谱】。评价标准:情绪饱满,唱准音高、节奏。任务二:通过欣赏、分析,总结评述曲式结构;再次聆听时,经提示能判断出主题的变换。评价标准:【引子+A(a+b)+B(c+d+c)+A(a+b)+尾声】,听音乐时用手势 1+2 1+2+1 1+2 表示。教具准备: 课件、音乐课本、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任务一:迁移导入课题;识记中欧舞蹈和施特劳斯家族环节1:展示电影音乐之声舞蹈片段后

5、,指出它是源自德国南部巴伐利亚的民间舞蹈“兰德勒”,其中的3/4拍后来演绎成华丽典雅“华尔兹”(圆舞曲)。“波尔卡”是源自19世纪30年代东波西米亚(捷克)的民间舞,舞步较碎,已半步为基础,两脚飞快交替,多为二拍子。 展示中欧行政图和地形图。环节2:回忆小学阶段曾欣赏过的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讲解施特劳斯家族(老约翰1804、小约翰1825、约瑟夫1827、爱德华1835),知道他们对圆舞曲、进行曲、波尔卡舞曲的贡献,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影响力。1. 欣赏舞蹈,感受音乐节奏节拍,可随音乐击拍或律动。2. 了解波尔卡和华尔兹的起源和大致节拍类型。3.回顾相关音乐常识与文化,了解施特劳斯家族

6、音乐贡献,进入课题。从已有知识经验入手,聚焦舞蹈,感知这些音乐类型,知道这些舞种,特别是“波尔卡”跳跃活泼。了解文化传播的地域性。了解施特劳斯家族成员,识记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介绍知识。任务二:聆听基于感知的学习,体验音乐律动环节3:(1)首次播放雷鸣电闪波尔卡,引导学生感受节拍特点。提问:乐曲的节拍是什么?(2)呈示雷鸣电闪波尔卡曲式结构,分段欣赏。环节4:分段聆听雷鸣电闪波尔卡,再次感受2/4拍,体验B段c主题中的定音鼓声和大钹抨击,为后续学习环节做铺垫。环节5:播放娱乐性较强的视频版雷鸣电闪波尔卡。4.聆听乐器,划节拍或律动。5.可以轻捶桌面、击掌参与模仿。鼓:雷声;镲:闪电。6.边看边参与

7、指挥音乐。通过初听对乐曲音乐风格有基本认识;分段欣赏和体验加深理解。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行动。任务三:唱曲谱,分析曲式,基于表现的学习任务驱动环节6:展示乐谱的尾声部分环节7:播放音频完整版雷鸣电闪波尔卡。7.试唱尾声的简谱乐句。8.用及时伸手指方式,表示出音乐主题的变换。让学生养成读谱习惯。培养学生划分音乐段落的能力。任务四:基于创造的学习任务驱动环节8:播放B段,学生展示其理解力。9请学生分组推荐1人,用评述、舞蹈、绘画等方式展现听到的音乐增强学生艺术表现力,表现的迁移。任务五:拓展与延伸,基于运用与文化理解的学习任务驱动环节9:蓝色多瑙河是奥地利人民公认的第二国歌,播放该

8、圆舞曲片段。约翰施特劳斯的另一重要作品。碧蓝的天空还有蔚蓝的大海,它总让人心旷神怡,“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现实中的多瑙河虽然不是那醉人的蓝色,但音乐家心中就是神圣的蓝色多瑙河。10聆听、欣赏、表现1935年观测:棕6、土黄55、浑绿38、浅绿49、草绿47、铜绿24、宝石绿109、深绿37共365天。此环节是对学生迁移、运用能力的检测,同时引发学生课下欣赏的愿望。培养探究、钻研精神。课堂小结世界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音乐的产生和发展,与舞蹈、美术、政史地、文学都密切相关,他们彼此影响、相互成就,为人类追求美、追求灵魂滋养不断提供精神食粮,希望我们大家不虚度时光,将来也能为人类进步贡献力量。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思考学科之间的联系,古今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大单元、跨学科学习的必要性,提升核心素养的深度要求。板书设计:雷鸣电闪波尔卡(奥)约翰施特劳斯曲式结构:引子+ 呈示部A+ 展开部B+ 再现部A+ 尾声 (a+b) (c+d+c) (a+b)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