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和院内感染学习

上传人:重生1****23 文档编号:35218269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和院内感染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传染病和院内感染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传染病和院内感染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传染病和院内感染学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传染病和院内感染学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和院内感染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和院内感染学习(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22传染病及院内感染培训传染病及院内感染培训东城社区卫生效劳中心郅政第一页,共三十六页。传染病管理制度报告病种报告病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共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共3939种。种。1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 2乙类传染病:甲型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

2、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吸虫病、疟疾。3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

3、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4 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锋利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尿道炎、锋利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5 5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

4、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第二页,共三十六页。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包括常规疫情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特殊疫情报告爆发疫情、重大疫情、灾区疫情、新发现的传染病、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传染病菌中、毒种丧失的报告。1甲、乙、丙类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报传染病告卡?的要求填报。报告卡统一用A4纸印制,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工程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对鼠疫、霍乱、肺炭疽、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按照规定报告病原携带者。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病毒性肝炎分为

5、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五类;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肺结核分为涂阳、仅培阳、菌阴和未痰检四类。未进行发病报告的死亡病例,在填写报告卡时,应同时填写发病日期如发病日期不明,可填接诊日期和死亡日期。第三页,共三十六页。LOREM IPSUM DOLOR2传染病专项监测、专项调查信息的报告对于开展专项报告的传染病性病、结核、艾滋病及HIV感染者,除专病报告机构外,其余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诊断病例同时进行网络直报。3医务人员发现原因不明传染病或可疑的新发传染病后,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立即联系电话 报告上级疾病预

6、防控制机构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做好认真记录与调查核实。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接到任何单位和个人报告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后,要认真做好疫情记录,登记报告人、报告联系电话 、报告事件、疫情发生时间、地点、发病人数、发病原因等。并立即联系电话 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进行调查核实。5传染病菌中、毒种丧失的报告传染病菌中、毒种丧失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之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后要在1小时内报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第四页,共三十六页。报告程序与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实行首诊医生

7、负责制,医院内诊断的传染病病例的报告卡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由医院预防保健科的专业人员负责进行网络直报。1乡镇卫生院与城镇社区卫生效劳站负责收集和报告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信息。有条件的实行网络直报,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应按照规定时限以最快方式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本行政区域内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实行网络直报。要建立预防保健科,要有专人负责网络直报工作。3交通、民航、厂场矿所属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非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报告方式、报告程序进行报告。4部队、武警等部门的医疗卫生机构接诊地方居民传染病病人时,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向属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第

8、五页,共三十六页。传染病报告时限1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其他爆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疫情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联系电话 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进行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第六页,共三十六页。LOREM IPSUM DOLOR2尚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

9、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其它爆发传染病、新发或不明原因传染病疫情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城镇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对于传染病报告卡未及时报告、传染病漏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现场监测时发现漏报的应该及时或随时补报,按初次报告进行报告和录入。第七页,共三十六页。社区常见传染病的防护第八页,共三十六页。第九页,共三十六页。第十页,共三十六页。第十一页,共三十六页。第十二页,共三十六页。第十三页,共三十六页。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第十五页

10、,共三十六页。第十六页,共三十六页。第十七页,共三十六页。第十八页,共三十六页。第十九页,共三十六页。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六页。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六页。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六页。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六页。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六页。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六页。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病症的感染。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开展和医疗措施上侵袭性诊疗手段、激素、化学方法、放射治疗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国内外院内感染发生率均呈明显上升。发生院内感染不但会给患者增添额外的痛苦,而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护理工作负担,常使患者所患疾病达

11、不到预期的疗效,甚至造成死亡。因此,预防院内感染尤为重要,其发生率已列为我国医院分级操作的指标之一。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六页。1 加强医院管理 医院环境内大量细菌和易感人群并存的特点决定了医院场所的特殊性。为了减少医院内的各种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1.1 完善接诊、分诊制度 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开设不同的门诊,以预防病人在确诊前与一般门诊混和就诊所引起的交叉感染。1.2 完善病种管理 根据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开设隔离病房、危急病房、温馨病房等,以满足不同病种患者的收治,减少交叉感染。1.3 完善区域化管理 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的管理,护理人员不仅要严格律已,还要管好患者及其家属。1

12、.4 严格执行陪床探视制度 控制探视人员,减少陪床人员,切断外源性细菌污染的途径,降低感染率。1.5 妥善处理废用垃圾 医用垃圾、生活垃圾、锐器分类妥善处理,由专职人员收集后并进行处理。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六页。2 严格执行消毒 2.1 加强病房空气环境的管理 空气中细菌含量与多种感染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从多个环节减少高危区域的空气微生物的含量。定时开窗,病房湿式清扫,每日完成床单更换,集中查房后用0.584消毒液超声雾化进行空气消毒。对高危重点科室、高危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探视。2.2 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 消毒灭菌不严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目前灭菌方法很多,但仍认为高温、高压效果较好。2

13、.3 手的消毒 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因为被污染的手是医院感染最主要的媒介。认真洗手与手的消毒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垫一巾一带,在治疗室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联系手机 防止或减少再次污染。2.4 终末消毒 患者出院及病故后,对床单位进行严格的擦拭并消毒,以到达彻底终末消毒的目的。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六页。3 减少侵袭性操作 尽量减少各种侵袭性操作,假设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切实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有报道,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在必须导尿时,应选择毒性小、感染率低的

14、硅胶气囊导尿管,严格无菌操作,每日2次尿道口消毒,每日更换引流袋,无菌尿管每周更换一次,留尿管前后和拔尿管前后都应对患者做尿的细菌培养,如发生菌尿症立即停止导尿,并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第三十页,共三十六页。4减少开放式治疗 开放性的操作是造成感染的又一诱因。在泌尿系统疾病中,持续膀胱冲洗是不可防止的。采用3 000ml大袋生理盐水冲洗,因重力缘故不需要排气管及连通管,换袋工作由护士进行,仔细检查每袋生理盐水,防止有混浊及杂质的液体冲入膀胱。连接5 000ml一次性引流袋,常用密闭式,管颈粗,不易堵塞且可减少院内感染发生,妥善固定后冲洗液不易逆流,更有效地防止院内感染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六页。5

15、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药物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执行医嘱时护士必须掌握合理用药常识,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决定给药时间,自觉按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疗效,及时向医生提供停药和换药的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同时,注意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进,不宜置于同一溶液中静注或静滴,有些抗生素配伍后,虽然药液外观无明显变化,但由于药液相互作用,可出现药理上或化学结构上的改变,失去活性,丧失或降低抗菌作用。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六页。6 缩短住院时间 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支持疗法,在提高医疗质量前提下,缩短住院时间。对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其慢性疾病病情稳定后,应嘱其尽快出

16、院继续治疗并定期门诊随访。第三十三页,共三十六页。LOREM IPSUM DOLOR总之,做好预防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工作,全体医护人员是关键。只要严格遵循以上规那么,院内感染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另外,应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组织。从这几年的各项监测指标可以看出,以上预防措施大大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第三十四页,共三十六页。LOREM IPSUM DOLOR谢谢大家,祝大家工作愉快!谢谢大家,祝大家工作愉快!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六页。内容总结2022。为了减少医院内的各种感染,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认真洗手与手的消毒是对患者和医务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开放性的操作是造成感染的又一诱因。从这几年的各项监测指标可以看出,以上预防措施大大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第三十六页,共三十六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医疗/健康/保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