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下25 黄帝的传说 优质教案(2课时)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5216515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1.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二下25 黄帝的传说 优质教案(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二下25 黄帝的传说 优质教案(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二下25 黄帝的传说 优质教案(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二下25 黄帝的传说 优质教案(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语文二下25 黄帝的传说 优质教案(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二下25 黄帝的传说 优质教案(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二下25 黄帝的传说 优质教案(2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5 黄帝的传说【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感受中国特有的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借助课后提示,讲一讲造车和造船的故事。思维能力:感受黄帝的品质,能就自己觉得黄帝聪慧、善良、细心的内容和同学交流。审美创造: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黄帝的品质,感受黄帝的发明和创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善。【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既要引领学生体会黄帝的形象,又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要素即学习默读,不指读。能根据提示:黄帝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有条理地讲述故事,感受我国古代人民聪慧的创造力,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关注生字:本课要书写的8个字中,“

2、传、理、段”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高低关系。“段”左右基本等宽,其他字是左窄右宽。注意“段”字右边“殳”字上面部分不能写成“几”。“帝、忽”是上下结构,要注意各部分的占位关系,各部分要观察清楚。注意“帝”字上面部分不能写成“立”。“忽”字上面部分“勿”字上面部分不能写成“匆”。“启、通”是半包围结构,要注意左上包围的“启”撇要舒展,左下包围的“通”捺要舒展。“由”是独体字。关注词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通过近义词理解“忽然、便利”,借助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首领、启发、发展”。【教学目标】1.认识“帝、创”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会写“帝、传”等8个字,会

3、写“传说、首领”等12个词语。2.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3.能借助课后提示,讲一讲造车和造船的故事。【教学重点、难点】感受黄帝的品质,能借助课后提示,讲一讲造车和造船的故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帝、创”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会写“帝、传”等4个字,会写“传说、首领”等词语。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3.能借助课后提示,讲一讲造车故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件3、4)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呢?预设:盘古开天辟地炎帝种庄稼尧帝凿井。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黄帝的传说

4、。教师板书课题:黄帝的传说,学生齐读课题。3.人物介绍(出示课件5):黄帝,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和创始人。黄帝本姓公孙,因为出生于轩辕之丘,因此号称轩辕氏。(设计意图:一组神话故事的图片唤醒学生对神话的认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学习兴趣。介绍黄帝让学生对人物进一步了解,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出示课件6)(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课后的生字。(2)学生自由读课文。2.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7)出示词语:帝 创 推 尊 启 召 按 设 材 改 替 待 由 段 供开火车拼读生字,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出示带拼音

5、的生字)教师强调读音:“创、召、设”是翘舌音;“尊、材”是平舌音。“创、供”是后鼻音。“待”是多音字,这里读“di”。生字宝宝们可调皮啦,现在脱掉了拼音小帽,变了样儿,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出示课件8、9)男女赛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辨析多音字“待”的读音。表示暂时停留时读“di”,如“待会儿”;表示等候、对待、招待时读“di”,如“等待、看待”。带入句子再齐读。(出示课件10)(2)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出示课件11)加一加:仓+刂=创 户+口=启 刀+口=召 扌+安=按 木+才=材 亻+共=共换一换:没-氵+讠=设 堆- +扌=推3.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12)

6、默读课文,说一说:黄帝带领人们发明了哪些东西?教师板书:造车 造船(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后,将本课的生字按课文顺序进行集中认读,并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会认字才能通读课文,为接下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打下基础。同时,学生默读课文时,通过问题引导,初步了解课文结构、内容。)三、聚焦“造车”自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黄帝为什么要造车?是受到了什么的启发?(出示课件13)1.黄帝为什么要造车?(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2)(出示课件14)交流语句:那时候,人们出远门都得靠步行,运东西也只能依靠人力,既不方便,又很辛苦。后来,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

7、发明了双轮车,又驯服了牛和马,用它们来代替人拉车,出远门、搬运东西方便多了。指名读、齐读。引导通过那时候的人们和现在人们出远门、搬运东对比,感受那时候人们的艰辛。指导朗读:重读“步行、人力”“既又”,读出老百姓出远门和运东西时的艰辛。(男女比赛读、个人展示读)2.黄帝造车是受到了什么的启发?(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2)(出示课件15)交流语句:有一年夏天,黄帝正在干活,忽然 一阵大风刮来,把他头上的草帽吹掉了。草帽是圆的,掉到地上后向前滚出了很远。这件事给了黄帝启发,他想,如果做个架子,再装上像草帽一样能滚动的东西,就可以用来搬运物品了。指名读、生评价。引导思考:“这件事给了黄帝

8、启发”中“这件事”具体指什么呢?同桌讨论交流,用“ ”画出相关句子。句式训练:仿照文中的句子,用“如果就”造句。(出示课件16)3.再读课文第2-4自然段,了解黄帝造车的故事。(出示课件17)(1)借助下面的提示,讲一讲黄帝造车的故事。(课后第二题)(出示课件18)(2)同桌两人合作讲故事,一人问一人答,在用完整的话有条理讲述黄帝造车的故事。(3)学生展示,学生评价。(4)出示范例,齐读。(出示课件19)(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受那时候人们的艰辛,明白黄帝为什么要造车的原因。借助问题支架,有条理讲述黄帝造车的故事。)四、指导书写1.(出示课件20)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帝、传、忽、启”。2.引导学生

9、观察,说说书写要点。3.教师范写,指导关键笔画:(出示课件21-23)帝:最后一笔竖画向下伸展传:第四笔横比第三笔略长;最后一笔点不要忘写。启:第四笔撇画伸展;“口”不要写太大。4.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同桌评议,修改不足。(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生字,提炼书写要点,引导学生注重整体结构和关键笔画,提升了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4、25)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由、理、段、通”这4个字。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3.能借助课后提示,讲一讲造船故事。【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1.“摘星星”识字游戏。(出示课件26)2.通过提

10、问黄帝“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回顾黄帝造车的故事。3.指名说,生评价。4.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和黄帝造车的故事,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了解黄帝造船的故事。(出示课件27)(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复习生字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好故事是要讲出来的,有了问题辅助讲故事的铺垫,再完整地讲故事就水到渠成,落实了语言实践;学生评价,是锻炼学生倾听的能力,也是对学生的适时鼓励与不足指导。)二、聚焦“造船”教师提出问题:自读课文第5-8自然段,思考:黄帝造船是受到了什么的启发?(出示课件28)1.黄帝造船受到的启发。(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2)(出示课件29)交流语句:一

11、个秋天的傍晚,黄帝干完了活,同大伙坐在河边休息。他看到水面上漂着许多树叶,其中有一个叶片上有一只蚂蚁,虽然河水很深,蚂蚁却安安稳稳地在上面爬着。黄帝指着那片树叶,高兴地对大家说:“你们看,蚂蚁待在树叶上,就能在河里浮着不沉下去。如果造一个像树叶一样浮在水面的东西”指名读、生评价。指名交流:黄帝看到了什么?由此受到了什么启发?同桌讨论交流,用“ ”画出相关句子。(出示课件30)词语积累(AABB式词语):安稳安安稳稳 高兴高高兴兴 开心开开心心2.再读课文第5-7自然段,了解黄帝造船的故事。(出示课件31)(1)借助下面的提示,讲一讲黄帝造船的故事。(课后第二题)(出示课件32)(2)同桌两人合

12、作讲故事,一人问一人答,在用完整的话有条理讲述黄帝造船的故事。(3)学生展示,学生评价。(4)出示范例,齐读。(出示课件33)(设计意图:通过读、说、想、讲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黄帝造船的故事。)三、感悟形象,想象说话1.感受人物形象。了解了黄帝造车和造船的故事,你觉得黄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预设:聪明、善良、细心。 2.黄帝造车和造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善,想一想:当时人们会对黄帝说些什么?此时的你,又想对黄帝说些什么呢?3.教师总结:黄帝造车和造船推动水陆交通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教师板书:水陆交通发展 改善人们生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感受黄帝的品质,并培养学生言之有理、言之

13、有据的想象力和表达力。)四、指导书写1.(出示课件34)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由、理、段、通”,齐读,巩固字音。2.引导学生观察四个字的结构。3.指导书写:“由、段”。(出示课件35、36)由:第四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别向下伸出。段: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最后一笔捺画舒展。4.教师范写。5.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6.展示评议,指出不足。(设计意图:我们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通过学做小老师、参与写后评议等多种手段,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识字中去。)四、课文小结,拓展延伸1.课文小结(出示课件38)本文讲述了黄帝造车和造船的故事。车和船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善。2.拓展延伸(出

14、示课件39)黄帝生活在五千多年前,据说他一生下来就异常聪慧。黄帝发明和创造了很多东西,如衣冠、宫室、蚕桑、文字、音乐、历法,还发明了著名的指南车。五、课堂演练,巩固重点(出示课件4042)【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黄帝的传说是一篇神话故事,写了黄帝造车和造船的故事,按照黄帝“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叙述故事,脉络清晰,语言通俗易懂。从故事中也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聪慧的创造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产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和愿望。1.多形式读,读好故事。教学时通过默读黄帝造车部分的内容,达到练习、巩固默读之目的。通过朗读课文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感受人们的艰辛,了解造车原因。指名读、齐读、男女赛读、展示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读好故事,为后面的讲故事做好铺垫。2.搭建支架,讲好故事。为了完成“根据课后问题提示讲一讲黄帝造车和造船的故事”的教学目标,我分层设计,层层推进:1.引导学生找到黄帝“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为讲好故事搭建支架;2.根据问题辅助展开练习,引导学生口语借助文中词语讲故事,为讲好故事找到支点。这样的分层推进,化整为零,化难为易,使学生感知了故事大意,又能借助问题深入到故事内容,“完整地讲故事”的目标达成水到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