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革新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一、填空题(合共40题)1、线平衡改善的判断标准:一般来说,平衡损失率在 5%~15% 以内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就要进行改善2、改善线平衡的六大方法有: 分担转移 、 作业改善 、 增加人员 、 拆解去除 、 重新分配 、 改善合并 3、三定管理包括: 定置管理 、 定位管理 、 定量管理 4、目视管理包括: 颜色管理 、 透明管理 、 标识管理 、 识别板 、 限度样本 、 管理看板 5、准时制生产JIT(Just In Time)的核心是: 零库存 和 快速应对市场变化 6、标准化作业管理的四大构成是: 改善及优化 、 变化点管理 、 标准化作业 、 作业标准化 7、工厂常见的八大浪费有: 等待浪费 、 搬运浪费 、 不良浪费 、 动作浪费 、 加工浪费 、 加工浪费 、 库存浪费 、 制造过多(或过早)的浪费 、 缺货损失 8、精益革新成功的关键是 信+坚持 9、精益两大支柱是 准时化 、 自动化 10、实现准时化的手段有 拉动式生产Pull 、 单件流one piece flow 、 节拍时间Taket time 11、实现自动化的手段有 自动防错(愚巧化,防呆法)Pokayoke 、 自动化(机械化)Jidoka 。
12、PMC是生产系统的 “大脑” 13、 督导人员训练TWI(Training Within Industry) ,是实施精益生产,丰田生产方式,全面生产保全TPM,5S等各项工具和系统的基础14、精益生产追求的7个“零”极限目标是 零切换浪费 、 零库存 、 零浪费 、 零不良 、零故障 、 零停滞 、 零事故 15、生产要素的5MQS分别指: 人 、 机器 、 物料 、 作业方法 、 管理 、 品质 、 安全 16、ECSR原则是指Eliminate 取消 、Combine 合并 、Rearrange 重排 、Simplify 简化 17、精益生产三大重点: Q(quality)品质好 、 C(cost)成本低 、 D(delivery)交期准 18、精益生产的五项原则是:定义价值、 价值流 、 流动 、 拉式 和尽善尽美19、PDCA是指 计划 、 做(实施) 、 检查 、 处理/再改善 20、6S包括整理、 整顿 、 清扫 、 清洁 、 素养 和安全21、三现是指: 现场 、 现物 、 现实 22、CIP(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cess)的中文含义是: 持续改进过程 。
23、制造周期是指 从接受客户订单直至受到货款的全过程 24、 缺乏 培训是最大浪费, 无效 培训更是浪费!25、管理工作“七大浪费”是指: 工作无序且协调不力 、 无效会议 、 事前策划和控制缺失 、 员工流失 、 过度专业化 、 执行力“黑洞”、 闲置 26、LP(Lean Production)是指 精益生产 27、SO(Standard Operation)是指 标准化作业 ;OS(Operation Standard)是指 作业标准化 28、5M1E的中文含义是: 测量Measure 、 人Man 、 机Machine 、 料Material 、法Methoed 、 环Environment 29、标准化的目的是 减少变化 与 维持稳定 ,并在此基础上进步与提高30、前置时间LT(Lead Time)是指: 从定单发出到收到货物的整个时间 31、瓶颈改善包括: 提高设备效率 、 改进工具夹具 、 提高作业技能 、 作业拆解分割 、增加作业人员 、 调整作业人员 32、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 质量计划的制订 和 组织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33、生产现场的成本主要有 人员成本 、 设备成本 、 材料成本 、 方法成本 、 环境成本 、 能源成本 、 信息成本 、 协调成本 34、物料管理的四个目的是: 满足生产需要 、 做好物料防护 、 防止物料误用错用 、降低成本 35、生产均衡化主要通过 专用设备通用化 和 制定标准作业 来实现 36、OPF(One Piece Flow)的中文是 单件流 ,它实际上就是一种为了实现 适时适量生产 ,致力于 生产同步化 的 最小批量生产 方式37、单件流OPF(One Piece Flow)是以 订单 为需求,以 需求 为拉动,以 工艺流程 为导向,以 最小化批次 为目标,达到 连续生产 并实现 零库存 38、创造无间断流程的目的是: 消除作业流程的浪费 39、生产确认包括: 产品型号 、 材料正确性 、 当班数量 、 人员作业 、 设备及工艺条件 、 品质首检 还有 切换准备 40、早会的目的是: 信息传递 、 工作气氛营造 、 工作安排 、 员工指导和教育 二、单项选择题(合共35题)1、精益生产的意义是 B A、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B、缩短周期时间创造企业增长C、零库存 D、提高准时交货率2、浪费是一种不增加 D 或不提高产品质量的行为。
A、劳动力 B、产量 C、费用 D、价值3、效率与安全始于 C A、整顿 B、整洁 C、整理 D、整齐4、长距离搬运在制品,缺乏效率的运输,进出仓库或在流程之间搬运原材料、零部件或最终产品,此种浪费称为 A A、不必要的运输 B、不必要的移动 C、库存 D、多余的加工5、可以起到防止缺货,提高服务水平的库存,称为 A A、安全库存 B、周转库存 C、运输库存 D、预期库存6、准时制生产JIT是按照什么方式组织生产的? B A、推动式 B、拉动式 C、移动式 D、流动式7、准时制生产JIT 方式的目标是 A A、彻底消除无效劳动所造成的浪费 B、坚决拒绝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C、彻底清除无效劳动造成的不良品 D、大量推销社会所需要的产品8、准时制生产JIT方式对库存的认识错误的是 B A、一定量的库存是可以理解的 B、库存的增加是大生产必不可少的产物 C、库存是一种弊病 D、库存的水平要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9、精益制造流程中有一个经证实、非常有效的方法是 C 。
A、召开研讨 B、进行变革 C、绘制价值流程图(value stream mapping) D、应用丰田模式 10、工厂什么地方需要整理整顿? D A、生产现场 B、办公室 C、仓库 D、 厂区内每个场所11、不是实施精益生产的具体手法的是 C A、生产同步化 B、生产均衡化 C、生产人性化 D、生产柔性化12、精益生产线布置时对设备的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D A、小型化的设备 B、设备的管线要整齐并有柔性C、物品在加工时的出入口要一致化 D、设备要落脚生根13、推行设备U型布置的要点包括设备布置的流水线化、站立式作业、 A 、人与设备分离A、培养多能工 B、单能工 C、生产节拍 D、生产任务14、精益生产的经营思想是 D A、成本中心型 B、售价中心型 C、服务中心型 D、利润中心型15、生产工位按顺序安排,在一个生产单元中产品从一个工位移至下一个,工位之间没有在制品作为缓冲,这种技术是 C 。
A、连续流 B、顺序流 C、单件流 D、快速流16、6S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B A、工作方便 B、改善品质 C、增加产量 D、没有多大关系17、应在什么时候开展CIP(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cess)活动? D A、假期 B、生产 C、生产休息时间 D、日常性的工作18、问题是指 D A、质量缺陷 B、设备故障 C、造成停线与质量下降的原因 D、标准、期望与实际的差异19、标准化与持续改进的关系是 A A、标准化是持续改进的基线 B、没有关系C、持续改进先于标准化 D、没有持续改进就没有标准化20、BPD(Business Plan Deployment)的中文含义是 B A、先进先出 B、业务计划实施 C、全员维护系统 D、拉动系统21、BPD(Business Plan Deployment)是属于哪个原则下的要素 C A、内建质量 B、标准化 C、持续改进 D、人员参与22、BPD(Business Plan Deployment)在运行上,要求贯彻深入现场的领导模式,不要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等待别人来汇报,在制订目标上,作为持续改进的工具,要求达到目标,接着 C 。
A、分析 B、总结 C、制订更高要求的可行目标 D、数据更改23、一个较长的制造周期对企业而言意味着 A A、较高的成本 B、较高的利润 C、较好的质量 D、较低的成本24、以下的哪种浪费会导致七大浪费的其他所有浪费? C A、过度加工 B、多余搬运 C、过度生产 D、过度库存25、一物一位,物归其位是指6S的 A 阶段A、整顿 B、清洁 C、清扫 D、清理26、标准化工作文件对于产品质量的效用是 A A、给操作工明确提供了产品质量标准 B、使浪费显而易见C、提高操作效率 D、保证了必须的中间在库量27、6S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B A、整理 B、整顿 C、清洁 D、清扫28、判断达到整顿的标准是 C A、10秒内就可以找到要找的东西 B、20秒内就可以找到要找的东西C、30秒内就可以找到要找的东西 D、40秒内就可以找到要找的东西29、员工独立上岗操作柔性状态至少达到 C 圆。
A、1/4 B、2/4 C、3/4 D、4/430、 C 的真正益处在于紧密连接的流程使问题浮现出来A、间断流程 B、阶段流程 C、无间断流程 D、技术流程31、实现生产过程同步化的基础是什么? D A、大量生产 B、批量生产 C、安全生产 D、均衡生产32、可以起到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取得规模经济作用的库存,称为 B A、安全库存 B、周转库存 C、运输库存 D、预期库存33、以下哪一项不是小批量的好处 B A、在制品库存量低 B、每种产品的生产频数低C、检查和返工的成本低 D、物料流动快34、准时制生产JIT系统以何为出发点? A A、准时生产 B、适量生产 C、大量生产 D、质量第一35、任何改进流程的第一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