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第九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191075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第九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第九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第九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第九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第九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第九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第九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邯郸市武安第九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许多人常以饮酒为乐,过量饮酒不仅对人的脑和肝有损害,还会影响人的 思维和意识,造成工作、生活许多失误和悲剧。人体细胞吸收酒精的量主要取决于A细胞外酒精的浓度 B细胞膜上载体数量C细胞中能量的供给 D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参考答案:A2. 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D、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

2、进行光合作用参考答案:B3. 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 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 参考答案:略4. 2013年8月份,新两兰恒天然乳粉闪被检出肉毐杆歯而紧急召回所有可能被污染产品 但肉毒杆菌本身没有毒性,其影响人体健康的主演原因是能分泌一种毒性很强的蛋内质肉毒毒素下面关于肉毒杆菌及肉毒毒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温不影响肉毒毒素的毒性B肉毒杆

3、菌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肉毒杆菌无染色体,但也能遗传和变异D肉毒杆菌细胞中的核酸有4种核苷酸、4种碱基参考答案:C【考点】11: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肉毒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一种;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答题【解答】解:A、肉毒毒素是一种蛋白质,高温会使蛋白质变性失活,A错误;B、肉毒杆菌是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B错误;C、肉毒杆菌是原核生物,

4、无染色体,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C正确;D、肉毒杆菌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含有8种核苷酸和5种碱基,D错误故选:C5. 细菌在14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4N,然后再移入15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 B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C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 D亲代的DNA应为参考答案:A6. 人体内胰岛素、性激素的化学成分是 A 都是蛋白质 B前者是蛋白质,后者是固醇C 都是固醇 D前者是固醇,后者是蛋白质参考答案:B7. 有关病毒的起源,目前最能

5、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参考答案:A8. 图是某细胞进行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若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改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则CD段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在AB段,DNA进行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D段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在BC段中心体移向两级若该细胞是蛙的红细胞,在BC段不会出现染

6、色体和纺锤体A. B. C. D. 参考答案:A由图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该图表示的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含量变化。若横坐标不变,纵坐 标改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则CD段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在AB段,DNA进行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变;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D点后细胞中央将逐渐出现细胞板;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在前期(即BC段)时中心体移向细胞两极;若该细胞是蛙的红细胞,则其进行的是无丝分裂,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故选C。【考点定位】有丝分裂9. 参与形成某三十九肽的氨基酸中,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肽链(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

7、了8个B新生的4条肽链总共至少有4个氨基C如果新生的4条肽链总共有5个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个羧基在R(侧链基团)上D4条肽链若重新连接成一条长链将脱去3个水分子参考答案:A10. 将竖直放置的水绵和某种好氧细菌的混合溶液放在暗处,白光透过三棱镜照在混合液处,一段时间后,好氧细菌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A. 随机、均匀分布在混合液中B. 集中分布在上下两侧C. 集中分布在中央位置D. 集中分布在溶液的下层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由于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竖直放置的水绵在上侧红光处及下侧的蓝紫光处光合作用较强,产生的氧气较多,因此好氧细菌在这两处集中分布故选:B11. 将从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上

8、取得的形状质量相同的薯条分为数量相等的四组,分别浸入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 h后,溶液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表一所示。从四个不同的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形状质量相同、数量相等的薯条分成组,分别浸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 h后,薯条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表二所示。则表一所列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开始时浓度最低的,以及表二所列的四组不同薯条中细胞液开始时浓度最低的分别是()表一表二溶液溶液质量变化(%)4023质量变化(%)4023A.、B、 C、 D、参考答案:D12. 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滤纸条上出现的4条色素带中,对滤纸条吸附力最大的和色素带最宽的分别是 ( )A叶绿素b和叶绿

9、素a 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C叶绿素b和叶黄素 D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参考答案:A13. 在胃蛋白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A.产生气泡 B.溶液呈蓝色 C.溶液呈紫色 D.产生砖红色沉淀参考答案:C14.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同一部位时,低倍镜与高倍镜视野相比较,后者应具有的特点是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形体大,物镜与载玻片距离远B视野暗,细胞数目多、形体小,物镜与载玻片距离远C视野亮、细胞数目多、形体小,物镜与载玻片距离近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形体大,物镜与载玻片距离近参考答案:D15. 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包括A. 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 细胞膜、液泡膜

10、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 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 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参考答案:B16. 研究认为,碳酸饮料中的苯甲酸钠类化合物可严重破坏人体肝细胞中线粒体的结构。据此分析,过度饮用碳酸饮料,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受影响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 B有氧呼吸 CATP的合成 D小肠吸收甘油参考答案:D17. 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的多样性C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D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

11、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解答】解:A、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动物的统一性,没有揭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B错误;C、细胞学说没有对细胞分化进行解释,C错误;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故选:D18. 某些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关于试剂、化合物、颜色反应搭配错误的是( )A. 碘液淀粉蓝色 B. 苏

12、丹III染液脂肪橘黄色C. 斐林试剂-蛋白质-砖红色 D. 甲基绿-DNA-绿色参考答案:C【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详解】碘液能使淀粉呈现蓝色,A正确;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B正确;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

13、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双缩脲试剂可用于鉴定蛋白质,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紫色,C错误;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D正确。【点睛】熟悉一些常见化合物的鉴定是判断本题的关键,总结如下:常用的试剂鉴定化合物现象水浴加热生物材料碘液淀粉淀粉遇碘变蓝不需要脱色的叶片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沉淀需要含糖量高的白色或近白色植物材料、糖尿病患者尿液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不需要豆浆、蛋清苏丹/染液脂肪橘黄色/红色不需要花生种子甲基绿/吡罗红DNA/RNA绿/红不需要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19.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ATP D核酸参考答案:C20. 下列试剂与鉴定的物质及颜色变化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紫色;健那绿染液-线粒体-蓝绿色B苏丹染液-脂肪-橘黄色;碘液-淀粉-蓝色;C甲基绿DNA-绿色;苏丹染液-脂肪-红色;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O2-紫色;吡罗红-DNA-红色参考答案:D21. 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参考答案:D22. 在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