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物理Word版无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5159797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物理Word版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物理Word版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物理Word版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物理Word版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物理Word版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物理Word版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物理Word版无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十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物理试题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达因值是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是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之间单位长度内互相牵引的力。则1达因其值为( )A. 1 105NB. 1 105N/mC. 1 105N/m2D. 1 105N/m32. 2022年中国科技界的重磅新闻,像雪片一样飞落眼前,折射出这个时代的光亮。下面关于科技事件说法正确的是()A. 2022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其中“2000多

2、秒”是指时刻B.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学者研制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引发世界关注。由上可知“光子”就是“量子”C. 2022年嫦娥五号经历11个飞行阶段,20余天的在轨飞行过程,采集1731克的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嫦娥五号绕月运动一圈其位移为零D. 2022年“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于11月28日胜利返航,在研究“奋斗者”号调整姿态穿越狭小的障碍物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3. 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某学生设想“天地同一实验”,即在空间站和地面做同一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下面有关其设想的实验和可能出现的现

3、象说法正确的是()A. 如图1用一根绳子系着一个金属球,拉开一个角度,静止释放后“天上”和“地上”看到的现象相同B. 如图2用同样的材料和操作流程,做教材中的薄膜干涉实验,“天上”和“地上”实验现象相同C. 如图3相同密闭容器内装着完全相同的气体,在相同的温度下,“天上”和“地上”容器内气体压强相同D. 如图4用相同材料做成的两根内径相同、两端开口的圆柱形毛细管竖直插入水中,“天上”和“地上”观察到的现象相同4. 物理规律往往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我们在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判断使用的物理规律是否成立。如图所示,站在车上的人用锤子连续敲打小车。初始时,人、车、锤都静止,假设水平地面光滑,

4、关于这一物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连续敲打可使小车持续向右运动B. 人、车和锤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 人、车和锤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不守恒D. 人、车和锤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但机械能不守恒5. 如图所示是某款八缸四冲程汽油车的“五挡手动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挡位控制来改变连接发动机动力轴的主动齿轮和连接动力输出轴的从动齿轮的半径比。当挡位挂到低速挡“1、2挡”时,最大车速为2030km/h,当挡位挂到高速挡“5挡”,汽车才能获得比较大的车速,则()A. 挡位从“1挡”逐步增加到“5”挡过程中,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半径比变大B. 若保持发动机输出功率不变,从“2挡”

5、突然挂到“3挡”瞬间,汽车获得的牵引力瞬间减小C 发动机工作时经历“吸气压缩做功放气”四个环节,“压缩”气体时,气体体积变小,气体对外界做功D.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来有可能实现把发动机的热能全部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即热机的效率达到100%6. 为了研究交流电的产生过程,小张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构思方案:将单匝矩形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线圈绕转轴按图示方向匀速转动(向纸外,向纸内),并从图甲所示位置开始计时,此时产生的正弦式交流电如图乙所示。已知其周期为,电流峰值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图乙可知时,线圈的磁通量最大B. 根据图乙可知时,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C. 若仅把甲图中的转

6、轴改为转轴,并从图甲所示位置开始计时,则产生的交流电与图乙所示不同D. 若仅把甲图中的单匝矩形线圈改为两匝矩形线圈,并从图甲所示位置开始计时,则产生的交流电与图乙所示不同7. 如图所示,为运动员跨栏时的训练图,若运动员把起跑八步上栏改成七步上栏,从而使起跳时距栏的水平距离增大,若在过栏时的最高点仍在栏的正上方同一高度处,八步上栏动作中运动员双脚离地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则改成七步上栏时该运动员双脚离地时(不计空气阻力)()A. 若速度大小不变,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一定要增大B. 若速度大小不变,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可能要减小C. 若速度大小增大,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一定要增大D. 速度大

7、小必须增大,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一定要减小8. 如图所示有竖直平面内的圆轨道,轨道内外两侧均光滑,半径为,质量为的小滑块以、初速度分别在轨道最高点的内侧和外侧运动,以下关于滑块是否脱离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不管在轨道的内侧还是外侧运动,只要最高点不脱离则其它点一定不会脱离轨道B. 不管在轨道的内侧还是外侧运动,只要最高点的速度大于等于,一定不会脱离轨道C. 在轨道的内侧最高点的速度、外侧最高点的速度,都不会脱离轨道D. 在轨道内侧只要一定脱离轨道,外侧无论多大都会脱离轨道9. 微元思想是物理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能巧妙的“化变为恒”,从而便于求解物理量。例如图若为图像,因纵轴力变化,往

8、往将横轴的时间微分,即取无穷多很短的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内力变化很小,可视为恒力,图像中小长方形的面积代表时间内的冲量,然后通过求和即可知道函数图像和横轴包围的面积得到的总冲量,以下四个选项说法错误的是()A. 若是(体积-压强)图,则图中函数图像和横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理想气体气体对外做的功B. 若是(加速度-时间)图,则函数图像和横轴围成面积代表对应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C. 若是(力-位移)图,则函数图像和横轴围成的面积代表对应位移内力所做的功D. 若是(电流-时间)图,则函数图像和横轴围成的面积代表对应时间内的电荷量10. 春分时,当太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时,某天文爱好者在地球表面上某处用天文望

9、远镜恰好观测到其正上方有一颗被太阳照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已知:地球半径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自转角速度为,若不考虑大气对光的折射,下列关于在日落后的12小时内,该观察者看不见此卫星的时间满足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 B. C. D. 11. 如图所示是一个趣味实验中的“电磁小火车”,“小火车”是两端都吸有强磁铁的干电池,“轨道”是用裸铜线绕成的螺线管。将干电池与强磁铁组成的“小火车”放入螺线管内,就会沿螺线管运动。下列关于螺线管电流方向、强磁铁的磁极、“小火车”运动方向符合实际的是()A. B. C. D. 12. 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先固定一不带电金属导体球,半径为,球心坐标为。

10、再将一点电荷A固定在原点处,带电量为。、是轴上的两点,、两点对称地分布在轴两侧,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均为,与金属导体球外表面相切于点,已知金属导体球处于静电平衡状态,为静电力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各点电势关系为B. 金属导体球左侧感应出负电荷,右侧感应出正电荷,用一根导线分别连接左右两侧,导线中有短暂的电流C. 金属导体球上的感应电荷在外表面处的场强大小,方向垂直于金属球表面D. 金属导体球上的感应电荷在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为,方向沿轴负方向13. 两个学生研究小组对机械波进行研究,第一小组让波源S自时刻起开始振动,每隔1s做两种不同频率的简谐运动,振幅均为2cm,4s后波源S

11、停止振动,其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第二小组让波源S自时刻起开始振动,做两种不同频率的简谐运动,振幅均为2cm,一段时间后波源S停止振动,其波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产生的简谐波均沿方向传播,波速均为1m/s,、是介质中两质点,已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两个研究小组产生的机械波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反B. 第一小组实验中时,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反C. 第二小组实验中时,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反D. 若将一、二两个实验小组的波源分别置于S、处,且同时开始振动产生上述两列波,位于S、中点处的质点,振动始终减弱(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二、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

12、少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由俄罗斯、比利时和德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小组,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中子衰变的新方式放射衰变,即一个自由中子衰变成质子()和电子()同时放出质量可视为零的反中微子()。该科研成果对粒子物理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已知电子质量,中子质量,质子质量(为光速,不考虑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若某次一个静止的中子衰变中放出的质子动量。则()A. 强相互作用是中子衰变成质子和电子的原因B. 中子衰变的核反应式为C. 中子衰变过程中电子和反中微子的总动能为0.7468MeVD. 中子衰变过程中放出的质子和电子,两者的动量大小相等方

13、向相反15. 某半径为类地行星表面有一单色光源,其发出的各方向的光经过厚度为、折射率为的均匀行星大气层(图中阴影部分)射向太空。取包含和行星中心的某一截面如图所示,设此截面内一卫星探测器在半径为的轨道上绕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忽略行星表面对光的反射,已知,则()A. 大气外表面发光区域在截面上形成的弧长为B. 若卫星探测器运行时,只能在轨道上某部分观测到光,则这部分轨道弧长为C. 若该行星没有大气层,则卫星探测器运行时,在轨道上能观测到光轨道弧长将变大D. 若探测器公转方向和行星自转的方向相同,探测器接收到光的频率一定大于光源发出的频率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 如

14、图1所示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图,该装置同时也可以完成“探究物体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1)用该装置完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单选)A.图中打点计时器应使用8V左右的交流电源B.实验时必须通过调节轨道左端的滑轮以让细线和轨道平行C.实验时必须把轨道右端抬高以补偿阻力,但不需要满足槽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D.为了提高实验的精度,本实验需要改变车中砝码的个数以改变运动小车的质量,获得多组数据(2)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实验中重物始终未落地,最后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以

15、分析出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单选)A.实验中没有补偿阻力 B.实验中没有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槽码质量C.实验中先让释放小车后打开打点计时器 D.实验中未保持细线和轨道平行(3)某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实验中按规范操作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如图3。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各计数点到“A”的距离(单位:cm)。取“A”计数点为时刻,作出“”如图4所示,则由图像可得其加速度为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在“探究物体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精度,某同学通过合理的操作使用力传感器(图5)来测量绳子拉力,下面有关实验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_(单选)A.实验操作中不需要槽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B.实验操作中不需要细线和轨道平行C.实验操作中不需要补偿阻力D.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多次改变小车的质量以获得多组数据(5)该同学为了研究力传感器的原理,查阅相关原理,发现力传感器内部的核心结构是如图6所示的装置,四个电阻贴在右侧固定的弹性梁上。其主要原理是在弹性梁左侧施加外力时,弹性梁发生形变,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