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5159792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7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Word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第1页至第6页,第卷第6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Fe56第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本草图经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绿矾()形似朴硝()而绿色,取此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可以通过焰色试验区分绿矾和朴硝B. 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C. “色赤”物质可能是D. 绿矾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答案】D【解析】【详解】A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反应,绿矾和朴硝分别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铁和钠,可以通过焰色试验区分,A正确;B绿矾高温条件下受热

3、分解,依据题意知得到“色赤”的氧化铁,铁元素化合价升高,绿矾的分解是有电子得失的氧化还原反应:2FeSO47H2OFe2O3+SO3+SO2+14H2O,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硫酸,B正确;C依据上述分析知“色赤”物质可能是,C正确;D绿矾分解过程中涉及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选D。2.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 氧化物:、B. 碱:、C. 混合物:氢氧化铁胶体、矿泉水、液氯D. 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生石灰、铁红【答案】A【解析】【详解】A由两种元素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A正确;B是碱式盐,B错误;C液氯是单质,是纯净物,C错误;D过氧化钠是

4、过氧化物,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D错误;故选A。3. 下列各项表达正确的是A. 的电子式:B. 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C. 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D. 的电子式:【答案】A【解析】【详解】A的电子式:,故A正确; B用电子式表示MgCl2的形成过程:,故B错误;C质量数为18的氧原子:,故C错误;D的电子式:,故D错误;故选A。4. 劳动开创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技术人员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B工程师用镧镍合金大量吸收形成金属氢化物镧镍合金可作储氢材料C烘焙师用小苏打制作面包可中和酸D工人将模具干燥

5、后再注人熔融钢水制作钢材铁与水高温下会反应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铝能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反应,故可用于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A不符合题意;B镧镍合金大量吸收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以作储氢材料,B不符合题意;C小苏打(NaHCO3)热稳定性不好,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烘焙师用小苏打制作面包,C符合题意;D铁与水高温下会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人熔融钢水制作钢材,D不符合题意;故选C。5.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B. 与Al反应放出的溶液中:、C. 浓度为0.1mol/L的

6、溶液中:、D. 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答案】B【解析】【详解】A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的硝酸根会将亚铁离子氧化,A不符合题意;B与Al反应放出的溶液可酸可碱,、可以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C钙离子和碳酸根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不共存,C不符合题意;D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呈碱性,氢氧根与碳酸根反应生成水和碳酸根,D不符合题意;故选B。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铁与稀硝酸反应:B. 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C. 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D. 溶液与足量铁粉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铁与稀硝酸发生反应不产生氢气,故A错误;B为固体,离子方程式书写时应为化学式,所

7、以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故B错误;C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根和水,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D溶液与足量铁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故答案选C。7.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mol/L溶液中含有的数为B. 32g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C. 将含0.1mol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形成的胶体粒子的数目为D. 1mol与足量的铁粉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答案】B【解析】【详解】A有浓度但是没有体积不能计算数,故A错误; B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只含有氧原子,32g即2mol氧原子,所以含有的原子数为,故B正确;C胶体粒子是多个分子的集合体

8、,所以不能明确胶体粒子的具体数目,故C错误;D1mol与足量的铁粉完全反应,氯元素由0价变为-1价,转移的电子数为,故D错误;故选B。8. 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 在通风橱内制备有毒气体B. 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需用干燥沙土覆盖C. 大量氯气泄漏时,应顺风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向低凹处去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答案】C【解析】【详解】A制备有毒气体需在通风橱内进行,A不符合题意;B金属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故需要用干燥沙土覆盖,B不符合题意;C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大量氯气泄漏时,应尽量向高处去,C

9、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时,放出大量热,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不符合题意;故选C9. 金属钛(Ti)对人体体液无毒且有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是钛元素的一种核素B. 的中子数是26C. 和互为同位素D. Ti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4列的位置,它属于第B族【答案】D【解析】【详解】A具有一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是钛元素的一种核素,故A正确; B的质量数是48,质子数是22,所以中子数是48-22=26,故B正确;C和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DTi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4列的位置,它属于第B

10、族,故D错误;故选D。10.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个数之比1:1B. 密度之比为11:7C. 质量之比为7:11D. 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1:2【答案】B【解析】【详解】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物质的量相等,A. 物质的量相等,所以分子个数相等,比为1:1,故正确;B. 二者的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28:44 =7:11,故错误;C. 物质的量相等,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为7:11,故正确;D. 物质的量相等,所以根据二氧化碳含有2个氧原子,一氧化碳含有一个氧原子分析,所含氧原子个数比为1:2,故正确。故选B。11. 已知:5PbO

11、2+2Mn2+4H+=5Pb2+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bO2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B.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C. 生成1mol的Pb2+,转移的电子数为5molD. 酸性环境下PbO2的氧化性弱于【答案】B【解析】【详解】A. 该反应中Pb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2价、Mn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7价,所以PbO2为氧化剂、锰离子为还原剂,所以PbO2体现氧化性,故A错误;B.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分别是、Pb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5,故B正确;C. 生成1mol的Pb2+,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1mol2=2mol,故C错误;D. 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

12、物的氧化性,该反应中,氧化剂是PbO2,氧化产物是,所以酸性环境下PbO2的氧化性强于的,故D错误;故选:B。12. X、Y、Z、W为原子序数小于18的四种元素的原子。已知X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最常见的助燃剂;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B. 化合物WZX的水溶液是强碱C. 元素X、Z之间可以形成和两种共价化合物D. 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化合物属于电解质【答案】D【解析】【分析】X、Y、Z、W均为原子序数小于18的四种元素的原子,已知X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X为H;Y最外层电子数

13、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Y有2个电子层符合电子排布规律,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Y为C;Z2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最常见的助燃剂,则Z为O;W与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W为Na,以此来解答。【详解】AW为Na,Z为O,O2-和Na+电子结构一致,O2-半径大,故A正确;B化合物WZX为NaOH,NaOH水溶液是强碱,故B正确;C元素X、Z之间可以形成H2O,H2O2两种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D为CO2,其水溶液能导电是CO2因为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电离使溶液导电,但CO2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答案选D。13. 下列实验能达到对应的目的的是ABCD制取纯净的Fe(OH)2沉淀比较Na2CO3

14、和NaHCO3的热稳定性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氢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所以制备氢氧化亚铁时,滴管应该插入到溶液中,故A错误;B加热后,碳酸氢钠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不分解,故B正确;C药品的溶解应在烧杯中,故C错误;DCl2和HCl均和NaOH溶液反应,达不到除杂的目的,故D错误;故答案选B。14. 纳米级 Fe3O4可用于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H2,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反应为:6FeO+O22Fe3O4B. 过程中H2为还原剂C. 整个过程的总反应为:2H2O2H2+O2D. FeO 是过程的氧化产物【答案】C【解析】【详解】A据图可知过程为Fe3O4在太阳光照射下分解生成FeO与O2,反应方程式为:2Fe3O46FeO+O2,故A错误;B过程为FeO与水反应生成H2和Fe3O4,氢气为还原产物,故B错误;C过程I方程式为:2Fe3O46FeO+O2;过程II方程式为:3FeO+H2O=H2+Fe3O4,将I+II2可得总反应为2H2O2H2+O2,故C正确;D过程I中Fe3O4转化为FeO的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FeO为还原产物,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