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产业区位 查漏补缺2023年高三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35159753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产业区位 查漏补缺2023年高三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产业区位 查漏补缺2023年高三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产业区位 查漏补缺2023年高三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产业区位 查漏补缺2023年高三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产业区位 查漏补缺2023年高三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产业区位 查漏补缺2023年高三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产业区位 查漏补缺2023年高三地理三轮冲刺过关(原卷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归教材重难点11 产业区位产业区位包括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及其变化,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及其变化,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服务业区位因素等,为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总体上看本考点在知识点上关联较大,农业和工业的区位与自然环境关系紧密,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交通运输布局,高考中考查方式即为相近,主要是区位因素或主导区位因素的分析。本考点是高考五星高频考点,例如:2022年天津高考第5、6、8、16小题,2022年湖北高考第7、8、9和16题,2022年辽宁高考的第1、2、5、6和17题,2022年全国甲卷的第1-6题等均考查了本考点。易错01 农业区位及其变化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

2、因素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水热组合、气温日较差、大风、气象灾害等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耕作制度、品质,具体如下: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气候光照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更多有机物。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光照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如西欧地区因光照不足,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农业以乳畜业为主。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热量不足的问题。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热量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如我国海南,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

3、如我国东北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若夏季出现低温,则易造成农作物减产降水降水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降水过多易造成洪涝灾害,过少易造成旱灾,均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农作物品质好。如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但日温差过大会对农作物造成冻害。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如温室里栽培的农作物的品质不如室外同种农作物的品质好地形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形地形类型平原、盆地种植业;高原、山地林牧业;缓坡山地、丘陵梯田、立体农业地势起伏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典型地区如美国。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

4、典型地区如日本。垂直分异显著,农作物种类丰富土壤:土壤结构、肥力、土层厚度、酸碱度等影响作物类型及产量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土壤肥力(有机质和矿物质)影响农作物的单产和品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土层厚度质地酸碱度影响农作物品种选择。如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水源:水源丰富的地区农作物的产量较高;干旱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如我国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2)人文因素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举例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城郊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生产交通运输交通便捷

5、,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产品易腐烂变质的园艺业、果蔬业等,应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地方政策法规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我国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和价格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等我国南方地区劳动力丰富,发展水田农业,可以精耕细作科技机械化机械替代了人力和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美国中部平原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杂交水稻的培育;冷藏运输使新鲜

6、瓜果能运到更远的地区;温室大棚等的使用使反季节蔬菜供应充足生物化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化肥、农药等,提高农业产出冷藏技术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保温技术地膜覆盖、温室大棚等通过改善温度条件,扩大了某些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提高复种指数此外,资金、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改造不利的自然因素热量不足:用塑料大棚、玻璃温室;地温低时可用盆栽并用支架支起,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光照不足:室内用日光灯、反光镜;果树下用反光纸等。水源不足:用日光温室改善热量条件,调节蒸发;发展节水农业、耐旱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适当抽取地下水等。地形不利:改造地形,发展梯田;选

7、择河谷平原、河漫滩等地。改造红壤:掺沙;补充熟石灰(草木灰),增施有机肥;种茶树或松树等。(2)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思路答题角度规范答题术语经济可持续发展增产: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实行专业化生产;加强科研投入,培育良种,加大产业化应用研发;加强农田水利设施、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收: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宣传,打造品牌,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知名度;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生态可持续发展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

8、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易错02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工业区位因素评价分析角度评价用语自然条件原料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质量好燃料接近燃料地(煤矿等),能源充足水源靠近水源(河流、湖泊、水库),水资源丰富,水质好土地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地价低,利于降低成本经济条件市场接近市场;人口密集、市场广阔交通靠近铁路(公路、港口、机场),交通便利技术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人才和技术优势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廉价;劳动力素质高;劳动技能熟练产业基础靠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好;工业基础好位置位于具有优越条件;毗邻便于接受其辐射带动作用信息和通信通信条件好;市场信息反馈及时;

9、信息交流通畅社会条件国家政策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工业惯性搬迁费用高社会协作社会协作条件好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完善个人偏好多侨乡,华侨投资多环境因素大气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不污染城区空气水远离城市河流上游或水源地2.根据具体工业地区确定工业生产的主导因素(1)普通家具厂因其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影响伊春家具厂布局的主导因素则是原料。(2)北京、南京的石化工业属于靠近市场布局,而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则属于靠近原料产地布局。(3)新疆的棉纺织工业属于靠近原料产地布局,而上海的棉纺织工业则属于靠近市场布局。(4)呼和浩特乳品生产基地属于靠近原料产地布局

10、,而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属于靠近市场布局。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原料、能源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2)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强。(3)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工业生产实现了设计与加工的空间分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复杂产品的各种组件可以在全球采购。因此,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其总部更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4)在发达的物流支撑下,区位选择更看重信息的通达性。(5)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区位选择发生了很大变化。(6)保鲜、包装、冷藏运输的发展,使得一些本需临近市场的工厂,转而临近优质原料地。易错03 服务业的区位因素1影响服务业的

11、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影响自然因素是服务业布局和发展的前提,并为服务业提供必要的资源和空间场所;自然条件的差异,影响服务业类型的布局人文因素市场要考虑人口规模、人口平均消费水平、居民消费偏好等。市场需求越大,服务产品越多,服务企业的发展潜力越大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服务业布局更灵活,并促进了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交通通达度高的城镇,人流量大,有利于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性服务业和零售业的集聚劳动力劳动密集型服务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大;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需要专业化人才,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技术因素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在不断增强。如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服务业,技术水平是其核心竞争

12、力,往往布局在靠近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科研创新能力强的地区。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等与专业化的管理技术融合,布局更加广泛,服务更为完善国家政策政府的财政支持、税收和土地优惠等政策,对服务业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有利于服务业健康发展集聚一方面商家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便捷地获取信息和技术,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消费者的交通费用,吸引消费者,提高经济效益历史文化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在消费行为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会有所不同,所形成的购买态度及其购买决策行为也会有所不同2.上海金融服务业区位因素分析因素具体分析市场需求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

13、,金融服务市场需求大交通条件上海公交、地铁、隧道等交通配套设施齐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对外交通(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便利政府政策上海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开展的人才供给上海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高校云集,人才储备多易错04 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原则要求实例依据运输需求根据需求来确定交通运输的方式,交通线路和站点的选择、标准,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地方性公路要尽量多连接一些居民点,方便居民出行。为实现晋煤外运,依据运输物资(煤炭)的特点和需求,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修建大秦、神黄等铁路,专营煤炭外运适度超前交通运输布局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

14、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设计标准和运输能力既要避免因标准过高,造成积压和浪费,也要防止因标准过低,造成频繁改造的浪费因地制宜每种运输方式都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21世纪之前,我国长江沿线地区发挥水运优势,加强长江航线和沿江码头建设,而没有布局与长江平行的高速公路和铁路尽量少占土地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我国高速铁路在平原地区常采用高架的方式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了民航、高铁、磁悬浮、市区公交等多种方式的集中换乘,既实现了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和协作,又实现了不同运输方式间转运的便捷其他原则适应国防需要;降低对城区的干扰;方便快捷;平衡投资与建设标准的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我国修建的一些通往边疆的铁路和公路,主要考虑的是适应国防需要综合来看,交通运输布局是权衡各项原则的结果。所以,任一交通线、站的布局往往体现多项原则2.交通运输线选择的一般步骤(1)分析修建原因:当地人口、资源开发、城市、工农业、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增大。(2)选择运输方式: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选择最佳运输方式。(3)确定线路走向:遵循成本低、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大、环境破坏小的原则确定线路走向。3影响交通线(铁路、公路)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