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35133231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村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村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村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村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S1-2设计总说明第14页共14页一、 概述1.1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云阳县恐龙世界公园配套交通子项,为解决园区内外交通,本项目拟新建1条道路,全长约0.944Km,路基宽4.5m,路面宽度4.5m,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为四级公路II类。设计内容包含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等)、交通工程、边坡防护等。1.2 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1.2.1 设计依据(1) 我司与甲方签订的工程设计合同;(2) 当地主管部门收集的相关规划、既有资料;(3) 云阳县普安乡郎家村等农村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项目(详细勘察) (2022.10)(水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4) 现场勘察得到的测量资料、地质水文资料等。 1.2.2 设计采用的规范(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 37-2012);(2)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3)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4)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5)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6)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7)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8)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 3311-2021);(9) 小交通

3、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10)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0版,城市建设工程部分);(11) 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与规定。1.3 测设经过接到云阳县恐龙世界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委托任务后,我司立即开始了外业的各项准备及外业调查工作,于2022年12月完成外业调查及施工图设计。1.4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本工程可能涉及的危重大工程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重大工程范围表(具体根据施工工法按规定识别)。分部分项工程危大工程范围本工程是否涉及滑坡处理和高边坡工程滑坡处理。岩质边坡高度15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12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边坡高度8米。填方边坡高度

4、8米。本项目填方边坡不超过8米,岩质边坡不超过15米。综上所述,本项目道路工程不涉及到危大工程。1.5 技术指标本项目采用四级公路II类,设计速度15km/h,路基及路面均宽4.5m;单车道,设计标准轴载为BZZ-100,抗震设防烈度7度,采用小交通量技术标准进行设计。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规范值采用值1道路等级四级公路II类四级公路II类2计算行车速度Km/h15153路基宽度米4.5(单车道)4.5(单车道)4道路净高m4.54.55平曲线最小半径m1010停车视距m15155会车视距m30306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最小半径m90307最大纵坡%1211.918纵坡最小长度m60609

5、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7570010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7555011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1/251.6 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项目不存在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情形。1.7 危大工程的重点部位和环节本项目未包含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不存在超限边坡。1.8 对上阶段论证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本项目已于2022.10.25取得初步批复,初设批复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如下:1、请核实市政设计资质是否可进行小交通量公路工程设计。回复:本项目设计为联合体中标,拥有市政道路及公路设计资质。2、初步设计说明中一是引用部分标准及规范应更新至有效版本,如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2008年版)应引用重

6、庆市最新规定;公路部分应增加公路工程检验评定标准2017年版,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5-86)应引用最新有效版本,其他标准及规范一并核实修正:回复:已按专家意见修改,详见说明对应章节。3、设计标准轴载应由双轮组单轴100KN修改为BZZ-100。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将设计标准轴载应由双轮组单轴100KN修改为BZZ-100。4、气象特征中气象资料应引用摘取最新统计资料:回复:已按专家意见修改,详见说明对应章节。5、水文基本资料中两个水文站的历史演变内容适当删减,重点是水文数据资料;回复:已按专家意见修改,详见说明对应章节。6、路基防护工程中文字说明片石砼挡墙为C25,工程量统计

7、表中为C20,建议按C20即可。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将片石砼挡墙修改为C20。7、B线设计中涵洞绝大部分为直径60厘米的圆管涵,请核实上游汇水面积及水量后确认适应性;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已核实上游汇水面积,对涵洞尺寸进行修改调整,详见相关图纸。8、JD6边坡点适当上抬,-10%和 1.8%纵坡适当优化调整;C25砼路面,但要求砼抗折强度达到4Mpa不合理,需调整修改;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已对纵坡进行优化,详见相关图纸;经业主确认,路面调整为C30。1.9 公路用地情况公路用地是指填方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坡脚)或挖方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时为坡顶)以外1m范围内土地。二

8、、 建设条件本项目起终点接现状村道,沿途均为未开发原始区域。2.1 地形地貌项目区属于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总体地势南侧高北侧低。局部地形较平坦,斜坡地段一般地形坡度角1540,陡坎处达60及以上。场地斜坡及陡坎未见变形迹象,现状整体稳定。项目区范围地面高程介于220350m之间,相对高差130m左右。2.2 气象项目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南和西南气候的影响,具有春雨较早、夏季多伏旱、秋季多绵雨、冬季温暖的气候特点。项目区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项目区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呈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垂直变化大。

9、春季气温回暖早,夏季多暴雨、洪涝,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季多连绵雨,无霜期长。区内年平均气温为18.7,最高为19.4,最低为18.3。年内各月气温变化大,最冷月均气温7.3,最热月均气温29.4,极端最高温42.9(1994年7月24日,老县城),极端最低温-4(1977年1月30日),多年平均无霜日304天。区内降雨量大,雨季为610月。多年平均降雨量1145.4mm,最多达1752.6mm(1963年),最少只有740.0mm(1966年),二者相差1000mm,1982年7月的最大日降雨量达240.9mm,最大时降雨量达38.8mm。在一年中的各月之间,各季度之间差异明显,夏半年(5-10

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9%,而冬半年(11月-4月)仅占21%。四季分配是夏季最多占有41%,春秋次之分别为28%和26%,冬季最少,只占有5%。且区内降雨量具有随海拔升高而增多的特点。根据云阳县气象资料记载:自1976年以来,20年一遇连续5日最大降雨量Q枯370.2mm,日最大降雨量240.9mm,最大连续降雨天数13天。2.3 地层岩性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示,场内地层岩性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残坡积粉质粘土(Q4el+ d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泥岩、砂岩,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现从新到老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4):人工填土(

11、Q4ml):素填土:红褐色、褐色、杂色,主要由砂、泥岩碎块石及粉质粘土组成,粒径一般30150mm,局部可达300mm以上,形状不规则,土石比9:17:3,稍湿,结构松散稍密,为人工抛填,堆积年限3年以上,分布于拟建场少部分地段。残坡积土层(Q4el+ dl):为粉质粘土,黄褐色、褐红色,可塑状,无摇震反应,韧性、干强度中等,切面具轻微光泽,局部有砂感。分布拟建场地大部分地段,在原始丘陵地段,以及场地南侧填土下部。2)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泥岩(J3sn-Ms):红褐色、紫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为主,局部泥质粉砂质结构,且砂质含量较高,中厚层状构造。夹砂质泥岩、呈薄层、透镜状

12、产出。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岩质极软;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红褐色,呈短柱状,少量碎块状,一般节长518cm,最长25cm,局部40cm以上。裂隙较发育,局部不发育。砂岩(J3sn-Ss):灰褐色、褐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含褐色泥质条带、团块,泥钙质胶结,夹泥质砂岩薄层。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厚片状,岩质极软;中风化带较完整,岩芯呈短柱、长柱状,少量碎块状。一般节长519cm,最长30cm,局部40cm以上。裂隙较发育,局部不发育。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J2s-Ms):红褐色、紫褐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为主,局部泥质粉砂

13、质结构,且砂质含量较高,中厚层状构造。夹砂质泥岩、呈薄层、透镜状产出。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岩质极软;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红褐色,呈短柱状,少量碎块状,一般节长518cm,最长25cm,局部40cm以上。裂隙较发育,局部不发育。砂岩(J2s-Ss):灰褐色、灰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含褐色泥质条带、团块,泥钙质胶结,夹泥质砂岩薄层,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厚片状,岩质极软;中风化带较完整,灰褐色、灰白色,岩芯呈短柱、长柱状,少量碎块状。一般节长517cm,最长30cm,局部40cm以上。裂隙较发育,局部不发育。2.4 地质构造及地震项目区构造上处于方

14、斗山背斜北西翼,岩层单斜产出,岩层产状34660。岩层面微张,无充填,贯通性好,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内及附近无断层通过。在场地周边的基岩露头中测得两组裂隙: 25373,裂隙间距1.13.50m,平直,张开25mm,少量粘性土充填,结构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延伸14m 。裂隙:15728,裂隙间距0.502.0m,平直,张开0.51mm,无充填,结构面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延伸12m ,贯通性好。另见有分布不稳定、贯通性差,延伸短的裂隙面分布。岩体中构造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多为块状结构。场区岩体总体上较完整。拟建道路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拟建道路工程可釆用简易设防。根据本工程实际,道路构筑物(如边坡支护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为在E1地震作用下,位于抗震有利地段的构筑物,经一般整修即可正常使用;位于抗震不利地段的,经短期抢修即可恢复使用。2.5 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项目区地势较高,地表水量较小,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差显著,有利于地表水、大气降水、地下水向地势较低处排泄,最终流入磨刀溪。2)地下水根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松散土体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在素填土中,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沿松散土体间空隙径流入渗,向地势低洼处排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