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1高考地理 洪涝灾害成因 综合题答题技巧(解析版)

上传人:嘻哈 文档编号:35133229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41高考地理 洪涝灾害成因 综合题答题技巧(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题41高考地理 洪涝灾害成因 综合题答题技巧(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题41高考地理 洪涝灾害成因 综合题答题技巧(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题41高考地理 洪涝灾害成因 综合题答题技巧(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题41高考地理 洪涝灾害成因 综合题答题技巧(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41高考地理 洪涝灾害成因 综合题答题技巧(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41高考地理 洪涝灾害成因 综合题答题技巧(解析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41 洪涝灾害综合题答题技巧【第一部分 方法指导】洪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洪涝的发生从机制上来讲主要考虑三个方面:来水多、排水少、调节不及。具体思路见下图:洪涝的发生从成因上来讲主要考虑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地形、水文、水系、植被覆盖率等方面;洪涝发生的人为原因,一是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占用泄洪区等影响调节功能的行为;二是地面硬化等影响排水的行为。具体的需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例题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圩田是在低洼地筑堤围出的田地。

2、图5所示圩田海拔67米,种植庄稼;巢湖多年平均水位803米。据记载,在清朝嘉庆年间,三河镇濒临巢湖。图5(1)推测该圩田区适宜围垦的自然条件。(6分)(2)分析图示河流三河镇以下河段的形成。(6分)(3)说明这些圩田易发水灾的原因。(6分)(4)有人建议把这些圩田从种植庄稼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请从下列两方面选择其一作答,分析圩田这种利用方式改变的作用。(6分)方面 改善巢湖水质 方面 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参考答案37.(1)属湖区,为湖滩地,坡缓水浅;沉积物厚且颗粒细(淤泥质);热量充足。(2)在枯水期(当巢湖处于低水位时),湖滩出露出现自然水道;人们在自然水道基础上,开挖河道,垒筑河堤

3、。(3)地势低,为江水区,积水快,易内涝;洪水期临近的河流和湖泊(巢湖)水位远比圩田高,圩田积水难以排出,且面临决堤威胁。(4)方面对改善巢湖水质的作用:圩田转变为湿地,发展水产业,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缓解巢湖富营养化状况;水产业对象为菱藕及鱼类等,对水质具有净化作用。方面对缓解巢湖沿岸地区洪水威胁的作用:相对于农作物,湿地受洪水的威胁小,受灾轻;圩区地势低,可作为蓄洪区,洪水期蓄积洪水,减缓洪水对巢湖大堤及周边地区的压力。【第二部分 变式训练】1.(2023天津校联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基斯坦是世界上冰川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河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和人口集中区。印

4、度河中下游地区盛产芒果,每年58月芒果集中上市销售。2022年巴基斯坦及周边地区气候严重异常,35月受某种气压系统控制,印度河部分河段干涸;68月巴基斯坦迎来长时间、大范围强降水,引发自2010年以来最严重的洪灾,三分之一的国土被淹,农业受灾严重。下图为巴基斯坦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指出2022年35月控制巴基斯坦的近地面气压系统,并分析其对天气状况的影响。(2)从气候角度分析巴基斯坦68月洪水灾害严重的原因。(3)简述2022年气候异常对巴基斯坦芒果产销的影响。(4)从芒果产业角度,提出巴基斯坦防洪减灾的主要措施。【答案】(1)高压系统;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增温;降水少(天气炎热、干燥)

5、。(2)35月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印度河上游冰川融水增多;68月降水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降水总量大,因此地表径流汇水量增大;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常年降水稀少,防蓄洪设施不完善,排水不畅导致洪灾严重。(3)35月高温、干旱导致芒果灌溉水源减少,影响芒果生长,使产量下降;68月强降水影响芒果采摘、储藏、运输和销售。(4)加强监测与预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培育早熟品种;加强芒果的深加工;加强对芒果的保鲜和储藏技术的研究。【分析】本道题主要以巴基斯坦为例,设置4个小题,考查天气系统、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内容适中,难度较小,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

6、可以推断,“35月受某种气压系统控制,印度河部分河段干涸”,2022年35月控制巴基斯坦的近地面气压系统应该为高压;在高压控制之下,中心空气下沉增温,水汽无法凝结,形成干热天气现象。(2)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信息可得,该地河流的上游河段主要补给类型为印度河上游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35月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印度河上游冰川融水增多;此外6月份该地降水范围广,且强度大,降水总量大。因此河水水流迅速汇集,形成洪水;巴基斯坦大部分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常年降水稀少,防蓄洪设施不完善,排水不畅导致洪灾严重。(3)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得,气候异常,35月高温、干旱导致芒果灌溉水源减少,芒果减产,影

7、响芒果生长;68月为芒果的成熟季节,过多强降水影响芒果采摘、储存以及洪水可能会影响芒果运输的环节。(4)从芒果产业角度,该地首先要加强灾害的监测与预报,此外要完善当地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当地对旱涝灾害的抵御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培养良种;加强芒果的深加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提高芒果产业的经济收入;芒果易腐烂变质,因此应该加强芒果的保鲜和储藏技术的研究。2(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太湖地区沼泽满布,且中部低洼四周高起,形成一个以太湖为中心的碟形洼地。古代先民在太湖沿岸开挖塘浦圩田(网格式的大田),用挖出的土构筑堤岸,既防御外水又可以灌溉农田。堤内的滩涂淤地自然发展成农田,圩

8、内通过坑塘湖漾层层调蓄防洪防涝,横塘纵浦和各斗门控制引水灌溉。除此之外,沿湖还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河道可以用于宣泄主流洪峰,各楼港渎浦(大小河流)之间由规模不一的横塘相连,便于水量调度、水系互通,这些纵横交错的灌排渠系和堤岸有利于圩内分级控制。(1)分析太湖流域修建圩田的人文优势。(2)说明太湖流域水灾多发但先民仍在湖边地势低洼处筑土圩田的原因。(3)太湖南岸楼港的入湖口统一朝向东北而非西北,当地人认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减少泥沙淤积,试说明其中道理。【答案】(1)人口稠密,劳动力数量多且人民勤劳善思;人多地少,田地需求矛盾突出。(2)太湖流域为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太

9、湖中地势低洼处旱季水源较充足,易满足水稻生长的用水需求;涝季先民可以通过筑高的堤坝减少洪水对农田的危害。(3)冬季,太湖处于枯水期,湖滩出露面积大;冬季南岸盛行西北风,吹蚀湖滩泥沙,溇港人湖口朝向西北,会导致风沙积累,淤塞水道;溇港朝向东北,风沙沉积在入湖口右岸附近,雨季来临时可以被溇港中流水冲走。【分析】本题以太湖圩田修建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条件、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区域发展差异和因地制宜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1)分析修建圩田的人文优势可以从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土地需求角度分析阐述。从材料可知,古代先民在太湖沿岸开挖塘浦,用挖出的土构筑堤岸,而开挖

10、塘浦构筑堤岸工程量较大,所需劳动力数量较多;我国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中下游,人口相对较为稠密,劳动力数量丰富,具备挖塘筑堤的条件;由于太湖地区沼泽密布,而太湖周边地区人口数量多,对粮食需求大,人多地少,粮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不得不将太湖沿岸挖塘筑堤,这也体现出我国古代人民勤劳善思,因地制宜解决人地矛盾问题的策略。(2)长江中下游地区建设圩田主要用于种植水稻,水稻对水源需求较大。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相对较大;季风气候极不稳定,受夏季风强弱变化的影响,水旱灾害多发,为更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稳定水源条件;太湖所在地区地势低洼,在

11、旱季时,由于地势低,汇水条件相对较好,且具备储水条件,可为水稻生长提供水源;在雨季时,由于采用了挖塘筑堤,在水稻区周围筑起的高堤坝,可以有效的减少洪水对农田造成的危害,保证水稻良好生长。(3)泥沙的淤积与冲蚀需考虑泥沙的来源、结合区域地理环境的时空变化特征去分析。太湖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湖泊补给量降低,湖泊水位下降,此时处于枯水期,湖泊周边大量湖滩出露;受冬季西北风影响,吹蚀作用显著,西北风将湖滩裸露出的泥沙由西北带向东南,若溇港入湖口朝向西北,易造成风沙累积,堵塞原有的河流通道。从图示可以看到,溇港入湖口朝向东北方向,受冬季西北风的

12、影响,风沙沉积物主要在入湖口的右岸附近沉积,在河流丰水期来临时,由于水位升高,流量增大,可将原本堵塞在入湖口右岸的泥沙冲走,从而可减少泥沙淤积量。3(2023江西景德镇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意大利东北部沿海的威尼斯湖为一潟湖,潟湖通过沙坝之间的几个缺口与外海相通。威尼斯城就建立在湖中100多个岛屿上。威尼斯的建筑一般都是先将木柱深深插入岛屿下的淤泥中,然后在木柱上铺一层岩石作为地基,再在地基上砌砖建成。由于地质原因,气候变化,以及天文、气象的影响,近百年来威尼斯经常出现水灾。为防治水患,2003年意大利斥巨资实施了“摩西工程”(下图),即在威尼斯潟湖与外海之间设置三道水闸,闸门

13、平时开放,需要时关闭。但这个工程也遭到部分人士的质疑。(1)分析威尼斯近百年来经常出现水灾的主要原因_。(2)判断摩西水闸最可能关闭的季节和日期_,并分析原因_。(3)推测摩西水闸工程遭受到部分人士质疑的理由_。【答案】(1)地基松软,地面沉降,建筑物下沉;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2) 冬季农历初一或十五(塑望月日)。 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风浪大;大潮日,潮汐水位高。(3)威尼斯湖关闭水闸,湖水流动性变差,水质变坏;投资大,成本太高,经济效益差。【分析】本大题以威尼斯湾的“摩西水闸”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地壳运动、全球气候变暖、地中海气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

14、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详解】(1)由材料可知,威尼斯岛屿下是淤泥,木柱插入淤泥,木柱上铺一层岩石作为地基,再在地基上砌砖建成,地基松软,变得不坚固,地面沉降,建筑物下沉;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进入潟湖,水位升高,出现水灾;暴雨造成持续的降雨使得威尼斯泻湖地区海水涨潮时发生倒灌;海水涨潮海水也会倒灌入潟湖。(2)由材料可知,由于地质原因,气候变化,以及天文、气象的影响,近百年来威尼斯经常出现水灾。由此,可以判断当海水水位上涨明显时,摩西水闸最可能关闭。由上题分析可知,强降雨或者海水涨潮会引发海水倒灌入潟湖,引发水灾。根据所学,该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控

15、制,降水较多,风浪较大,容易引发海水涨潮倒灌;冬季农历每月的初一或者十五,海水潮汐为大潮,海水水位上涨较高,需要关闭水闸。(3)“摩西水闸”的运行是指水闸升起,阻挡亚得里亚海的海水进入威尼斯湾,免受洪水威胁,正常情况下两个水域的海水是能够正常流通,不断的进行水体交换的,但被阻挡以后,水体流通不畅,会影响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流通,影响生物多样性;水体流通不畅,流动性变差,水质变差,可能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威尼斯湾的海水盐度降低,影响整体的生态环境;斥巨资实施的“摩西工程”,设置三道水闸,投资大,成本太高,经济效益差。4(2022山东模拟预测)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巴萨巴湖位于喜马拉雅山北侧,湖面海拔5499米,是受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终碛湖(冰碛物为冰川携带的松散堆积物),冰川前端伸入湖内且裂隙发育。近几十年来,因气温变化,龙巴萨巴湖出现了冰退湖进现象。由于冰川作用区环境的改变,冰川灾害事件增多,其中冰碛湖溃决洪水灾害尤为突出。(1)分析龙巴萨巴湖的形成过程。(2)结合图文材料,推测冰川的消退方向,并说出依据。(3)夏季龙巴萨巴湖容易溃决,试说明理由。(4)据专家预测,龙巴萨巴湖水域面积会先扩大后减小,分析其原因。【答案】(1)冰川侵蚀地表前端携带大量碎屑物,因冰川融化而堆积,阻塞沟谷形成相对封闭的洼地;冰雪融水汇入,积水成湖。(2)冰川向东南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