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区域协调(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上传人:嘻哈 文档编号:351332275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6.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区域协调(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三章区域协调(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三章区域协调(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三章区域协调(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三章区域协调(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区域协调(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区域协调(复习课件) 高二地理 (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区域协调区域协调0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及其影响一、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一、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具体影响具体影响生产要素成本变化生产要素成本变化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时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时,产业会发生区域间的转移现象产业会发生区域间的转移现象产品的市场条件变化产品的市场条件变化导致产品销售成本导致产品销售成本的变化,促使产业转的变化,促使产业转移的发生移的发生软环境变化软环境变化产业迁入地如果具有与迁出地相近或相产业迁入地如果具有与迁出地相近或相同的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同的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能够加速产能够加速产业

2、转移的进程业转移的进程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1 1、从产业转移的类型来看,资源密集型工业由接近能源地和从产业转移的类型来看,资源密集型工业由接近能源地和原料产地,向市场和交通优越地转移,如钢铁工业。劳动密集原料产地,向市场和交通优越地转移,如钢铁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一般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严重污染型工业一般转向劳动力数量较多、工资较低的地区。严重污染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2 2、从产业转移的顺序来看,一般是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产业转移的顺序来看,一般是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

3、业,再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再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3 3、从生产要素的流动规律来看,由发达地区流入到欠发达从生产要素的流动规律来看,由发达地区流入到欠发达地区的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由欠发达地区流入到发达地区的一地区的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由欠发达地区流入到发达地区的一般是劳动力和原料。般是劳动力和原料。三、产业转移的影响三、产业转移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分工与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合作改变区域地理改变区域地理环境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空间分布移出区移出区原主导产业原主导产业(如劳动密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集型产业)向

4、国外转移,向国外转移,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构调整创造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处于开业;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阶段发期和增长阶段的产业;进行产的产业;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营销将环境污染向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外转移,环境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污染状况得到改善改善就业机会向国外转就业机会向国外转移移,减少国内就业减少国内就业机会机会,引起失业人引起失业人口增加口增加移入区移入区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加快本国或地区经济结加快本国或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构调整,可以缩短产业可以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5、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加快工业化进程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产业;发展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产业;组阶段的产业;组织产品的加工织产品的加工接受产业转移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的同时,也接也接受了环境污染受了环境污染大量吸收国际产业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转移,有助于缓解有助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国内就业压力读河北读河北“环京新城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位置示意图。【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 1、“环京新城环京新城”吸引吸引“珠三角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的主要原因是 ()A)A“环京新城环京新城”劳动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B B“环

6、京新城环京新城”科技力科技力量雄厚量雄厚 C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两地之间交通便利2 2、“珠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A)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 B促进促进“珠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 C使环渤海地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 D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缓解就业压力AB【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我国区域经济形成了明显的东、中、西部梯度差异格局,为产业从发达地区

7、向欠发达我国区域经济形成了明显的东、中、西部梯度差异格局,为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提供了可能。为了能引入大规模的资本和企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地区梯度转移提供了可能。为了能引入大规模的资本和企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广大中西部地区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下图是我国中西部级,广大中西部地区围绕承接产业转移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下图是我国中西部1818个省个省(区、市区、市)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格局示意图。承接产业转移竞争格局示意图。3 3、图中强竞争力型的省级行政区,其承接产业转移图中强竞争力型的省级行政区,其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强的最主要因素是竞争力强的最主要因素是()A

8、)A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 B B区位与交通区位与交通 C C优惠的国家政策优惠的国家政策 D D丰富的劳动力丰富的劳动力4 4、中西部地区承接的东部产业转移的中西部地区承接的东部产业转移的主体产业是主体产业是()A)A仪器仪表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B B石化工业石化工业 C C纺织与服装制造业纺织与服装制造业 D D钢铁工业钢铁工业BC02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能源

9、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对调入地区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对调出地区资源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促进资源开发经济经济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促进经促进经济发展济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经

10、济增加经济收入收入社会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增加收入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扩大就业,带动地区城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市化发展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改善环境质量(经济收入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区域协调实现地区间资金、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地区间资金、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利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利于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源、经济发展

11、、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课堂练习】【课堂练习】读我国绿色大动脉读我国绿色大动脉川气东送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川气东送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AB5 5、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A)A城市分布城市分布B B地形变化地形变化 C C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D D河流流向河流流向 6 6、川气东送工川气东送工程建造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程建造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A)A横跨中部、东部八省横跨中部、东部八省(市市),是我国运距,是我国运距最长的管道工程最长的管道工程 B B需要翻越鄂西、渝东的崇山峻岭,隧道工程量巨大需要翻越鄂西、渝东的崇山峻

12、岭,隧道工程量巨大 C C因数次穿越长江,建成后管道运输的连续性无法保障因数次穿越长江,建成后管道运输的连续性无法保障 D D沿线城市众多,人口沿线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工程拆迁量大密集,工程拆迁量大三、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优缺点三、南水北调三条线路的优缺点1 1、东线东线 优点:可调水量大;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投资少,工期短。优点:可调水量大;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小,投资少,工期短。缺点:水质较差;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梯级抽水北送。缺点:水质较差;黄河以南地势南低北高,需梯级抽水北送。2 2、中线。中线。优点:水量较大;水质较好;地势南高北低,可供水自流。优点:水量较大;水质较好;地势南

13、高北低,可供水自流。缺点:需挖河道,工程量大、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移民多。缺点:需挖河道,工程量大、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移民多。3 3、西线:、西线:优点:可自流供水;水质好。优点:可自流供水;水质好。缺点: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地形缺点: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地形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四、南水北调的影响四、南水北调的影响正面影响正面影响使缺水地区增加水源使缺水地区增加水源,扩大水域扩大水域,解决生产和生活之需解决生产和生活之需补偿调节河湖水量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水源调入区气候改善水源调入区气候,缓解生态缺水缓解生态缺水,保护濒危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野生动植物减减少水源调入区

14、地下水的开采少水源调入区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循有利于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循环环,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负面影响负面影响调出区:径流量减少调出区:径流量减少,河口盐度增高河口盐度增高,水质变差;还可能使泥沙淤积水质变差;还可能使泥沙淤积加重加重,航道淤塞航道淤塞工程沿线地区:引起移民问题工程沿线地区:引起移民问题,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影响水生生物生长调入区:不合理灌溉调入区: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既有有利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在也有不利影响;在进

15、行分析时也可从正负两方面进行进行分析时也可从正负两方面进行,具体可如下表所示:具体可如下表所示:【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以后,京杭运河又被赋予向北方输送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功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以后,京杭运河又被赋予向北方输送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功能。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是内河水运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南水北调东线输水水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是内河水运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南水北调东线输水水质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图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质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图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DA7 7、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

16、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有利于改善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可缓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戊地的用水紧张 A A B BC CD D 8 8、为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合理有效的措施是为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合理有效的措施是()引长江水进入华北引长江水进入华北引珠江水进入华北引珠江水进入华北节约用水,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减少水污染 大量开采地下水大量开采地下水开挖入海新河开挖入海新河 将华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迁走北地区的部分居民迁走A AB B C CD D03黄河流域内部协作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1 1、分分析析流流域域开开发发的的地地理理条条件件一一般般要要考考虑虑流流域域位位置置、自自然然环环境境、自自然然资资源源等等自自然然地地理理条条件件和和人人口口、经经济济发发展展基基础础等等人人文文地地理理条条件件,注注意意从从有有利利和和不不利利两方面进行客观分析。两方面进行客观分析。2 2、分分析析流流域域开开发发建建设设的的基基本本内内容容时时要要综综合合考考虑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