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项目方案

上传人:以*** 文档编号:351331102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11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用耗材项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医用耗材项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医用耗材项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医用耗材项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医用耗材项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用耗材项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耗材项目方案(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泓域咨询/医用耗材项目方案医用耗材项目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9一、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9二、 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10三、 建立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制度10四、 坚持工业立区,提升高质量发展竞争力13五、 加快建设国家级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14六、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5第二章 项目投资主体概况17一、 公司基本信息17二、 公司简介17三、 公司竞争优势18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19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19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20五、 核心人员介绍20六、 经营宗旨22七、 公司发展规划22第三章 总论27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27二、 编制原则27

2、三、 编制依据28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28五、 项目建设背景29六、 结论分析30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2第四章 行业、市场分析34一、 主要目标34二、 基本原则34第五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37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7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7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37第六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39一、 项目选址原则39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9三、 以开放拓展发展空间41四、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2第七章 运营管理模式43一、 公司经营宗旨43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3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4四、 财务会计制度47第八章 法人治理结构51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51二、 董事55三

3、、 高级管理人员61四、 监事64第九章 环境保护分析66一、 环境保护综述66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66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67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68五、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68六、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69第十章 劳动安全生产70一、 编制依据70二、 防范措施71三、 预期效果评价77第十一章 技术方案分析78一、 企业技术研发分析78二、 项目技术工艺分析80三、 质量管理82四、 设备选型方案83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3第十二章 进度规划方案85一、 项目进度安排8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85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86第十三章 投资方案分析87一、 投资估算的

4、编制说明87二、 建设投资估算87建设投资估算表89三、 建设期利息89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9四、 流动资金90流动资金估算表91五、 项目总投资92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2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3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3第十四章 经济效益95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5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5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6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97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9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2三、 偿债能力分析10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4第十五章 项目招标、投标分析106一、 项目招标依据106二、 项目招标范围106三

5、、 招标要求107四、 招标组织方式107五、 招标信息发布111第十六章 项目总结112第十七章 附表附件114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4建设投资估算表11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7流动资金估算表11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4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一、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医

6、保支付机制和利益调控机制,实行精细化管理,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的内生动力。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按床日、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型付费方式,鼓励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方式。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病种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或按床日付费;对基层医疗服务可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高血压、糖尿病、血液透析等慢病管理相结合;对一些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按人头付费。有条件的地区可将点数法与预算管理、按病种付费等相结合,促进医疗机构之间有序竞争和资源合理配置。健全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公开、平等的谈判协

7、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支付方式改革相关的管理规范、技术支撑和政策配套,制定符合基本医疗需求的临床路径等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病历及病案首页的书写,全面夯实信息化管理基础,实现全国范围内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名称和内涵、疾病分类编码、医疗服务操作编码的统一。继续落实对中医药服务的支持政策,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到2017年,国家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鼓励各地积极完善按病种、按人头、按床日等多种付费方式。到2

8、020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覆盖所有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适应不同疾病、不同服务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按项目付费占比明显下降。二、 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的基础上,加快整合基本医保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统一基本医保行政管理职能。统一基本医保经办管理,可开展设立医保基金管理中心的试点,承担基金支付和管理,药品采购和费用结算,医保支付标准谈判,定点机构的协议管理和结算等职能。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发挥医保对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控制作用。加快推进医保管办分开,提升医保经办机构法人化和

9、专业化水平。创新经办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三、 建立严格规范的综合监管制度健全医药卫生法律体系,加快转变职能,完善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监管模式,提高综合监管效率和水平,推进监管法制化和规范化,建立健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运行规范、科学有效的综合监管长效机制。(一)深化医药卫生领域放管服改革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推进医药卫生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建立清单制度并向社会公示。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更加注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二)构建多元化的监管体系完善监管主导、第三方广泛参与、医疗卫生机构自我管理和社会监督为

10、补充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加强部门联动,加大监管力度,切实防止和减少损害群众健康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引导第三方依法依规参与监管工作。建立医疗卫生机构自我管理制度,加强内涵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所有医疗机构门诊、住院诊疗行为和费用开展全程监控和智能审核。加强医保智能审核技术应用,推动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应用智能监控系统,逐步实现对门诊、住院、购药等各类医疗服务行为的全面、及时、高效监控。健全全国药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开价格、质量等信息。建立健全社会共治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力度,拓宽公众参与监管的渠道,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三)强化全行业综合监管健全医药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推动监管重心转向全行

11、业监管。加快出台基本医疗卫生法,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实行属地化监督,加强基层监督机构规范化建设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保障机制。开展综合监管试点。推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建立违法违纪黑名单制度,对进入黑名单的机构和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坚决曝光。健全医疗机构绩效考评制度,对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各医疗机构的功能任务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强化临床路径管理,完善技术规范,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医疗机构产权归属、财

12、务运营、资金结余使用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盈利率的管控,加强医疗养生类节目和医疗广告监管,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到2020年,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监督检查实现100%覆盖。完善基本医保基金监管制度,加大对骗保欺诈等医保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完善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监控机制,将监管对象由医疗机构延伸至医务人员。强化药品质量监管,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流通秩序。加强药品注册申请、审批和生产、销售的全程监管,建立完善药品信息追溯体系,形成全品种、全过程完整追溯与监管链条。加强药品有效期和包装材料管理,规范过期药品等废弃药品及包装材料的处置。严控药品购销渠道,严格票据管理,减少流通环节,净

13、化流通环境。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药品注册申请中数据造假、制售假劣药品、挂靠经营、走票、商业贿赂、非法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药品价格行为监管,建立健全药品价格信息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制度,积极引导行业组织和市场主体加强诚信建设,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加强对市场竞争不充分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监管。对价格变动频繁、变动幅度较大的,适时开展专项调查,对价格垄断、欺诈、串通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四)引导规范第三方评价和行业自律完善相关政策制度,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积极开展或参与评价标准的咨询、技术支持、考核评价等工作,推动医疗机构考核评价逐步向独立第三方评价转变。充分发挥行业协

14、会学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作用,积极培育第三方评价机构。强化行业自律,推动行业组织建立健全行业管理规范和准则,规范成员行为。引导和规范医疗机构建立内审制度,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查自纠,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全国医疗卫生行业监管信息管理,为医疗机构开展业务以及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满意度等提供有效监控依据。四、 坚持工业立区,提升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抓集群提能级。坚持锻长补短,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00亿元、增长10%以上。狠抓项目投资,开展项目“竞进拉练”,强化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保障,新开工中航油、怡能智造等70个项目,续建恺迪苏、亚士创能等55

15、个项目,投产长风光气衍生物、华邦原料药等68个项目,确保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狠抓立新蓄能,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项目引进培育,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258亿元。狠抓强基固本,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一批钢铁、化工补链延链项目,推进双象集团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保重钢1000万吨钢铁基地顺利达产。五、 加快建设国家级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纵深推进“千百亿”行动,提升“5+1”主导产业15聚合力,构建产业链更完整、供应链更安全、价值链更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纵向延伸、横向耦合,做大电子材料、轻量化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等产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高地。坚持扩能、提质、长链,大力发展金属制品、建材用钢、汽车高强钢等新型钢材,建设西部特种钢材产业基地。全力突破烃类产业瓶颈,推动综合化工精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