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 灰雀 教学反思1

上传人:凌云****90 文档编号:35132245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 灰雀 教学反思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3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 灰雀 教学反思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3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 灰雀 教学反思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 灰雀 教学反思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案 灰雀 教学反思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系列教材部编版灰雀教学反思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列宁的爱鸟的言行的影响下,把捉回家的鸟又放回树林的故事。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1.品味词语,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品味词语,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上课时,我引领学生在“抓关键词”理解的基础上,按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方法,首先找到句子“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和“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接着细读品味,相互交流。通过品读“每次”“都要”“经常”几

2、个关键词语,当灰雀消失之后,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这表明他对灰雀的着急和担心,以及对灰雀的喜爱之情。本环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熟读课文,从句到词,由词语品味感悟,走进文本,学生依据课本这个例子,学会了阅读。2.增加神态,体会人物情感。语文教学中,感悟人物的品质,一般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体会,这样文本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就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本课第三至第十自然段,是列宁和男孩关于灰雀丢失的对话。教学中,我请学生尝试给对话加上合适的表示神态的提示语,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如: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担心、着急)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3、” 列宁(难过、惋惜)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这样,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就清楚明白了。二、成功之处本课教学中,比较成功之处是让学生调换角色,读写结合。传统教学复述课文就是把课文内容从头到尾讲述一遍。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为了完整,甚至把课文逐字逐句背诵下来,造成复述和背诵的混淆。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和灰雀调换角色,以灰雀的身份从另一种角度,说说自己传奇的经历,主要有:见到列宁和列宁嬉戏被男孩捕捉关在鸟笼回到树林。接下来,我让学生把刚才所说的写下来,做到读写结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三、不足之处回顾本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堂课,我和学生在课文的探讨上进行得十分圆

4、满,但我却有些忽略了朗读指导这一块。课堂上,“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这一句中我没有抓住“找遍”这个词进行指导朗读,只是简单要求学生要读重一点。学生始终无法读出列宁焦急寻找的语气,此时,我本该发挥作用,示范朗读,可我却忘了这么做。可见,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很大的提高。四、改进措施针对以上情况,在以后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本课教学中对话较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是通过列宁的言行来反映的,特别是“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一句中“找遍”。如何理解列宁焦急的心情,我们可以这样扩展:教师:列宁来到溪水边寻找灰雀,( )。列宁爬到山顶上寻找灰雀,( )。列宁来到矮树丛中寻找灰雀,( )。灰雀到底在哪里呢?这样的扩展训练,学生就会理解“找遍”一词,就会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焦急、担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