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加与减(三)》教学反思一

上传人:凌云****90 文档编号:35132199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加与减(三)》教学反思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加与减(三)》教学反思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加与减(三)》教学反思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加与减(三)》教学反思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加与减(三)》教学反思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加与减(三)》教学反思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加与减(三)》教学反思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六 加与减(三)第一节:图书馆图书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在小棒操作中感知“满十进一”的算理在学生借助情境图,提出“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共有多少本?”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8+4之后,首先让学生进行小棒操作,并用算式记录操作的过程。有的孩子先把8根和4根合起来,得到1捆又2根,再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共有3捆又2根,也就是32根。即:8+4=12;20+12=32。而有的孩子则把4分成2和2,28根先和2根合起来就是3捆,再加上2根就是32根,即:28+2=30;30+2=32。在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历

2、了10根捆成1捆的过程,所以对满十进一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一步的竖式计算的算理理解打下了伏笔。二、在拨计数器中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在学生摆完小棒,理解口算方法后,请学生拨计数器。重点解决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个位原来有8个珠子再加上2个珠子就是10个珠子,因为10个一是1个十,所以要将个位的10个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个位再加上2个珠子,得到结果是32.还有的小朋友发现个位原有8个珠子再加上4个共有12个,满十个了,要将个位上的10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因而结果也是32。这样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将个位的十个珠子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的过程,进一步深化理

3、解“满十进一”的算理。三、在沟通联系中强化“满十进一”的算理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对“满十进一”有了相当的理解之后,请孩子们列竖式计算。在这以环节还注意将前两项动手操作的活动与竖式计算紧密结合起来。在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是,以“为什么8和4要对齐?这是拨计数器的哪一步”“8+4满十了怎么办?怎么做不会忘了进一?”“十位变成了几?这个过程是前面两项操作的哪一步?”“当你看竖式上的”进一“你想到了什么?”等问题来沟通操作与竖式计算的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的道理。虽然整节课非常重视学生对“满十进一”算理的理解,使学生在竖式计算时都能较得心应手,正确率较高。但由于考虑这一节是进位加法

4、的起始课,所以不敢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而是一种方法接一种方法逐一进行,导致时间花费的较多,占用了练习的时间,因此如何做到即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又让课堂有学生练习的空间是我下一阶段要研究的问题。第二节:摘苹果 新课导入:以“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引入新课,讲述苹果是营养丰富的一种水果,让学生们知道本节课的内容和苹果有关。笑笑和淘气知道吃苹果的好处之后,他们决定一起去果园摘苹果,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让我们开动脑经,一起来帮他们解决下吧!教学过程:一、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初步估算能力。我首先肯定孩子们竖式计算的能力,再跟孩子们说由于笑笑和淘气在外面摘苹果,他

5、们没有带纸和笔,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如何计算出箱子到底能不能装下笑笑和淘气摘的苹果呢?结合前面所学的“凑十法”,由此引出“估算”的概念,启发孩子们把17和38看成最接近它本身的整十数,同时强调,是最接近它本身的整十数,为什么把17看成20而不是10?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分析其中的原因。二、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孩子们研究“1738=?”的问题。小组汇报成果,得出结论:摆小棒的方法告诉我们“捆加捆,棒加棒”,也就是个位和各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强调数位的区别。而计数器告诉我们要“满十进一”。通过比较感受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之后,展示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注意事项,然后请小组上台演示计算过程并试

6、着告诉同学们,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比较感受,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领。孩子们的表现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尤其是讲台演示计算过程的两位学生,他们之间合作默契,分工明确,一年级的学生能把合作做得如此有条理,我感到十分欣慰。三、大声把计算口诀说出来吧!进位加法要记牢,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来加起,个位满十要进一。肯定孩子们的学习成果,鼓励孩子们今后的每节课都像这节课一样认真。我的感悟:都说孩子就是希望,的确,课堂上我感受到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他们眼里那种对知识的渴望,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知识都教给他们。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和悟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

7、就是保护他们的热情,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的路上越走越好。第三节:阅览室阅览室一节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不退位减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学生已经掌握了列竖式的基本方法和书写格式,所以这节课重点就是理解与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一年级孩子的思维比较直观形象,而数学的算理比较抽象,因此在本节的学习中我极为重视学生的直观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有助于他们对算理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在探究307和258时,我让学生先摆一摆小棒、拨一拨计数器,并在活动中说出自己的操作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建立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借一当十再减的概念

8、,为后面列竖式打下基础。在前面操作的基础上,学生对列竖式问题不大,但是还存在个别问题,比如25-8这类型,个位用借的10减去8等于2,有孩子就直接把2写在了个位,而忘记用2加5等于7了,个位计算时要极为小心。这节课的学习也还有很多的不足,如:在动手操作环节,给予孩子的空间和时间还是不够充分,有些不善于操作和表达的孩子得到的锻炼还不够。在练习的设计上还应该更精心一些,要丰富练习的形式,为孩子思维的锻炼与升华提供有效的帮助。第四节:跳绳本课在教学组织上充分利用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理特征,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树立自信心。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巧妙地布置数跳绳的次数及谁多谁少,自然地引入本

9、课内容。这样学生兴趣高,下面的教学自然就容易多了。怎样使学生想算理、找方法,充分发挥其潜能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新的教学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好动好玩的特性,让他们根据自己收集的实际数据,在“玩”中来比多比少,然后教师收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请他们帮忙算,以显示其聪明才智,挖掘潜力,充分利用学生的“玩”来达到教学目的,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这种轻松自在的“玩”中互相探讨,相互启发,得出算理,掌握多种计算技巧。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的潜能被唤醒,内在的个性得到展示,发展了推理能力、想像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教室里有一种热烈

10、的交流氛围,而这一切都与“比”有关。在“比”的过程中,面对生的“笨方法”,教师不武断否决,而是让其他同学在比较的基础上让他明白简便方法。正是这样,学生讨论的气氛高涨,个个都抢着说,急着找方法。整个过程教师不作过多干预,也不让学生坐在凳子上沉思默想,而是他们自己“玩”、自己“比”,试想在这种“玩”中谁能说他们没有“思考”呢?同时还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把时间真正地还给学生。从侧面还可以看出,学生的数学知识是通过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玩”的基础上建立的,改变了以往的“教室安静、学生坐好、教师讲好”的教学模式,在这里学生是主体,他们自由地“比”“争”。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自编应用题或应用题补条件填问题的教学埋下很好的伏笔。因此,在“玩”中学数学,既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又能发展其思维,也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我认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