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8 页 浙浙 江江 理理 工工 大大 学学 20172017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专业综合 代码:代码:347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6565 题,每题题,每题 2 2 分,共分,共 130130 分)分)1.人的视觉主要受()的控制 A.额叶 B.顶叶 C.枕叶 D.颞叶 2.人的大脑表面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其中哪个不是三条大的沟裂()A.中央沟 B.外侧裂 C.顶枕裂 D.内侧裂 3电风扇高速转动时,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扇一扇的叶片,而是一个整体的圆盘在旋转,这种现象反映的是()A.视觉掩蔽 B.视觉适应 C.运动后效 D.闪光融合 4如果手上原有的重量是 200 克,至少必须增加 4 克,人们才能感受到两个重量的差别根据韦伯定律,如果原有重量是 400 克,要产生差别感觉需要增加的重量必须达到()A.2 克 B.4 克 C.6 克 D.8 克 5.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困难作业,最佳动机水平()A.适中 B.偏低 C.偏高 D.不定 6.注意分配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种活动必须达到怎样程度?()A.熟练 B.迁移 C.稳定 D.兴奋 7.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A.正比关系 B.对数关系 C.反比关系 D.常数值 8.下列选项中,属于深度知觉双眼线索的是()A.线条透视 B.视轴辐合 C.运动时差 D.纹理梯度 9.先学习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记忆的干扰作用称为()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延缓抑制 D.消退抑制 10用无意义音节进行记忆研究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最先提出者是()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詹金斯 D.弗洛姆 11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是()A.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第 2 页,共 8 页 12.老年期退行性变化最明显的心理过程是()A.感知觉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13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是下列哪种关系?()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函数关系 14.情绪活动时,主要是()开始活动 A.交感神经系统 B.副交感神经系统 C.中枢神经系统 D.外周神经系统 15.“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下列哪种目标冲突?()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16在全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A.常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正偏态分布 D.无规则 17.根据归因理论、下列哪种选项能增强成功的动机?()A.失败是能力太差 B.失败是不够努力 C.失败是任务太难 D.成功是任务太容易 18.人的气质主要反映心理活动的()A.强度特征 B.速度特征 C.态度特征 D.动力特征 19.胆汁质气质类型特征与下列哪种神经类型对应?()A.强、平衡、灵活型 B.强、平衡、不灵活型 C.强、不平衡型 D.弱型 20.“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两种类型”是谁提出的?()A.荣格 B.斯普兰格 C.魏特金 D.阿德勒 21.世界上最早的智力量表是()A.韦克斯勒量表 B.比纳-西蒙量表 C.斯坦福-比纳量表 D.瑞文推理量表 22由于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焦虑 23.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在 4-7 岁儿童这一阶段,其人格形成发展的任务是()A.信任感对怀疑感 B.主动性对内疚 C.勤奋对自卑 D.自觉性对羞怯 24.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环境和教育 B.遗传素质 C.内部矛盾 D.年龄特征 25.强调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维系于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明确提出这一主张的是()A、罗杰斯 B、奥苏泊尔 C、马斯洛 D、布鲁纳 第 3 页,共 8 页 26.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是()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第二信号系统 D.巴宾斯基反射 27.()流体智力发展达到最高峰A.青少年期 B.中年早期 C.中年晚期 D.老年期 28、学生在已掌握“力”概念基础上,再来学习“重力”概念,这种学习属于()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总括学习 29.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比较这一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是()A.纵向研究 B.追踪研究 C.个案研究 D.横断研究 30.“给我 12 个体形良好的婴儿和一个由我指定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从这些婴儿中随机帛取任何一个,保证能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商人和领袖人物,甚至训练成乞丐或小偷”华生这段话的实质是()A.二因素论 B.遗传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相互作用论 31.“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者是()A.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列昂节夫 D.弗洛伊德 32.儿童身体发育依照头颈躯干下肢的次序进行,这是遵循()A.头尾原则 B.近远原则 C.平衡原则 D.非平衡原则 33.以下哪一条关于儿童早期情绪发展的阐述是正确的()A.所有面部表情是后天习得的 B.对情绪的理解置后于对情绪的表达和确认 C.儿童通过模仿来获得各种情绪 D.儿童根本不可能理解他人的情绪 3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前运算阶段思维的主要特点是()A 可逆性 B 守恒性 C 形象性 D 互反性 35.语法知识的学习促进了语言的表达。
这种迁移现象是()A.陈述性知识对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B.陈述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C.程序性知识对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D.程序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36.概念学习中的变式是指()A.变更教学组织方式 B.变更言语表达方式 C.变更正例的无关属性 D.变更概念的本质属性 第 4 页,共 8 页 37.艾里克森认为,进入成年初期,个体的发展课题是()A.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B.防止同一性扩散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获得创生感,避免停滞感 38.两点阈是哪一种阈限()A.绝对阈限 B.差别阈限 C.绝对差别阈限 D.相对差别阈限 39.对一种气味适应后对另一种在气味的阈限将()A.不影响 B.提高 C.降低 D.先提高后降低 40实验结果要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组内设计是()A.较困难的 B.不可能的 C.较容易的 D.肯定的 41实验中出现天花板效应的原因可能是()A.任务中等困难 B.任务过于困难 C.练习次数不够 D.任务过于容易 42.信度之于效度正如:()A.准确性之于一致性 B.一致性之于准确性 C.偏差数之于常模 D.常模之于偏差数 43.内隐联想测验是以()为指标来进行的 A.概率密度 B.反应时 C.正确率 D.信心评价 44.“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A.时距信息 B.加工机制 C.通道 D.实验 45.下面哪项实验是应用的开窗实验技术()A.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 B.字母转换作业 C.心理旋转实验 D.短时记忆视觉编码实验 46.以下哪项不是注意的研究方法()A.信号检测范式 B.提示范式 C.搜索范式 D.双任务范式 47.以下哪项是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A.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 B.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 C.统计回归 D.个体本身的生长和成熟 48.基本模式“O1 X O2”属于()A.单组后测设计 B.单组前后测设计 C.固定组比较设计 D.事后回溯设计 第 5 页,共 8 页 49.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示范式的基本原理是用刺激或指导语来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然后把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和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比较 B.最常见的搜索范式是视觉搜索任务 C.警戒和飞行员心理负荷是注意的应用研究 D.注意研究的四种范式都关注注意在同一任务中如何指向不同的刺激 50.实验仪器中测量人的速度判断能力的仪器是()A.速示器 B.速度知觉仪 C.时间知觉测试仪 D.反应计时器 51.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A.父亲的月工资为 1300 元 B.小明的语文成绩为 80 分 C.小强 100 米跑得第 2 名 D.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 5 分 52.比较时只能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使用乘除运算的数据是()A.称名数据 B.顺序数据 C.等距数据 D.比率数据 53.对于下列实验数据:1,108,11,8,5,6,8,8,7,11,描述其集中趋势用()最为适宜,其值是()A.平均数,14.4 B.中数,8.5 C.众数,8 D.众数,11 54.“75-”表示某次数分布表中某一分组区间,其组距为 5,则该组的组中值是()。
A.77 B.76.5 C.77.5 D.76 55如果某测验的效度系数是 0.70,则该测验无法做出解释的变异比例为()A.30%B.49%C.51%D.70%56.某次英语考试的标准差为 5.1 分,考虑到这次考试的题目太难,评分时给每位应试者都加了 10 分,加分后成绩的标准差是()A.10 B.15.1 C.4.9 D.5.1 57.已知一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为 80,标准差为 10Z 值为-1.96 的原始数据是()A.9.6 B.81.96 C.60.4 D.78.04 第 6 页,共 8 页 58.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为 26kg,体重的标准差是 3.2kg,平均身高 110cm,标准差为 6.0cm,问体重与身高的离散程度哪个大()?A.体重离散程度大 B.身高离散程度大 C.离散程度一样 D.无法比较 59.AB 两变量线性相关,变量 A 为符合正态分布的等距变量,变量 B 也符合正态分布且被人为划分为两个类别,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应采用()A积差相关系数 B点双列相关 C二列相关 D肯德尔和谐系数 60.有 10 名学生参加视反应时和听反应时的两项测试,经过数据的整理得到=45,这两项能力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是()。
A.0.73 B.0.54 C.0.65 D.0.27 61.某个单峰分布的众数为 15,均值是 10,这个分布应该是()A.正态分布 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 D.无法确定 62.下面各组分布中,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A.正态分布 B.t分布 C.X 2分布 D.F分布 63.有一个 64 名学生的班级,语文历年考试成绩的=5,又知今年期中考试平均成绩是 85 分,如果按 95的概率推测,那么该班语文学习的真实成绩可能为()A.83 B.86 C.87 D.88 64.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关系是()A.C.不一定等于 1 65.下列哪些方法对提高统计效力没有帮助()A.增加样本容量 B.将 水平从 0.05 变为 0.01 C.使用单尾检验 D.以上方法均可提高统计效力 二、多选题(共二、多选题(共 1010 题,每题题,每题 3 3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A.能力 B.需要 C.气质 D.性格 2.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左半球主要负责()A.言语 B.情绪 C.阅读 D.数学运算 3.以下哪些属于知觉恒常性的种类:()A.位置恒常性 B.形状恒常性 C.纹理恒常性 D.颜色恒常性 第 7 页,共 8 页 4.场依存型的人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是外部定向者,其特点是()。
A.表现出较大的独立性和较少的受暗示性 B.喜欢并善于人际交往,社会工作能力较强 C.偏爱社会学科 D.倾向于进行小组学习 5.儿童心理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A.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 B.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C.发展是匀速的 D.发展不是匀速的 6.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过程划分为如下阶段()A.前道德判断 B.习俗前道德判断 C.他律道德 D.自律道德 7.反应时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A.额外动机 B.预备时间 C.智力 D.年龄 8.心理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