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5124113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宜春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宜春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宜春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试卷二附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20题)1.“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是出自A.A.富兰克林 B.培根 C.拉封丹 D.伏尔泰2. 菜竹山房主要的描写对象是()A.“我” B.阿圆 C.二姑姑 D.兰花3.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的()A.薄奠 B.达夫散文集 C.屐痕处处 D.闲书4. 苦恼一文的作者契诃夫是下列哪国的作家()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5. 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1921年出版了新诗集女神的诗人是()A.闻一多 B.胡适 C.艾青 D.郭沫若6.战国策的整理编定者是A.刘向 B.左丘明

2、C.司马迁 D.战国史官7.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8. 蜀相是一首()A.五律 B.七绝 C.七律 D.七古9.种树郭橐驼传中,与“长人者好烦其令”构成对比的种树方法是()A.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B.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C.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D.爱之太殷,忧之太勤10. 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 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 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 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11.以下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A.关汉卿 B.马致远 C.张养浩 D.白朴12.

3、我国诗歌史上被誉为“诗史”的是的诗歌? ()A.A.李白 B.屈原 C.自居易 D.杜甫13. 下列有关“量子棘轮”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助无有向电压的电子设备可使电子定向分流B.具有转圈、上下乃至爬坡等多种电子运动形式C.通过特定信号控制电子的流向以完成有用运动D.将促进物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发展14.文学研究会在京成立于()A.1923年 B.1921年 C.1920年 D.1925年15. 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A.叙述 B.议论 C.叙述和议论 D.叙述和抒情16.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现代生活飞速地发展,人的一辈子再不是

4、蜷缩在一个小村或小镇,而是_、漂洋过海。这片大地看似虚无,其实它_了多少大自然的礼物,我至今收藏的一些石斧、石刀还有三叶虫的化石都是那里得来的宝贝。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_A.纵横捭阖 蕴涵 明明净净 B.纵横捭阖 蕴藏 明明亮亮 C.纵横驰骋 蕴藏 明明亮亮 D.纵横驰骋 蕴藏 明明净净17.五四运动以来,作品内容除表达爱国主义思想外,大都歌颂母爱,赞美自然的作家是A.A.朱自清 B.冰心 C.郁达夫 D.胡适18.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是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C.满招损,谦得益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1

5、9.“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A.A.比喻拟人 B.夸张比喻 C.拟人夸张 D.排比比喻20.下列哪位作家有过国破家亡的经历()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柳永二、填空题(10题)21. 但愿人长久,_。22.方苞是清代著名散文家,其为文,提倡义法,其弟子刘大櫆、姚鼐皆受其影 响,方苞被视为_的创始人。23.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瀚海阑干百丈冰, _ 。24.本词表达的词人情感主要是_、_。25.李斯是代文学家。26.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语出自。27. 文章有_的理,没有一定的_。28. 本文采用_的方法来揭露社会现实。29. 玉露凋伤枫树林,

6、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0.箱子岩的作者是_。三、判断题(5题)31. 苏轼以豪放词著称, 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 )32. 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 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 )33.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 )34. 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 )35. 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 律等。(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找出诗中的夸张句和比喻句,并说明其表达作用。37.分析这段诗句中罗敷的性

7、格特点。(4分)38.挑出这段文字的排比句,并分析其效果。五、现代文阅读(3题)39.(二)阅读散文诗钱江夜潮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335小题:蓦地,脚底响起雷霆,一万头猛狮跳到身边,咆哮惊天,翻滚动地,疑在影中,恍如梦中。正当我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之时,巨大的潮涌已从眼前掠过,留下一江碎银,满耳喧响,这里描写的钱江夜潮有什么特征?作者有什么感受?40.作者重回故里和离开故地的心情有什么变化?41.作者一开篇就说,“天地这般复杂地把风约束在中间”。从全文看,“天地”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说明。六、作文(1题)42. 写作题目:干粮与猎枪一位大学校长在大学生毕业典礼上说: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就像一

8、个猎人进入森林,我们不只要给他足够的干粮,还要给他一枝猎枪。根据这段话,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2.C3.D4.B5.D6.A7.A比较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把性质特点相同、相近的事物或性质特点不同、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证明论点,前者可称为类比法,后者可称为对比法,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演绎论证是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8.C9.A10.D11.C12.D13.B14.B15.C解析:张中丞传后叙最突出的特点是有叙有议,叙议结合。这篇文章虽然是纪实之作,但又是有感而发,所以在记述张巡、许远、南霁云事迹的同时,又对他

9、们的行为作出评价,并回击当时社会上种种对张、许的诬蔑之辞。所以文章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前半部分,有针对性回击小人对许远、张巡的诬蔑,以议论带动对史实的回顾,对史实作出评价。文章的后半部分补记南霁云和张巡的事迹,则基本上是记叙。因此选择C项。16.D17.B18.A解析:五代史伶官传序这篇文章,指出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主要决定于人事。第一段开宗明义,首先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即一个王朝的兴衰,重在人为,后唐庄宗的得天下和失天下,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选择A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选项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选项C“满招损,谦得益”,选项D“忧劳可以兴国,

10、逸豫可以亡身”,均是文章通过后唐庄宗宠幸伶人而招致灭国亡身的事实,总结出的历史经验,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19.A献愁供恨:是说远山引起人的愁恨。“献”和“供”,使无生命的山与人的感情相通,为拟人的修辞方法。玉簪螺髻:指山的形状像妇女头上绾发的玉簪和螺形的发髻,使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20.CC【解析】李清照出身于一个文化传统深厚的士大夫家庭,丈夫赵明诚是金石学家。1127年靖康之变,赵明诚病逝,国破家亡的李清照便漂泊到杭州、越州、金华一带,过着孤苦的生活。21.千里共婵娟22.桐城派23.愁云惨淡万里凝24.故国之思,亡国之痛25.秦26.论语论语27. 一定法28. 细节描写29.巫山巫峡

11、气萧森巫山巫峡气萧森30.沈从文31.Y32.N33.Y34.N35.Y36.这首诗中夸张的句子有 “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几句。这种夸张的手法把突如其来的寒冷生动地描绘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中成功地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句。这种比喻带着奇妙的想象,把艰苦的西域从军生活,染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表现了为了保卫国家、甘于奉献的乐观豪迈的情怀。37.表现罗敷的心灵美:坚贞不二,道德高尚,面对高官的求婚,她严词拒绝。“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表现出她的勇敢。38.“大人世及以为礼,城

12、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等,运用排比,相同的句式紧密排列,给人感觉一气呵成,感情强烈,气势充沛。39.钱江夜潮声势浩大,作者感慨大自然的神奇。40.作者重回故里原本是兴奋、高兴的。他本想寻觅遥远的旧梦。但所目睹的一切令他感到痛苦:封建旧家庭的衰亡、故宅早已物是人非、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变了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在故居里找寻不到旧日的梦更看不到任何希望和光明因此作者带着失望和伤感离开了故里离开了旧家踏上走向广大世界的道路作者心情很快由悲转喜。作者重回故里,原本是兴奋、高兴的。他本想寻觅遥远的旧梦。但所目睹的一切令他感到痛苦:封建旧家庭的衰亡、故宅早已物是人非、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变了,又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在故居里找寻不到旧日的梦,更看不到任何希望和光明,因此作者带着失望和伤感离开了故里,离开了旧家,踏上走向广大世界的道路,作者心情很快由悲转喜。41.因为“风一辈子都不平静”;“只要一放松天地便主持不住”“除非把它紧”紧收束起来却没法儿解脱它”;尽管被“闷在小小一个天地中间”风却“究竟还不肯驯伏”。因为“风一辈子都不平静”;“只要一放松,天地便主持不住”,“除非把它紧”紧收束起来,却没法儿解脱它”;尽管被“闷在小小一个天地中间”,风却“究竟还不肯驯伏”。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