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5124098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安阳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安阳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安阳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安阳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安阳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历年真题汇总附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20题)1.在鲁迅的作品集中,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开端的是( )A.A.呐喊 B.彷徨 C.坟 D.野草2.3.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的体裁是A.文论 B.传记 C.寓言 D.寓言性传记散文4.短歌行的主旨是()A.抒写人生苦短,优从中来 B.感慨亲 朋离散,孤苦无依 C.喟叹功业难成,借酒浇愁 D.渴望贤才汇集,建功立业5.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3)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

2、?是劳动人民。 (4)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A.比喻 拟人 设问 夸张 B.拟人 比喻 设问 夸张 C.拟人 对偶 反问 比喻 D.对偶 拟人 反问 比喻6.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 )A.史记 B.左传 C.后汉书 D.汉书7.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语言特点是()A.柔中寓刚 B.刚劲有力 C.层层设喻 D.细腻感人8.9.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A.仕途失意 B.羁旅行役之苦 C.伤春惜别 D.怀古叹今之悲10.寡人之于国也采取的推理方法是()A.对比推理 B.假设推理 C.比喻推理 D.连锁推理11. 下列没有错

3、别字的一组是()A.悖论、针砭时弊、心余力诎、满目疮痍B.追溯、绚私舞弊、腾挪跌宕、为渊驱鱼C.诡谲、睚眦必报、广袤无垠、蓬荜生辉D.倾轧、陈词烂调、杳如黄鹤、良莠不齐12.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 )A.直抒胸臆 B.行动和表情描写 C.外貌和语言描写 D.夸张笔法13.下列句中,“所以”可译成“用来”的是( )A.以其所以至之鲜也。B.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C.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D.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14.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的小说是A.A.断魂枪 B.米龙老爹 C.麦琪的礼物 D.苦恼15.下列作者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

4、白居易 B.柳宗元 C.刘禹锡 D.元稹16. 下列作品属于历史散文的是()A.秋水 B.与友人论学书 C.徐文长传 D.冯谖客孟尝君17.茅盾香市一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A.今昔对比 B.托物言志 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扬18.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宗璞,原名冯钟璞,南京人,当代著名女作家。B.高士其的我们肚子里的食客既是实体事物的记叙文,又属于科学小品。C.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和余秋雨的都江堰均属于说明文。D.秦牧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其代表作有散文集花城、潮汐和船等。19.将感情渗透在写景、叙事、说理之中,边叙述边抒情,边描写边抒情,这种抒情方式叫做( )A.A.间接抒情 B.直接

5、抒情 C.寓情于景 D.借景抒情20.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主张的是( )A.杜甫 B.韩愈 C.白居易 D.李商隐二、填空题(10题)21. 散曲有、两种类型。22. 箱子岩的作者是_。23. 秦观鹊桥仙_,又岂在朝朝 暮暮。24.“_,往事知多少。”2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_;河海不择细流,故能_;王者不却众庶,故能_。”26.李商隐无题词:_,东风无力百花残。27.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的_加工而成的组诗,共_首。28. 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主义的。29.红楼梦今传本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_.30.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三、判断

6、题(5题)31.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月牙儿等。 ( )32. 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 )33. 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 律等。( )34. 苏轼以豪放词著称, 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 )35. 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阅读曹操短歌行中一段文字,回答下列试题。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成现代汉语

7、,并说明这句话中的典故。37.(二)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2426题。书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译成现代汉语。38.这段文字运用何种论述方法阐明观点?效果如何?五、现代文阅读(3题)3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

8、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巴金爱尔克的灯光)请回答:(1)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文中的“家”“甜蜜的家”加上引号是何寓意?(2分)(3)“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那么,作者认为他该去的是什么样的地方?(2分)40.从整体上看,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41.第7段中使用司马迁、柏拉图等人的事例,有哪些作用?试着从中外历史上再举出两个类似的例子。六、作文(1题)42. 一位先哲曾经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后,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题目自拟;(3)立意自

9、定;(4)字数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A2.A3.D4.D5.A6.B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又称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7.A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语言特点是柔中寓刚。全文语言委婉有礼,柔中带刚。由于这是一封书信,从头到尾都按照书信的礼仪来写,而且一再表明与对方有交情,并表示希望得到对方的谅解。但在谈到具体问题时,却旗帜鲜明,毫不退步,特别是处处强调自己是在奉上命办事,使对方难以反驳。体现了作者政论散文雄健峭拔、严谨犀利的风格。8.A9.B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

10、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10.D11.C12.B麦琪的礼物主要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情的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让读者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表情透视人物的心理变化。13.D本题考查了文言多义词的辨析。 A、B、C三项中的“所以”,均表原因,译为“的原因”。D项中的“所以”,表凭借,译为“用来”,整句话译为: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做法。14.B15.B16.D解析:秋水为庄子所著,属于战国时期诸子散文;与友人论学书属于一般的议论文;徐文长传是人物传记;只有冯谖客孟尝君属于历史散文。17.A18.D19.A2

11、0.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白居易的文学主张。 【应试指导】白居易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 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主张发挥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批评现实,反映 民生疾苦。21.小令 套数小令 套数22.沈从文沈从文23.两情若是久长时24.春花秋月何时了25.成其大,就其深,明其德26.相见时难别亦难27.祭神乐歌十一;28.相对相对29.曹雪芹30.论语31.N32.Y33.Y34.Y35.N36.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用周公礼贤下士的典故,表

12、示自己要像周公那样,招揽人才。37.祸患往往是从细微小事积累起来的,而有才智勇气的人又常常因过分沉溺于某种事物而陷入困境。38.运用正反对比,两相对照的方法阐明明观点。鲜明深刻地突出了“大同”、“小康”各自的本质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差异。而“大同”、“小康”与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的潜在对比就更加鲜明深刻。39.(1)对代表着封建礼教的旧家庭的不满利憎恶(大意正确即可)(2分)(2)不是温暖的家、甜蜜的家,而是山禁心灵的牢笼(人意正确即可)(2分)(3)是充满着光明和自由的广阔世界(大意正确即可)(2分)40.比喻、类比的表现手法。比喻、类比的表现手法。41.证明了远行可开阔视野、有助于成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唐代诗仙李白漫游远方才有了蜀道难、行路难等诸多诗篇的问世;明代李时珍漫游远方、遍尝百草才为本草纲目提供了可靠的第手资料(其他例子只要符合题意即可)。证明了远行可开阔视野、有助于成功;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唐代诗仙李白漫游远方,才有了蜀道难、行路难等诸多诗篇的问世;明代李时珍漫游远方、遍尝百草,才为本草纲目提供了可靠的第手资料(其他例子只要符合题意即可)。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