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5121687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保山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20题)1.选择与安排选自()A.西方美学史 B.诗论 C.谈文学 D.文艺心理学2.下列唐诗名句与作者顺序相匹配的一组是()(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阳夏木啭黄鹂。(3)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4)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A.王维,高适,李贺,杜甫 B.王维,李贺,杜甫,高适 C.高适,王维,杜甫,李贺 D.高适,李贺,王维,杜甫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是()A.叠字 B.夸张 C.拟人 D.比喻4

2、. “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左传5.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1921年出版了新诗集女神的诗人是()A.闻一多 B.胡适 C.艾青 D.郭沫若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A.送别诗 B.爱情诗 C.边塞诗 D.山水诗7. 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A.追溯法 B.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 C.一虚一实,虚实结合 D.四条情节线索交叉叙述8.下列句子中“诸”字的含义是“之于”的是( )A.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B.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C.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D.公伐诸鄢9.苏轼的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线索是( )A.由悲而乐由悲而喜 B.由乐而悲由

3、喜而悲 C.由悲而乐由喜而悲 D.由乐而悲由悲而喜10.“祸起萧墙”“望洋兴叹”“日薄西山”三个成语依次出自 ( )A.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庄子秋水B.寡人之于国也季氏将伐颛臾陈情表C.季氏将伐颛臾庄子秋水陈情表D.寡人之于国也庄子秋水陈情表11.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A.盛衰之理,虽日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修辞方法是()A.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偶13. 袁宏道所属的文学团体是()A.浙西派 B.竞陵派 C.公安派 D.桐城派14. 下列各组词

4、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迤俪 报负 后裔 振聋发聩B.络绎 偿还 气慨 拈弓搭箭C.隽刻 崛起 浮屠 天径地义D.匮乏 陈设 肮脏 敛声屏气15.第2题钱钟书的论快乐是( ) 。16.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A.A.以此诟远。诟:肮脏B.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仅:近C.然尚恨有阙者。阙:宫殿D.其讲之精矣。讲:讲话17.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A.A.仕途失意 B.伤春惜别 C.羁旅行役之苦 D.怀古叹今之悲18.明代“公安派的主要文学主张是()A.A.独抒性灵 B.文必秦汉 C.事信言文 D.提倡“义法”19. 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的读音,完全相

5、同的一组是( )A.苛求 坎坷枝柯舸舰B.阻止狙击租赁沮丧C.寒暄萱草煊赫喧哗D.包庇奴婢媲美裨益20.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请根据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的问候 ( )A.“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B.“你可都改了罢!”C.“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D.“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二、填空题(10题)21.在箱子岩中作者呼唤精神。22.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_诗,从内容上看,又是一首_诗。23.冯谖客孟尝君选自_。

6、24. 氓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_。25. 诗歌从内容上分,主要有诗和诗。26.庄子,名_,后世将他与_并称“_”。27. 故事新编是鲁迅_题材的小说集。28. 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和。29. 屈原创造了“”这一新的诗歌形式。30. 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 末指的是_ 。三、判断题(5题)31. 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 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 )32. 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 )33. 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 )34.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

7、,反是者败” 。( )35. 苏轼以豪放词著称, 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文中留侯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评价他的?37.结合曲词分析表现莺莺心理的艺术手段。38.梁惠王自认为“尽心”,却为何“民不加多”?五、现代文阅读(3题)39.从这段文字的描写来看,赵七爷是个怎样的人物 ?40.阅读沈从文箱子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小题。 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

8、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嘭嘭嘭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于历史回溯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在这段中作者着重描写的场面是什么?41.文中所引淮南子的话属于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六、作文(1题)42. 国家广电总局新颁布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名人代言医疗产品广告、姓名解析、缘分测试、交友聊天等广告将从此退出广播频率和电视荧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不少于200字)参考答案1.

9、C2.C3.A4.A解析:“既来之,则安之”这句古语出自A项“论语”,是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的话。5.D6.B无题诗共有十六首,不是一时之作,多写爱情,有的可能有所寄托。这首诗就是其中有名的一篇。它作于青年时期,写的是他与一位作道士的宫女之间神秘而艰难的爱情。因此选择B项。7.C8.DA项“诸”可当“其他”讲;B、C项“诸”都当“众多”讲;D项“诸”当“之于”讲。9.D前赤壁赋以作者思想感情“乐一悲一喜”的起伏变化为线索来构思全篇:先写秋夜泛舟夜游之乐;次写吟诗听萧,由乐转悲;再写吊古伤今、人生短暂之悲;再写悲中求解,自我安慰之乐;最后喜而开怀畅饮,以至酩酊大醉。10.C11.A12.A无题这首

10、诗的末尾两句,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比喻忧愁的千古名句。忧愁本来是一种情绪,但作者将之比作一江东去的春水,连绵不绝,使这种抽象的东西有了可感知的形象,使读者受到直接的感染。因此A项正确。13.C14.D15.D16.B17.C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写词人见秋景而生的思乡的愁绪,抒发了词人的羁旅行役之苦。上片采取层层铺叙的手法,描写登高所见秋景。开头两句总写,为整个画面奠定了“清秋”的基调。接下来五句为第二层,叙写清秋里的各种景色,霜风、关河、残照、树木花草,都带上了“清秋”的色彩。后两句集中在长江流水,把思绪引向远方,也暗含时间的流逝,漂泊日久;下片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思念故乡

11、的情绪。下片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六句为一个层次,写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登高遥望远方的故乡,思归之情难以控制。【错误分析与防范】此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透彻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词语含义的表层,就很容易误选其他3个选项。18.A19.C20.C21.赛龙舟22.七言律诗,爱情诗23.战国策24.弃妇诗弃妇诗25.抒情 叙事抒情 叙事26.周;老子;老庄27. 历史28.人物 环境人物 环境29.楚辞楚辞30.张生(或张珙、张君端)31.N32.N33.Y34.Y35.Y36.经过磨炼后,张良成为一位处变不惊、临危不惧、能屈能伸的杰出人物。作者对张良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美,认为张良虽然貌

12、似女子,却是国家的栋梁之才。37.一是以景物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如【端正好】,暮秋的空旷凄凉与离愁别恨的孤独凄凉水乳交融;二是通过动作、细节描写来传达人物的思想情感,如【朝天子】后半部分曲词;三是直抒胸臆,抒发内心感受,如【幺篇】及【朝天子】前半部分曲词;四是综合运用夸张、比喻、典故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理解曲词通过多种艺术手段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体味王实甫的戏剧特色。这段唱词既具有诗情画意的美,又通俗浅近。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增强了戏剧语言的表现力。38.其“尽心”只是在发生灾荒时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没有彻底实行仁政。39.是一个顽固守旧派的代表, 是一个迂腐而又深谙韬晦之计的、 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40.五月十五大端阳节赛龙舟的场面。五月十五,大端阳节赛龙舟的场面。41.理论论据。解析:议论文的论据分为两大类: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文中所引淮南子的话属于道理论据中的前贤名人提出的至理名言。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