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名校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联考(三)理综化学参考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3512164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9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名校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联考(三)理综化学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卷】名校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联考(三)理综化学参考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名校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联考(三)理综化学参考答案和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参考答案(全国卷)第 1 页(共 5 页)绝密启用前(全国卷)化学参考答案化学参考答案7【命题意图】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强化学科本质价值。【答案】D【解析】A 项,碳酸钙可作补钙剂,A 正确;B 项,氧化钙作干燥剂,B 正确;C 项,氧化钙和水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可以对食品进行加热,故可用于制作发热包,C 正确;D项,陶瓷的原料是黏土,碳酸钙是生产玻璃和水泥的原料,D 错误。8【命题意图】考查基础有机化学相关知识:官能团的性质,分子式的判断。【答案】D【解析】A 项,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 C13H18O2,A 正确;B 项,分子结构中含有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B 正确;C 项,

2、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C 正确;D 项,分子结构中存在 sp3杂化的碳原子而且 sp3杂化的碳原子同时与三个碳原子相连,故碳原子不可能全部共面,D 错误。9【命题意图】考查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答案】B【解析】根据结构以及题中信息“W 的原子序数是 Y的二倍”可推测 X、Y、Z、W 分别是 N、O、F、S。A 项,非金属性 FO,稳定性 HF 大于 H2O,A正确;B 项,W 的含氧酸可能是亚硫酸,酸性比硝酸弱;B 错误;C 项,N 与 O 能形成 N2O、NO、NO2、N2O4、N2O5等多种氧化物,C 正确;D 项,S 元素周围有 12 个电子,其他元素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

3、构,D正确。10.【命题意图】考查电化学知识,如电极的判断,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答案】C【解析】根据电化学装置可判断为电解池装置,a 发生氧化反应,是阳极,b 发生还原反应,是阴极。A项,阳离子移向阴极,A 正确;B 项,阴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B 正确;C 项,阳极区的反应式为,可知电路中转移 2 mol e时,理论上会消耗苯酚(两边均要消耗 0.5NA)的数目为 1 NA,C错误;D 项,根据总反应式可知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环己酮和苯醌,故原子利用率为 100%,D 正确。11【命题意图】考查反应机理的认识。【答案】D【解析】A 项,Cu+是中间产物,不是催化剂,不能降

4、低反应的活化能,A 错误;B 项,反应历程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有增多和减少的过程,并不是一直减小,B 错误;C 项,Pd 元素化合价有从+2 转化为 0,也有从 0 到+2,C 错误;D项,该历程的总反应为 2CH2=CH2+O2=催化剂2CH3CHO,D 正确。12.【命题意图】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引导关注教材基础实验。【答案】C1化学参考答案(全国卷)第 2 页(共 5 页)【解析】A 项,蔗糖水解后溶液呈酸性,应该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呈碱性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A 错误;B 项,过量的氢氧化钾也能与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AgOH,然后迅速变成黑色沉淀 AgO,干扰氯离子的检验,B 错误

5、;C 项,“越弱越水解”,能通过 pH 计测量 NaClO 溶液与 CH3COONa 溶液的 pH 大小判断酸性强弱,C 正确;D 项,向固体粉末加水,剩余钠也会与水反应产生气体,D错误。13.【命题意图】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答案】A【解析】A 项,CdCO3(s)Cd2+(aq)+CO2-3(aq),KspCdCO3=c(Cd2+)c(CO2-3)是定值,等于 110-12,直线 Y 是 CdCO3,X 为 Cd(OH)2,利用曲线上点可算出 KspCd(OH)2=1104(1105)2=110-14,A 正确;B 项,根据滴定终点可知 Cd2+沉淀完全时所需的氢氧化钠的体积要多一些,

6、故 M 应该为 CdCl2溶液中滴加 Na2CO3溶液对应的曲线,B 错误;C 项,a 点溶液 QCdCO3=11051106=110-11110-12,故 a点对应的溶液为 CdCO3的过饱和溶液,C 错误;D 项,c 点有 KspCdCO3=c2(Cd2+)=110-12,c(Cd2+)=110-6,则 c=6;设 b 点 c(Cd2+)=x,KspCd(OH)2=x(2x)2=110-14,x110-5,则 b5,D 错误。26(14 分)【答案】(1)将含钒石煤粉碎;适当提高焙烧温度;适当增大氧气流量(2 分,回答 2 点,其他合理答案均正确)(2)V2O3+CaCO3+O2=高温Ca

7、(VO3)2+CO2(2 分)(3)Fe3+、Al3+(2 分)Mg2+、Mn2+(2 分)反应 CaSiO3(s)+CO2-3(aq)SiO2-3(aq)+CaCO3(s)的平衡常数 K=28sp353293sp3(CaSiO)SiO2.5 1010CO(CaCO)2.8 10KccK-=()()(2 分)(4)饱和 NaCl 溶液(2 分,“NaCl 溶液”也给分)(5)AC(2 分,每个 1 分,错选不得分)【解析】(1)为了提高“焙烧”效率,可采用的措施有将含钒石煤粉碎;适当提高焙烧温度;适当增大氧气流量。(2)根据转化关系,利用电子守恒及元素守恒即可得到方程式为 V2O3+CaCO3

8、+O2=高温Ca(VO3)2+CO2(3)pH 为 8.5,根据表格可得已完全沉淀的离子有 Fe3+、Al3+及部分的 Mg2+、Mn2+;沉淀转化的方程式为 CaSiO3(s)+CO2-3(aq)SiO2-3(aq)+CaCO3(s),其平衡常数28sp353293sp3(CaSiO)SiO2.5 1010CO(CaCO)2.8 10KcKcK()()-=,故不能完全转化。(4)“洗脱”过程是让 RCl4+V4O4-12 离子交换洗脱R4-V4O12+4Cl反应逆向进行,即需要加入氯离子,为了不引入其他杂质,最好选用便宜易得的饱和 NaCl 溶液。(5)流程采用热还原法(AC),B 项为电解

9、法,D 项为热分解法。2化学参考答案(全国卷)第 3 页(共 5 页)27(15 分)【答案】(1)量筒、胶头滴管(2 分,现在滴管也有塑料的,所以胶头滴管不作为扣分点和给分点)C(2 分)(2)抑制 Cu2+水解(2 分)Cu2+易与 Cl形成CuCl42,影响实验结果(2 分)(3)2Cu2+4I=2CuI+I2(2 分)(4)偏小(2 分)(5)当滴入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无变化(2 分)1.28V(2 分)【解析】(1)由浓硫酸配制稀硫酸需要量取浓硫酸的体积,需要量筒;“定容”需要胶头滴管。振荡需要盖上瓶塞,A 错;B 项,定容视线与液凹面最低处相平,B

10、 错;C 对;D 项,振荡需要另一只手托住上下颠倒,D 错。(2)铜离子易水解,故加入硫酸可抑制铜离子的水解;Cu2+易与 Cl形成CuCl42,影响实验结果。(3)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即可配平方程式为 2Cu2+4I=2CuI+I2。(4)不加入 KSCN 溶液,CuI 就会吸附 I3,造成溶液中 I2的浓度偏小,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也降低,使测量结果偏小。(5)滴点终点的现象为当滴入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恢复原来的颜色;根据方程式有关系式 2Cu2+I22Na2S2O3,n(Cu2+)=0.1mol/LV103L,m(Cu2+)=6.4 V103g,w

11、=(6.4 V103g)/0.5 g100%=1.28V%28(14 分)【答案】(1)+261(2 分)BD(2 分)(2)T1T2T3(2 分)恒压条件下,H2S 的摩尔分数增大,H2S 的分压增大,平衡正向移动,H2S 的转化率降低(2 分)(3)(2 分)在 1000 K,反应G0,反应趋势小,反应G0,反应趋势大,占主导(2 分)(4)1.28104(2 分)【命题意图】考查化学平衡原理的相关知识,如盖斯定律、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移动原理、反应趋势的判断、压强平衡常数的计算。【解析】(1)反应等于反应减去反应,H3=+180kJmol1(81kJmol1)=+261 kJmol1;A

12、 项都表示正方向,A 错;B 项,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可变的反应,恒容条件下压强不变即达到平衡;C项,气体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恒容条件又都是气体参与反应,故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作为平衡的标志;D 项,有 v正(H2S)=2v逆(CS2)=v逆(H2S),满足平衡状态的特征,故答案选 BD。(2)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越高,H2S 的转化率越大,故 T1T2T3;反应是恒压条件,恒压条件下,H2S 的摩尔分数增大,H2S 的分压增大,平衡正向移动,H2S 的转化率降低。(3)在 1000K,反应G0,不易自发,反应G0,容易自发,故反应自发趋势;根据G=-RTlnK 可知G 越大,反应平衡常数

13、K 越小,反应趋势越小,在 1000 K,反应G0,反应趋3化学参考答案(全国卷)第 4 页(共 5 页)势小,反应G0,反应趋势大,占主导。(4)设 n(H2S)=3 mol,设转化量为 x,列三段式CH4(g)+2H2S(g)CS2(g)+4H2(g)初始:3 mol3 mol00转化:x2xx4x平衡(3-x)(3-2 x)x4x分压20 kPa10 kPa10 kPa40 kPaH2S 和 CS2的分压相同即是(3-2x)=x,求解 x=1 mol平衡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2mol+1mol+1mol+4mol+2mol=10 mol(注意:不要漏掉 2molN2)各物质的分压如上。K

14、p=42(10kPa)(40kPa)(20kPa)(10kPa)=1.28104(kPa)235(15 分)【答案】(1)(2 分)4(2 分)sp2和 sp3(2 分,每个 1 分)3(2 分)(1 分)甲基属于推电子基团,会使 N 上电子云密度增大,碱性增强(2 分)(2)12(2 分)336A104aN-(2 分)【解析】(1)基态 Co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74s2,其价电子排布图为;根据题意,与 Co 形成配位键的 N都形成了环,故答案为 4。N形成有单键和双键,其杂化方式为 sp2和 sp3。第二周期中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介于 B 与 N之间的元素有 Be、C、O 三种元素。

15、甲胺中的甲基是推电子基团,使 N 上电子云密度增大,更容易结合氢离子,碱性增强,故碱性 NH3CH3NH2。(2)O周围最近的 O有 12 个;1 mol 晶胞中含有 4 mol CoO,钴该氧化物的摩尔体积为336A104aN-m3mol1。36(15 分)【答案】(1)邻氯甲苯(或 2-氯甲苯)(2 分)4化学参考答案(全国卷)第 5 页(共 5 页)(2)浓硝酸,浓硫酸、加热(2 分)(3)(2 分)(4)还原反应(2 分)(5)酯基、酰胺基(2 分,每个 1 分)(6)30(2 分)(7)(3 分)【命题意图】考查有机基础化学相关知识,考查物质的命名、反应转化的条件与试剂、反应方程式、

16、反应类型的判断、官能团的名称、同分异构体的个数及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解析】(1)根据习惯命名法或系统命名法可知其化学名称为邻氯甲苯或 2-氯甲苯。(2)根据 A 和 B 的结构简式可知 AB 是硝化反应,所学的反应试剂和条件为浓硝酸,浓硫酸、加热。(3)CD反应是酯化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4)DE 反应是“硝基”变为“氨基”,其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5)G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酯基和酰胺基。(6)苯环上三个不同的取代基可以是“醛基”、“氟原子”和“-CH2Cl”,在苯环上位置异构的个数为10;苯环上三个不同的取代基可以是“醛基”、“氯原子”和“-CH2F”,在苯环上位置异构的个数也是10;苯环上三个不同的取代基可以是“氟原子”、“氯原子”和“-CH2CHO”,在苯环上位置异构的个数也是 10,故总数为 30。(7)采用逆向合成分析法,并结合合成路线中的 AB、DE 和 EG 三步可写出其合成路线为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