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名校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联考(三)理综生物参考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35121635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名校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联考(三)理综生物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卷】名校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联考(三)理综生物参考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名校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联考(三)理综生物参考答案和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学参考答案(全国卷)第 1 页(共 5 页)绝密启用前(全国卷)生物学参考答案生物学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分解者可能是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生物有核糖体、线粒体、溶酶体或液泡等细胞器,因此当分解者在分解凋落物时,细胞内会进行的生理过程是核糖体进行有关蛋白质(如大多数酶)的合成,但是不一定能发生: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 O2结合生成水、溶酶体内的酶起作用、液泡吸收水分等生理过程。综上所述,A 项符合题意,BCD 项不符合题意。2.【答案】B【解析】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和 2 个 A 基因,减数分裂后期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含 0 或 2个

2、A 基因,A 项错误;当细胞中有 2 个 a 基因和 2 个 B 基因时,细胞可能正在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能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而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B 项正确;当细胞中有 2 条 Y 染色体时,细胞可能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后期。若为前者,细胞中含有 2 个 A 基因和 2 个 B 基因;若为后者,细胞中的 A、B基因情况有 4 种:2 个 A 基因、2 个 B 基因;2 个 A 基因,0 个 B 基因;0 个 A 基因,2 个 B 基因;0 个 A 基因、0 个 B 基因,C 项错误;在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 2 条 X 染色体和 2 个 a 基因,在减数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的 X

3、 染色体和 a 基因的数量有 4 种情况:0 条 X 染色体,0 个 a 基因;2 条 X染色体,0 个 a 基因;0 条 X 染色体,2 个 a 基因;2 条 X 染色体,2 个 a 基因,D 项错误。3.【答案】B【解析】实验结果发现,在 80下,加碘液后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已经被-淀粉酶分解成还原糖,在高于80的温度下,加碘液后溶液都为深蓝色,说明淀粉很可能均没有被分解,即-淀粉酶很可能已经失活,因而溶液中没有产生还原糖,若将检测试剂碘液替换成斐林试剂,则 80下的溶液呈现砖红色,其他温度下均不出现砖红色,因而可将碘液替换成斐林试剂进行检测,A 项错误;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而反应溶液的

4、pH 值必须设置为相同且适宜的 pH 值,B 项正确;实验结果表明让-淀粉酶失活的温度为 85,不能证明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C 项错误;85及以上温度的实验现象均为深蓝,这表明 85及以上温度下,酶活性很低甚至已经失活,在实验期间淀粉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被分解,因而加碘液后溶液呈现深蓝色,所以试管中的酶可能不起催化作用,或者几乎不起催化作用,也即几乎不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酶不能为反应提供活化能,加热可以,D 项错误。4.【答案】C【解析】变应原初次接触 AR 特异性个体时,会引起该个体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 IgE 抗体,即会引起免疫反应,A 项错误;由图可知,同种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后,吸附有 Ig

5、E 抗体的肥大细胞会释放活性介质,从而引起辅助性 T 细胞所介导的型变态反应,而不是引起二次免疫反应,B 项错误;SLIT 治疗是将粉尘螨(变应原的一种)制成滴剂,然后通过依次增加浓度的方式舌下含服,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用变应原刺激,可能使肥大细胞的活性介质耗尽,C 项正确;活性介质被释放后出现在体液中,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辅助性 T 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不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 项错误。5.【答案】B【解析】P 存在捕食者,因而其中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将会呈“S”形增长,而“S”形增长的种群,其出生率一直在下降,死亡率一直在升高,但是在达到 K 值之前,其种群密度总是在增大,A

6、项正确;依据“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的关系可知,在摄入量不变的情况下,粪便量越大,同化的能量就会越少,而“同化量=呼吸量+储存量”,所以同化量极少与呼吸消耗量无关,B 项错误;中不同物种在湖泊中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与食物的分布和栖息条件有关,C 项正确;后一个营养级是前一个营养级的捕食者,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较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 项正确。6.【答案】B【解析】由家系图可知,2是色弱男性,4是色盲男性,前者的基因型是 XBY,后者的基因型是 XbY,1生物学参考答案(全国卷)第

7、2 页(共 5 页)前者含有的色弱基因电泳后产生条带,后者的色盲基因电泳后产生条带,这表明条带代表色弱基因,条带代表色盲基因,A 项错误;由2和4可知道1的基因型是 XBXb,因此她的基因电泳结果出现的条带是,B 项正确;由2和4可知道1的基因型是 XBXb,2是正常男性,其基因型是 XBY,因此1和3的基因型可能是 XBXB或 XBXb,再看电泳条带,发现他们的电泳结果是不同的:1含色弱基因 XB,3含色盲基因 Xb,因此1和3的基因型分别是 XBXB、XBXb,3与正常人(XBY)结婚,后代不会出现色弱个体,但会出现 1/4 的概率是色盲患者,C 项错误;正常色觉基因、色弱基因、色盲基因属

8、于复等位基因,这是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导致的,D 项错误。29.【答案】(9 分)(1)衰老(1 分)大于(1 分)第 1 位叶的叶龄小于第 3 位叶的叶龄,同一生物组织中幼嫩细胞的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比例更大(2 分)(2)叶片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1 分)叶绿素、酶(2 分)(3)第 1 位叶气孔未发育完全,气孔导度小,吸收的 CO2少;叶绿素含量少,光合速率降低,胞间 CO2固定量少(答案合理即可)(2 分)【解析】(1)由图 1 可知,第 7 位叶的叶龄是 1a,明显大于其他位叶,第 7 位叶属于老叶,叶肉细胞衰老后细胞中的含水量降低。第 1 位叶细胞的含水量多于第 3 位叶,因为第

9、1 位叶的叶龄是 010d,第 3 位叶的叶龄是 2030d,同一生物组织中幼嫩细胞的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比例更大。(2)叶片净光合速率大于 0 的含义是叶片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由图 2 可看出叶龄会影响油茶叶片的光合作用,从叶绿体角度分析其可能原因是随着叶龄的增大,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含量增多,从而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3)第 2-7 位叶的气孔导度和胞间 CO2均无明显差异,而第 1 位叶的气孔导度明显小于第 2 位叶,胞间 CO2明显大于第 2 位叶,从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影响第 1 位叶光合作用的原因是第 1 位叶的气孔并未发育完全,气孔导度小,而且叶绿体结构也

10、发育不完善,暗反应消耗的 CO2较少,从而使得胞间 CO2增多。30.【答案】(10 分)(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2 分)部分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 分)(2)氧化分解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将葡萄糖转化成非糖物质(任答两点即可,共 2 分)肾上腺素可促进脂肪分解产生大量的脂肪酸和甘油,从而升高血脂浓度(2 分)(答案合理即可)(3)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与传统香烟都能导致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敏感度下降(2 分)【解析】(1)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也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参与下列

11、过程:摄取、处理病原体、暴露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辅助性)T 细胞、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在人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关系可概括为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会导致其摄取的葡萄糖减少,使得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将葡萄糖转化成非糖物质等生理过程异常,从而无法降低血糖浓度,进而导致糖尿病。烟草的有害物质或气溶胶能促进肾上腺素分泌,进而导致血脂异常,可能的机理是肾上腺素可促进脂肪分解产生大量的脂肪酸和甘油

12、,从而升高血脂浓度。(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传统香烟组、电子烟组、电子烟不含尼古丁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升高;对照组与传统香烟组、电子烟组相比,血糖值在胰岛素注射后第 60min、90min 差异显著,传统香烟组合、电子烟组血糖的下降趋势明显减缓,电子烟组和电子烟不含尼古丁组的差异也显著,这表明不含尼古2生物学参考答案(全国卷)第 3 页(共 5 页)丁的电子烟与传统香烟一样都能导致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敏感度下降。31.【答案】(11 分)(1)研究白三叶与黑麦草的种植比例对植物的影响(2 分)种植的株数、培养的环境条件、每组设置的组合数、营养液的更换频率等(任答 2 点即可,每

13、点 1 分,共2 分)(2)1:3(1 分)白三叶是豆科植物,能与固氮菌共生,其生长不受培养液中氮的影响,而黑麦草不能固氮,其生长受氮的影响,因而在对氮的利用上竞争并未对两者产生影响(2 分)地下竞争(1 分)光照(1 分)(3)另设置两组白三叶和黑麦草混播的实验组,白三叶:黑麦草种植比例分别是 1:3 和 3:1,然后在“正常”的基础上施加适量且等量的含氮无机盐,其他操作不变(2 分)【解析】(1)由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白三叶与黑麦草的种植比例,因变量是生物量、根茎比、叶数、叶长,因而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白三叶与黑麦草的种植比例对植物的生物量、根茎比、叶数、叶长变化的影响。该实验的无

14、关变量有种植的株数、培养的环境条件、每组设置的组合数、营养液的更换频率等,这些均需控制相同且适宜,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信度。(2)由实验结果可知,整体上黑麦草的生物量明显高于白三叶生物量,在白三叶:黑麦草混播比例=1:3 时,黑麦草生物量与总生物量达到最高值。与单播相比,混播对白三叶和黑麦草的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这说明竞争并未对两者生物量积累产生影响。从植物对无机盐的利用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白三叶是豆科植物,能与固氮菌共生,其生长不受培养液中氮的影响;而黑麦草不能固氮,其生长受氮的影响,因而在对氮的利用上竞争并未对两者产生影响,从而使两者得以共存,对资源的竞争表现的不明显。从实验结果可知,

15、白三叶在根茎比上的投入侧重于地下竞争,而黑麦草则在地上与地下竞争间较均衡。在竞争条件下,黑麦草叶片数量有增加趋势,白三叶则表现出减少趋势,在白三叶:黑麦草混播比例=3:1 时,黑麦草的叶数显著增加,白三叶变化较小,此外两者的叶片数均受混播比例的显著影响,由此说明,黑麦草在地上光照资源竞争过程中占据较大优势,并通过增加叶片数量增加竞争能力,茎叶的竞争抑制了白三叶茎的生长,可能是由于黑麦草的叶层较高,对白三叶产生了遮蔽作用从而造成其茎叶生长受抑制,不利于对光的竞争。另外也可看出竞争条件下混播对黑麦草的叶长存在显著影响,其中白三叶:黑麦草混播比例为 1:3 时,黑麦草叶片长显著增加,此时黑麦草叶片在

16、竞争光照资源上表现出更大的优势,使自身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照。(3)由题意可知,增设的实验的自变量是“施氮与否”,原实验没有“施氮”,因而增设的实验组需在原实验的基础上“施氮”,因此该实验的思路是另设置两组白三叶和黑麦草混播的实验组,其比例分别是 1:3 和 3:1,然后在“正常”的基础上施加适量且等量的含氮无机盐,其他操作不变。32.【答案】(9 分)(1)X 染色体(1 分)子代窄叶只有雄株,没有雌株(1 分)2/3(2 分)(2)两对染色体上的 2 对等位基因(1 分)红花:粉花:白花=4:1:1(3 分)(3)均为红花阔叶(1 分)【解析】(1)部分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结果发现窄叶只有雄株,没有雌株,雌雄比例不相当,据此说明控制叶形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阔叶雌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XBXB或 XBXb,设 XBXb占比为 x,则 XBXB占比为(1-x),阔叶雄株的基因型是 XBY,子代窄叶雄株占 1/6,也即 1/4x=1/6,则 x=2/3,即亲本中杂合雌株(XBXb)占 2/3,纯合的雌株(XBXB)占 1/3。3生物学参考答案(全国卷)第 4 页(共 5 页)(2)F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