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报告--《排列问题》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35121329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课报告--《排列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观课报告--《排列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课报告--《排列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课报告--《排列问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观刘海杰老师的排列问题观刘海杰老师排列问题这节课,我认为从课的设计上教学目标清晰,教学过程真实,教学效果凸显,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数学源于生活。教师充分利用了“快乐的六一”活动素材,从3个学生排队入手,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我们要解决的就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且,教师巧妙地运用了学校艺术节这一生活场景,将所有的练习题形成情境串,包括舞蹈、拍球比赛、合唱比赛等,设计非常巧妙,德育渗透也是无痕的。二是注重探究过程。教师充分地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经历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等过程,形成有序思考的思维方式,知道如何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并且,充分利用实物展台,让学生展示和表达不同的

2、思维方法,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提升了学生表达的全面性,实现了分层次教学的实效性。三是练习有效递进。第1题属于基础题,学生能够独立解答,旨在巩固新授。第2、3题是变式题,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本质分析问题,这就有了思维含量。第4、5题属于拓展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发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形成有序思维的数学素养,达到质疑善思的德育目标。从师生合作和教学效果方面,教师的语言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始终以商量、鼓励、征求意见等语气与学生谈话,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师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环境,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是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杰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自主深度学习,“探究、互动、对话、展示”成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本节课,通过源于生活的情景和练习设计,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与快乐;通过经历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提炼方法、表达提升的学习过程,学生体验到了有序思维,体会到了合作的愉悦;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题设计,不仅巩固了知识,进一步渗透了德育目标,还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实现了“适切成长”的育人目标。让学生经历了由“杂乱、具体有序、抽象”的思维过程,自主提炼解决这类问题的实际操作要领形成有论据、有条理、有逻辑的思维习惯与表达能力,养成严谨求实、善于反思的个性品质。整节课学生思维活跃,课堂质量和效能都达到了预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