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观看报告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35121328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柱的体积》观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圆柱的体积》观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圆柱的体积》观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圆柱的体积》观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柱的体积》观看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柱的体积观看报告圆柱的体积观课报告听杰老师上的圆柱的体积一课,深有感触。这节课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节课的一开始杰老师复习以前学习过的一些图形的计算公式,再让学生把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abh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aah,统一成一个计算公式v=sh。并向学生提问:这个统一的计算公式是否也能用来求圆柱的体积?通过设疑揭题从而引入新课杰老师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衔接自然。新课引入“引”出了学习新知识的思路,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新课教学杰老师积极创设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

2、验数学、理解数学杰老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足够大的学习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杰老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布置的预习单作业,把自己预习的结果在四人小组讨论,同时杰老师以参与者的身份投入到学生学习小组活动中去,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新知过程中杰老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围绕预习单的问题去进行实践、探索、发现。学生四人小组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把圆柱体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学生在操作、比较中,紧紧围绕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这个过程,学生从形象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想象、操作、演示)中,认识得以升华(较抽象的认识-公式

3、)。学生在逐题汇报预习单内容时杰老师的导、放、扶层次分明杰老师虽然没有讲太多东西,但保证了学生参与的广度。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评价与反思,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师与生、生与生间的交流评价,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合作交流是学生体验的有效途径。使学生领悟了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节课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杰老师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但总体来讲,猜想、估计有余,而验证讨论归纳做得不够。其实在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进行验证时,只

4、要多给学生时间,特别是合作的时间,学生不仅可以探索出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而且根据已的知识经验还完全可以自己推导出公式。在这杰老师没能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仍有牵着学生走的意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以实验目的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动手操作,有眼睛观察,动脑筋思考,多种感官一起参与活动,由直观到抽象,层层深入,探索出圆锥体积公式的由来,从而理解和掌握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公式计算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得活,记得牢,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合作者、发现者,并且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学习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