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5081677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9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诗经大雅板中有“大邦维屏,大宗维翰”的表述。刘宗绪将“大邦维屏”解释为:把经由而建立的诸侯国尊为周王室的屏障。根据刘宗绪的解释,文中空格处应为()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2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主张,在调节父子关系时,要求父子之间要互相尊重。父亲要儿子讲孝道,也就应当以慈爱对待儿子。儿子不愿父亲对他不慈,他就要以孝来对待父亲。以此为例,可以推广到其他方面。据此可知,该学派是()A道家B儒家C法家D阴阳家3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

2、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这主要是因为该办法()A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B抑制了地方的豪强C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文中“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的制度最早出现在中国的()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5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据此可知,该机构是()A秦朝的郡守B西汉的西域都护C明朝的厂卫D清朝的军机处6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首次出版。该书中指出:“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

3、态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实行了()A闭关锁国B休养生息C轻徭薄赋D自由贸易7如图所示,日本人已将“赔款二亿两”收入囊中,正在抢夺清朝官员手中“贸易的钥匙”。据此推断,能够体现日本人意图的条款是()协定关税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ABCD8某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段话旨在强调辛亥革命()A激发了民主平等意识B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C改变了社会风俗文化D实现了人民当家作

4、主9“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地与引致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由此推断,“他们”主张()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民主共和D民主科学10与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A作者反对袁世凯称帝B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国共进行第一次合作D作者支持国民党剿灭共产党11题11表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据此推断,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时间工人农民其他1927年4月51%19%30%1928年10%76%14%A农村革命根据地持续建设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国民大革命运动蓬

5、勃开展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22017年初,教育部要求各级各类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学界部分专家认为,虽然海峡两岸此前都习惯称之为“八年抗战”,但从学术界根据史实的研究成果来看,“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科学。从“八年抗战”到“十四年抗战”概念的转变反映出()A历史认知具有主观性B史学研究成果推动认知的转变C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D历史概念在不同时代表述不同13如图所示,骑自行车身着“1953”工作服的劳动者,将写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接力棒,交给骑摩托车身着“1954”工作服的劳动者。这些信息反映了()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B三大改造即将大规模开展C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D“

6、一五”计划建设热情高涨14某学生搜集了关于中国史的相关资料: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据此推断,该学生研究的主题是()A救亡图存B政权巩固C曲折探索D改革开放15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曾被全面否定,曾经肯定过洋务运动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洋务运动没有积极意义B洋务运动加剧了列强侵略中国C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D当时思想自由,能够各抒己见16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同时,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据此推断合理的是()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B深圳特区是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C

7、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17据图推断,1972年中国迎来建交高峰的原因是()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中国实行改革开放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8在古代世界,率先建立民主制度,被誉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摇篮”的是()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雅典D古代罗马19文艺复兴后期,学校教育涉及小说诗歌、绘画雕刻、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哲学等学科,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解放了思想。据此可知()学校实行分科教学学校教育关注人文学科和神学学校教育重视人性的培养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相结合ABCD20大国崛起解说词“短短

8、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一直以来既约定俗成但又模糊不清的权利关系,转化为了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力。”上述文字描述了一项在英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件,该文件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21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著作。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中的“这本书”是指()A独立宣言B共产党宣言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2某学者认为,近代西欧如果没有横跨大陆的铁路和电报,没有往返于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没有能割除大草

9、原草皮的农业机械,没有征服诸土著民族的连发枪,殖民地的荒野原是不可能被征服的。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近代西欧扩张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推动B资产阶级革命的扩展C新航路的开辟D殖民军事力量的落后23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24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研究苏联改革的重要材料。但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

10、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见,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真实记录作者的事迹B比其他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25如图反映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图中文字为“相信我(美国),我不是针对你(俄罗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上风C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D当今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二、综合题(本大题2小题,共25分26题题12分,27题13分)26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是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人们对一衣带水之隔的蕞尔岛国纷纷侧目而视。1896年清廷派遣

11、13名留学生赴日,揭开了留日序幕。1901年清廷决定给学成回国的留学生奖以进士或举人出身,致使东渡学生1903年猛增到1300余人。1904年日俄战争以日本胜利而告终,这对于正在激起的留日狂潮无异于火上浇油。蒋纯焦近代中国留美和留日教育之比较材料二 蒋介石在台儿庄战役捷后的电报中说“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惜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甚至连失败者日本军人也公认:他们的失败是中国方面“集中国力”,因此提出要“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国共合作势力”,促使国共“两党的分裂”。董助才中共在台儿庄战役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三 邓小平为中国经济奇迹奠定基础已经过去40年了,他允许中

12、国农民自主生产,在南方沿海设立了经济特区,也让外国人在那里投资。这很快带来了成果40年后的今天,数亿中国农民摆脱了贫困,村庄变成现代化的城市,配备高科技的火车在大都市之间穿行,中国的经济繁荣有很多方面让人难以置信。德国时代周报网(2018年5月7日)材料四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十九大报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对日本“纷纷侧目而视”的历史背景,并归纳“留日狂潮”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能够“获此初步之胜利”的有利因素

13、。(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取得了“让人难以置信”成果的具体措施。(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复兴”的认识。27历史上,大国崛起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改革创新则是大国崛起的共同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材料二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1870 年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14、并且兴建铁路。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材料三 政策一付诸实施,混乱局面开始平息,饥荒也逐渐减轻,城市生活重新出现了生气,农产品开始重新上了市场的摊头,物价也下跌了。当时党提出的口号是:“学会做买卖”。陆南泉等主编苏联兴亡史论(1)根据材料一,指出对农奴地位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认识的相应依据。(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项“政策”是?理解“学会做买卖”的内涵。(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议。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诗经大雅板中有“大邦维屏,大宗维翰”的表述。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