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0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01期)(解析版)-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5081670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30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01期)(解析版)-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专题30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01期)(解析版)-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专题30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01期)(解析版)-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专题30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01期)(解析版)-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专题30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01期)(解析版)-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30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01期)(解析版)-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30二战后的世界变化(第01期)(解析版)-中考历史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30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一、选择题1(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是隐蔽的杜鲁门主义。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A帮助西欧各国渡过难关B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C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D遏制苏联,确立美国霸主地位【答案】D【详解】1947 年,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的实质都是遏制苏联,确立美国霸主地位。故D符合题意;帮助西欧各国渡过难关不是马歇尔计划本质目的,排除A;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显然不是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排除B和C。故选D。2(20

2、21山东东营市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能够佐证材料观点的是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加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签署联合国家宣言ABCD【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冷战的压力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欧遭受到重创,而美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欲望十分强烈。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使西欧在经济上依靠美国。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使西欧在军事上依靠美国,故符合题意;欧洲经济共同体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3、,故不符合题意;二战时期,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决心共同战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故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D。3(2021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综合国力和核武器的优势,使美国确立了“领导世界”的国际战略,并首先采取对苏联强硬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采取对苏联强硬的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维护世界和平B社会制度的差异C经济军事实力强大D全面冷战的开始【答案】B【详解】二战后,美苏由战时盟友变为敌人。美苏实行冷战的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故B符合题意;美苏冷战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排除A;经济军事实力强大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全面冷战的开始标志是

4、杜鲁门主义出台,排除D。故选B。4(2021四川达州市中考真题)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匹配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A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D德国的分裂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答案】D【详解】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D符合题意;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转折点,A排除;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5、B排除;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C排除。故选择D。5(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其实质是霸权主义战略。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也曾对苏联实行类似的政策。它是( )A冷战政策B门户开放政策C绥靖政策D马歇尔计划【答案】A【详解】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土耳其,杜鲁门宣称美国会带领所有“自由国家”抵抗“极权政体”,这个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故A符合题意;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针对列强瓜分中国时期提出政策,排除B;绥靖政策是第二次

6、世界大战爆发前期,英法对德国实行政策,排除C项;马歇尔计划是冷战的经济方面的政策,排除D。故选A。6(2021云南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展开了持续数十年的“冷战”,影响了二战后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关系。“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故选A;BC是“冷战”中美国采取的措施,不是开始的标志,排除;D项是冷战最终形成的标志,排除D。7(2021浙江绍兴市中考真题)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

7、的两半。”他说的这个“胡桃”事实上就是A西欧国家的联合B冷战政策的推行C多极格局的出现D殖民体系的瓦解【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因此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杜鲁门说的这个“胡桃”事实上就是冷战政策。故B符合题意;西欧国家的联合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排除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出现在冷战结束之后,排除C;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无关,排除D。故选B。8(2021安徽中考真题)1948年,意大利举行选举,共产党可望获得51%的选票,对此,美国明确提出,凡投票赞成共产党的国家均不能

8、获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最终,意大利共产党只获得30%的选票,这反映出马歇尔计划A推进了冷战政策的实施B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形成C消除了共产主义的影响D阻碍了意大利经济恢复【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可知,马歇尔计划成功阻止了意大利共产党当选执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开始推行冷战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故

9、A项正确;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排除B项;冷战政策只能遏制共产主义,而非消除了共产主义的影响,排除C项;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各国渡过了战后难关,使其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了西欧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9(2021四川泸州市中考真题)编写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图中的应该是A华沙条约一超多强B华沙条约两极格局C九国公约一超多强D九国公约两极格局【答案】D【详解】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针对中国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D符合题意;华沙条约签订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排除A、B项;一超多

10、强是苏联解体之后的格局特点,排除C项。故选D。10(2021山西中考真题)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这里的“安全网”指的是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B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C成立世界贸易组织D联合国安理会的设置【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中“梯子和安全网”是象征性的说法,梯子含义是指社会存在一定的财富高低差别以驱使人们更加努力的向上奋斗,安全网是指建立社会保障的福利项目,减少因贫富悬殊过大而引发的社会动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选项

11、B符合题意;第三产业是指各类服务或商品,A排除;世界贸易组织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C不符合题意,可排除;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D不符合题意,可排除。故选B。11(2021湖南中考真题)一个时代的高频词汇能体现一个时代的风向。以下高频词汇中能反映当代社会特征的是A利物浦 殖民扩张 海上马车夫B互联网 知识经济 多极化趋势C凡尔赛 以工代赈 国会纵火案D蒸汽机 铁路时代 东印度公司【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普及,美国出现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促进经济进一

12、步发展;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是中国、欧盟、日本等崛起,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故B符合题意;A是指新航路开辟后的时代特征,排除;凡尔赛和约是1919年签订,“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时期,国会纵火案,C是一战后到二战爆发前时代特征,排除;D是工业革命时期,排除。12(2021河北中考真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这说明“调控”的影响是A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B根

13、除了资本主义制度弊端C揭开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序幕D使资本主义继续获得发展【答案】D【详解】根据“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调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故选D;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措施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排除A;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弊端不能根除,排除B;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排除C。13(2021山东中考真题)1980年,尼克松警告:除非我们快速采取行动,否则80

14、年代中期将是美国和西方最危险和最严峻的时期之一。这是因为当时美国A经济发展放缓B进入“新经济”阶段C社会繁荣发展D主宰了世界经济命脉【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1980年否则80年代中期将是美国和西方最危险和最严峻的时期之一”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速度放缓,A正确;20世纪90年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美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排除B;社会繁荣发展 、主宰了世界经济命脉与题干描述的时期不符,排除CD。故选A。14(2021湖北随州市中考真题)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又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福利国家的失业者地位都很高,导致有些

15、人不愿意去干活,出现了“主动失业现象”。“主动失业现象”说明A福利国家”制度缓和了阶级矛盾B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非常优厚C“福利国家”制度存在着定的弊端D福利国家的劳动者大多懒惰成性【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福利国家的失业者地位都很高,导致有些人不愿意去干活,出现了主动失业现象”可知,在完善社会保障之下有人选择不进行劳动和工作。说明“福利国家”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C正确;“主动失业”反映的是福利国家的弊端,不是缓解了阶级矛盾和社会福利非常优厚,排除AB;福利国家的劳动者大多懒惰成性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选C。15(2021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下图是西欧、美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图。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A欧洲一体化推动了西欧经济的繁步B西欧国家组成了欧洲联盟C美国出现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D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答案】A【详解】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