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日照市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中考地理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5081670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日照市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中考地理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年日照市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中考地理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年日照市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中考地理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年日照市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中考地理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年日照市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中考地理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日照市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中考地理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日照市地理中考试卷及答案-中考地理备考复习重点资料归纳汇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日照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们的家乡面向大海,因“日出曙光先照”得名日照。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发展,“水运之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此回答1,2题。1“五一”上午,在日照万平口风景区,有来自冀、豫、陕、晋、苏、京、鲁、黑、津、鄂、辽、皖、陇省(市、区)的车辆停放,其中属于沿海的省级行政区有 A5个 B6个 C7个 D8个2下列物资最适合从日照港装船运往广州的是 A日

2、照绿茶 B五莲樱桃 C莒县水泥 D岚山海鲜 生活离不开地理。我们的着装要随天气变化而变换,学校作息时间要根据白昼长短制订,各地的住房也要考虑地理因素。据此回答35题。3下图为某日我国各地居民着装预告,这一天最有可能是 A春节 B元旦 C中秋节D元宵节4造成这种地理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风俗习惯5下表是我市某小学作息时间表的一部分。该校学生上午到校时间随季节而变化,这是由于执行时间春季(3月1日)夏季(5月1日)秋季(9月1日)冬季(11月1日)预备 8:00 7:50 8:00 8:10 午饭 11:30 11:20 11:30 11:40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

3、公转C天气变化D地球是圆形 根据图示聚落的形态特征,回答6,7题。6甲图为我国陕北民居窑洞,其所在地形区的地理特征是 A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环境脆弱 B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原陡坡上 C要在坡脚修建梯田,缓坡植树造林 D疏松的黄土是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7乙图为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这里 A楼墙厚、窗户小,防晒又凉快 B旅游业成为该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C与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接壤 D是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8关于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有发达的旅游业 B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 C人多地狭,用地紧张 D转口贸易是澳门的支柱产业 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回

4、答9,10题。9关于该大陆30N沿线地形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地势起伏大C中部高、东西低 D以平原地形为主10苏伊士运河 A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B所在地区佛寺遍布 C连接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D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11某旅游团计划先后游览罗马古斗兽场、阿尔卑斯滑雪场、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白金汉宫、峡湾风光等景点。其游览线路将依次经过 AEH-LBCBEHDBG CFKDBCDFKDBG读非洲轮廓图,回答12,13题。12关于非洲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属于热带 B气候炎热干燥,缺少大的河流 C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和最大的沙漠D陆地面积及人口增速均居世界第二

5、位13解决非洲发展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 A实行对外开放,引进资金与技术 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D兴建水利工程,解决粮食短缺 读下列四个国家的轮廓图,回答1416题。14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15国家首都对应错误的是 A甲一东京 B乙一莫斯科 C丙一圣保罗 D丁一堪培拉16以上四个国家中 A甲国位于太平洋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B乙国形成了“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 C丙、丁两国南回归线附近的东岸地区年降水量少 D丁国经济支柱呈现“农牧业工矿业服务业”的变化17下图反映出我国土地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保护不当,破

6、坏严重 C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D类型齐全,各类所占比例不合理18以下自然资源中如果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能够永续使用的是 土地资源铁矿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 A B C D 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方便了人们生活。读美国“硅谷”地区图,回答19,20题。19美国“硅谷”电子工业的发展得益于 A便利的海运条件 B凉爽的海洋性气候 C丰富的煤铁资源 D众多的高等院校20以下属于高新产业区与所在国家对应正确的是 A中关村一中国 B新竹一新加坡 C乌拉尔一俄罗斯 D加尔各答一印度 下表为我国部分省(市、区)2011年人口统计资料。阅读并回答21,22题。人口省(市、区人口总数(万人)出生

7、率()自然增长率()沪23037.051.98苏78699.732.85藏30115.810.25宁63314.149.0421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省(市、区)是 A上海市 B西藏自治区C江苏省 D宁夏回族自治区22以下符合我国人口发展特点的是 A东部地区每年净增人口少 B西部资源丰富,应大量迁入人口 C人口东多西少,地区分布不均 D人口增长率降低,应该鼓励生育 环渤海城市群由三个都市圈(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构成,它将带动环渤海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读下图回答2325题。23北京背靠群山、面向大海,地理位置重要 A西面是黄土高原和大西北B南面是伸向渤海的大平原 C东北出居庸关进入东北地区D北出

8、山海关进入内蒙古高原24环渤海城市群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水资源丰富 位于湿润气候区矿产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A B C D25环渤海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将会出现 A城镇化水平降低B农业用地增多,就业机会增加 C非农业人口减少D城镇数量增加,建设用地增加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我市某地理探究小组搜集到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并利用其进行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参与到活动中。(10分) 第一步:了解居民点情况 (1)甲居民点位于乙居民点的 方向,规划公路的直线距离约 千米。(2分) 第二步:判断区域地形 (2)甲居民点海拔大约为 米,它与B点的

9、相对高度约为 米。(2分) (3)判断图中地形名称:A ,B 。(2分) 第三步:提出区域发展措施 (4)该地拟划出C,D两块土地,吸引“种粮大户”王老七与“果树大王”韩老六来发展高效农业。请帮助他们选择承包土地,并说明理由。(4分)“种粮大户”王老七选择 ,因为这里: 。“果树大王”韩老六选择 ,因为这里: 。27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达,城市集中,干流航线与多条铁路线相交,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A 是水利枢纽,说出该工程所在河段的水文特征。(2分) (2)B 是铁路,说出它对沿江地带经济技术辐射全国方面所起的作用。(2分) 长江干流从湖北省枝城到湖南省城陵矶一

10、段被称为荆江。这里河道弯曲,水位高出两岸的江汉平原,是长江流域自然灾害的频发区。 (3)说明荆江水位高出地面的成因。此处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什么?(3分) (4)归纳图中城市的分布特点,说明这样分布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3分)282013年1月1日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三周岁生日,三年来双边贸易、投资迅速增长。读中国及东盟部分地区略图和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是 (海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这种合作属于 (填“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2分)(2)该图显示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点是什么?(2分)(3)说出甲、乙两地气候特点的异同

11、。(3分)中国进口石油来源统计(2006年) 国家(地区)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俄罗斯伊朗阿曼韩国委内瑞拉刚果赤道几内亚其他 地区 西亚 非洲 欧洲西亚西亚东亚 南美非洲 非洲份额() 13.6 12.9 11.61l.3 7.3 6.1 4.0 3.0 2.9 27.3(4)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石油进口大国。有人说马六甲海峡是我国的海上生命线,你赞成吗?结合表格中的资料说出理由。(3分)29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什么?(2分) (2)设计表格,比较秦岭南、北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6分) (3)说明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

12、的优势自然条件。(2分)30北极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人类对这里的科学考察越来越频繁。读“北冰洋地区图”,回答问题。(10分) (1)判断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3分) 海洋:甲 ;大洲:乙 ,丙 。 (2)说出北冰洋的纬度位置特点。(2分)(3)动手填绘图。(3分)黄河站(7855N,1156E)是我国第一个北极科考站,请在图中用“”标出该站的位置。用斜线标出属于西半球的区域 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这将导致极地的冰雪融化,从而对极地地区的环境及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上图示意北极的主人一一北极熊孤独地站在最后的冰块上。(4)对于上述地理现象,生态学家、航海家和一些采矿业主有不同的看法。联系所学知识,任选两个角色,说明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2分)2013年日照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A 2C 3C 4B 5B 6A7B 8D 9D 10A11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