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历史(重庆卷)(考试版)A3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35081228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6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历史(重庆卷)(考试版)A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历史(重庆卷)(考试版)A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历史(重庆卷)(考试版)A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历史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文物可以印证当时()A家畜饲养 B农业兴起 C聚居而居 D采集狩猎2在一次记者会上,某位领导人在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位领导人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3“狗儿叫喧喧,官吏到门前。披衣出门看,官府来收钱。连连求延期,官怒出恶言”这首重庆民歌出自()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4在其统治期间,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

2、试制度,人们评价其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里的“其”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5下列选项中对下表反映的历史事件表述错误的是()领域经济军事措施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A表格反映的是王安石变法B该事件发生于宋神宗时期C该事件使北宋灭亡D该事件收到一些成效但以失败告终6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故事,为这组故事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A祖国统一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D抵抗侵略7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有关“重庆大轰炸”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日本对重庆的大轰炸持续了6年又10个月B.1940年8月

3、19日至20日,304架次日本飞机向重庆投弹900多枚C.1938年2月18日,日军飞机第一次空袭重庆市郊广阳坝D.大轰炸次数之多,历时之长,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惨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罕见8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福新面粉公司,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3.2万元。到1921年,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他们还创办了申新纺织公司,获得巨额利润。1922年因外国资本卷土重来,荣氏企业出现亏损。这一变化说明()A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近代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C清政府放宽兴办实业的限制D西方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9如果为下面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A走向社会主义

4、B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史实结论A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实行种姓制度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B2世纪,罗马商人到达洛阳,与中国进行贸易中西方文明的交流非常频繁C6世纪,查士丁尼颁布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法形成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D646年日本天皇颁布诏书,开始“明治维新”日本建立君主专制制度11法国政府在美国独立战争胜利100周年时赠予厚礼自由女神像。此举意在表明()A法国政府和人民支持美国独立战争B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是两国共同取向C两国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体制D两国革命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12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经济发展开拓

5、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职业。以下按职业出现的先后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教师B火车司机网络工程师石油工人C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工程师D石油工人火车修理工汽车司机13下列不属于甘地领导的运动的内容的是()A拒绝纳税B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C抵制英货D政府随时宣布戒严142017年2月1日(当地时间),英国议会下议: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2017年3月29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脱欧”问题实质上反映了()A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矛盾激化B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中断C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D多极

6、化趋势进一步增强15依据下列年代尺示意图的主题,推测方框中可能填写的是()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C开放沿海十四个城市 D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第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1分,第17题8分,第18题6分,共35分。16(21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欧洲中古世纪,阿拉伯语是保存希腊文化和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媒介语。公元7世纪前后, 阿拉伯人从波斯语中吸收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词汇,从叙利亚人那里吸收了宗教术语,从希腊人那里吸收了科学、哲学术语,这推动了阿拉伯语迅速走向世界。12世纪后,伊斯兰教信徒以使用阿拉伯语为荣,他们广泛传播宗教信仰时将阿拉伯语传播给

7、阿拉伯帝国更多民族。摘编自王玉芝人类文明第一次大融合的结晶: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材料二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初,汉语中逐渐充斥着来自日语的汉字词。甲午中日战争让不少有识之士清醒起来,他们通过对日本的学习使得西方翻译著作和双语词典如井喷式涌现,外来词数量远甚于洋务运动时期。在第一次留日高潮中有许多是专学医科的,如鲁迅和郭沫若,这些弃医从文的人使现代科学的词汇进入普通教育,这成为外来词引进与推广的非政治性决定因素。可以说,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生活并同世界沟道,日语汉字词是立有大功的。摘编自汉语外来词材料三 近年来,“中国英语”新词频频出现在国际新闻报道之中。之前常出现的新词往往以取自汉语拼音为主,

8、如“Mahjong”(麻将)、“guanggun”(光棍) 等。最近在国际报道中出现的高频词是“Tsinghuas Involuted KingT”(清华的内卷之王)、“The DoubleReduction Policy”(双减政策) 这样的教育词汇,还有很多如“0ne Belt 0ne Road”(一带一路) 、“poverty alleviation” (扶贫工作)等经济热词也屡见不鲜。我们相信,中国芙语将会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了解中国、关注中国的窗口。摘编自陈熙新闻报道中“中国英语”新词的文化传播作用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推动阿拉伯语广泛传播的条件。根据材料一, 指出阿拉

9、伯语的地位。(6分)(2)根据材料二,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填“”;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填“”;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填“”。(3分)甲午中日战争后外来词开始出现。( )八国联军侵华时,义和团打出“扶清灭洋”口号,盲目排外。( )汉语中的外来词有利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 )(3)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外来词发展的原因。(4分)(4)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英语”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英语”广泛传播的原因。(6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17(8分)探究问题。材料一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

10、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如下: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美国8.4%16.5%40.6%28.4%46.2%材料二 1936年,德军开进菜茵非武装区。当时德军3个营1000多人,骑马进去的。而莱茵对岸的法国人,有23个师,600多辆坦克,一旦法国人动手,德国肯定溃败。希特勒给这支小部队的指挥官下了一道密令说,一旦法国动手赶紧跑,绥靖政策助长了侵略气焰。材料三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刚刚揭开,局部战争初次显露时,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显然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虽处于劣势,但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他们以有限战争方式,实行各个击破以取得有限的目标,先后在东非、东亚和中欧燃起了战火。(1)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危机破坏最严重的国家。(2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法西斯国家前期侵略能够屡屡得逞的原因。(6分)18(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材料:下面是秦汉时期出现最多的词汇。秦半两钱、蒙恬、汉承秦制、郡县制、西域都护、盐铁官营、张骞、凿空、刺史、五铢钱,大秦王、安敦、霍去病、甘英、文景之治、“推恩令”、丝绸之路、造纸、汉赋、华佗等。阅读上面材料,从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汇,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示例除外)。(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