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历史(全国通用版)(全解全析)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3508108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6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历史(全国通用版)(全解全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历史(全国通用版)(全解全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历史(全国通用版)(全解全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 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国通用版)历史全解全析(考试时间:6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两部分,29 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卷(选择题,50 分)1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到距今 5300 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下列是考古发现的部

2、分彩陶图片及其发掘地,由此可以说明()A彩陶烧制技术出现在我国打制石器时期B史前时期小农经济得到充足发展C中原地区的文化对周围地区产生了影响D中原地区的阶级分化已比较明显【答案】C【详解】由材料“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可知,彩陶最早流行于中原地区,后来周围地区也出现彩陶文化,说明中原地区的文化对周围地区产生了影响,C 项正确;结合所学,能够磨制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才能制作陶器,故彩陶烧制技术出现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排除 A 项;史前时期原始农耕经济非常落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小农经济,排除 B 项;材料没有贫富分化的信息

3、,不能认定中原地区的阶级分化,排除 D 项。故选 C 项。22022 年 6 月,四川三星堆遗址公布最新考古发掘成果,新出土的龟背形网格状器、铜猪鼻龙形器、顶尊蛇身铜人像等独具一格的文物惹人注目。本次发掘的铜尊、铜罍、铜瓿与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相似,发现的玉琮文化因素来自甘青地区齐家文化,领璧、玉璋、玉戈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金器则与半月形地带自古有之的金器使用传统相符。此外,神树、顶尊跪坐人像以及大量龙形象器物则表明三星堆遗址的使用者在自身认同、礼仪宗教以及对于天地自然的认识与国内其他地区人群相近,无疑确切表明三星堆遗址所属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员。以上现象说

4、明()A古蜀文化相对先进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审美观念趋向同一D南北文化渐趋一致【答案】B【详解】根据“发掘的铜尊、铜罍、铜瓿与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相似,发现的玉琮文化因素来自甘青地区齐家文化,领璧、玉璋、玉戈在河南、陕西、山东以及广大的华南地区都有发现,金器则与半月形地带自古有之的金器使用传统相符。无疑确切表明三星堆遗址所属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员”。可得出三星堆文化与其他地区的文化虽然处于不同的区域,但在文化上具有相似性,因此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是谁更先进,排除 A 项;“趋向统一”和“南北文化渐趋一致”的说法都太绝对,排除 CD 项。故选 B

5、项。3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学者在齐国稷下学宫,自由讲学,著书立说。作为稷下学者论文集的管子,属于道家黄老学派的著作。但其中的任法 篇也说“法者,天下之至道也”“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这表明()A道家奉行以法治国思想B齐国私人讲学风气兴盛C战国思想流派彼此融合D儒法学派受到民众推崇【答案】C【详解】根据题干“作为稷下学者论文集的 管子,属于道家黄老学派的著作。但其中的 任法篇也说法者,天下之至道也所谓仁义礼乐者,皆出于法”可知,道家黄老学派的著作中包含了法家思想,结合“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学者在齐国稷下学宫,自由讲学,著书立说”,说明战国时期,各个思想流派彼此融合,C 项正确;题干说法是天

6、下之道,但未体现道家奉行以法治国思想,排除 A 项;私人讲学、儒法学派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排除 BD项。故选 C 项。4 睡虎地秦竹简(如图)创作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它以年份为线索,记录了墓主人“喜”的一生。根据如图,他可能经历的战争是()A秦末农民战争B秦国统一战争C秦朝南征百越D秦朝北击匈奴【答案】B【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攻韩、攻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30 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因此他可能经历的战

7、争是秦国统一战争,B 项正确;秦末农民战争发生在秦朝末年,与秦始皇不符,排除 A 项;秦朝南征百越,是秦始皇于公元前 219 年发动南征的战争,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C 项;秦朝北击匈奴发生在秦朝时期,是巩固统一的措施,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B 项。5作为唐朝开国创业的帝王,史学界对李渊的评价不一。有观点认为他优柔失断,赏罚不明,从起兵建唐到平定天下全靠李世民之力。也有观点认为他存在深谋多算、富有远见的一面。其在初唐颁行的一些措施,确立了有唐一代的基本制度、政策,为后来的“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这表明()A李世民消灭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B李渊为盛唐气象的出现奠定基础C史评可作为评判

8、人物的主要依据D初唐一代的制度在后期全部革新【答案】B【详解】提取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其在初唐颁行的一些措施,确立了有唐一代的基本制度、政策,为后来的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可见,题干材料反映了李渊在初唐颁行的措施确立了唐朝的基本制度、政策,为唐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B 项正确;材料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史学界对李渊的不同评价,并未说明李世民消灭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排除 A 项;史评是后人依据现有史料记载对相关史事等作出的评论,属于第二手史料,不能作为评判人物的主要依据,排除 C 项;据材料所述“其在初唐颁行的一些措施,确立了有唐一代的基本制度、政策”可知,初唐一代的制度奠定了后期制度的基础,并未全部革新

9、,排除 D 项。故选 B 项。6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勿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官府强调“毋舍本逐末”可知,当时商业得到发展,弃农经商现象存在;根据材料“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可知,社会群体间流动加强;根据“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可知,当时各阶层间流动现象冲击了社会观念,C 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商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排

10、除 A 项;宋代重农抑商政策没有瓦解,排除 B 项;宋代四民社会地位不相同,排除 D 项。故选 C 项。7宋朝的开封和临安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营业时间不受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晓市。市内还出现了“瓦子”,里面有“勾栏”(歌舞场所)、酒肆和茶楼、还有说书、演戏的,成为娱乐的中心。这种现象说明()城市经济功能明显市坊不再分开,市场交易打破时间限制瓦子的产生是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市民阶级孕育出早期资产阶级ABCD【答案】D【详解】根据“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营业时间不受限制

11、,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晓市”可知,材料反映开封市坊不再分开,市场交易打破时间限制,城市经济功能明显,符合题意;根据“市内还出现了瓦子,里面有勾栏(歌舞场所)、酒肆和茶楼、还有说书、演戏的,成为娱乐的中心”可知,瓦子的产生是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符合题意;宋朝时期中国还没有孕育出早期资产阶级,不符合题意。所以 D 项正确,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8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是比较大的,而且影响比较广泛;宋元时期主要是航海外交模式。明清时期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但是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A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守B清王朝不再与别国进行民间往来C

12、汉唐是开放、最繁荣的时期D总体呈现为开明与落后并存局面【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从汉唐、宋元时期的积极开放到明清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再到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说明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守,A 项正确;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并不是说清王朝不再与别国进行民间往来,排除 B 项;题干只涉及汉唐是开放的时期,没有涉及汉唐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排除 C 项;题干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化,开明指的是唐朝的民族政策,同时我国古代对外交往总体上并不落后,只是后来才实行限制对外交往的措施,如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排除 D 项。故选 A 项。9“务使天下共

13、享天父上主皇大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也。”这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为广大农民描绘的一幅美妙幸福的理想图。这一理想出自()A 海国图志B 天朝田亩制度C 资政新篇D 中国土地法大纲【答案】B【详解】根据“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B 项正确;这一理想反映的是农民的愿望,出自天朝田亩制度,和海国图志无关,排除 A 项;资政新篇反映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没有体现农民的愿望,排除 C 项;中国土地法大纲是共产党颁布的,和“共享天父上主皇大帝大福”不符,排

14、除 D 项。故选 B 项。10文献资料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下面能为研究“维新变法,救亡图存”这一思潮提供证据的是()A 资政新篇B 国闻报C 革命军D 青年杂志【答案】B【详解】根据“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B 项正确;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著作,排除 A 项;革命军是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著作,排除 C 项;青年杂志的创办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排除 D 项。故选 B项。111903 年,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年论,反对清帝年号纪年法和康有为提出的孔子纪年法,主张将黄帝诞生的

15、年份作为纪元元年。共和政府成立前,有人认为黄帝是专制君王,与共和理念不合。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宣布“中华民国改用阴历”。20 世纪初纪年法的变化()A体现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诉求B与民族民主的革命主张密切相关C是对揖美追欧思潮的反思与改变D清除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毒【答案】B【详解】根据“刘师培发表 黄帝纪年论,反对清帝年号纪年法和康有为提出的孔子纪年法,主张将黄帝诞生的年份作为纪元元年。共和政府成立前,有人认为黄帝是专制君王,与共和理念不合。1912 年南京临时政府宣布中华民国改用阴历”可知,20 世纪初纪年法的变化反对专制,提倡共和,与民族民主的革命主张密切相关,B 项正确;根据“反

16、对清帝年号纪年法和康有为提出的孔子纪年法”“有人认为黄帝是专制君王,与共和理念不合”等内容可知,材料不认同孔子纪年法,认为黄帝是专制君王等内容都没有体现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诉求,排除 A 项;“中华民国改用阴历”不能体现是对揖美追欧思潮的反思与改变,排除 C 项;材料内容不能清除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毒,排除 D 项。故选 B 项。121920 年 8 月俞秀松作为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受共产党早期组织委派到上海厚生铁工厂做工,并给工人讲课。当时是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的李中,以“一师范(湖南第一师范)学生在江南造船厂打铁”。他们都参加了电灯厂、造船厂等单位最先发起成立的“上海机器工会”。这些事件的最终影响是()A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条件B使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力量C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广泛传播D掀起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等,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为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