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长沙卷)(考试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35081076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长沙卷)(考试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长沙卷)(考试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化学(长沙卷)(考试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 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考试时间:60 分钟试卷满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B镁

2、用于制照明弹C用氮气做充气包装保鲜食品D铜用于制导线2下列选项中图示是利用 NaCl 固体配制生理盐水的主要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取用 NaClB称量 NaClC量取 H2OD溶解 NaCl3为经久耐用,灯泡中可填充的物质是()A氧气B红磷C氮气D硫磺4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O2Mg2+A表示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B和均表示阳离子C和所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似D由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26.9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标的是()ABCD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CO2含量探究 MnO2能否加快 H2O2的分解不用酒精灯点燃红磷,使测量结果更准确集气瓶的水吸收二氧化硫

3、AABBCCDD6可能有水生成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置换反应 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ABCD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B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C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D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分子在不断运动8在化学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非常重要。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加入白醋中,产生气泡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铜在氧气中加热,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任何物质都能溶解在水里B海水呈蓝

4、色,湖水呈绿色。因此,水具有各种颜色C水中溶有少量氧气,所以鱼类等水中生物可以在水中生存D地球上水的存量很大,淡水资源很充裕,且分布也均匀10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A鱼肉B白菜C植物油D米饭11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B用含有氢氧化钠的清洗剂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氢氧化钠具有乳化功能C侯德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D家中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12某农田出现了土壤酸化板结的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A(NH4)2SO4溶液的 pH 可能小于 7B土壤板结可能是长期施用(NH4)2SO4造成的C为

5、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 Ca(OH)2D草木灰(主要含 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 K2CO3的溶液可能呈碱性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3下列各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A钙、铁、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维生素是给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B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用 pH 试纸测定“可乐”的酸碱度D氢能源的大量应用需解决能耗、储运

6、等问题;KNO3、CO(NH2)2都是常用的复合肥14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C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D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1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 1:1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第卷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 3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22

7、分)16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22 年 1 月 6 日,新型“奥运版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京张高铁上线,列车采用轻量化技术、环保可降解材料、石墨烯空气净化装置打造绿色低碳空间。在高强度、轻量化铝合金车体的基础上,还在车体局部结构构件中使用了更轻、更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高铁站通过增加消毒频次确保旅客出行安全,其中就包括一种新型消毒剂 ClO2。通常情况下,Cl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受热或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腐蚀性。(1)用于制造车体的铝合金属于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2)石墨烯空气净化装置的工作流程中包括活性炭过滤原理,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性。(3)Cl

8、O2的化学性质有_(写出一点即可)。17请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实验室用一种纯净物质制取氧气;(2)用氢气作“零污染汽车”的燃料。18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P 点的含义是_。(2)青海盐湖地区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的溶解度曲线与图中_(填“甲”或“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似。(3)欲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答一种即可)。19小丽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简单净化,完成有关操作:(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明矾粉末,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作用,杂质_来达

9、到净水的目的。(2)再进行过滤液体,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 _(填字母)。A 烧杯 B 酒精灯C 带铁圈铁架台D 试管E 玻璃棒F 漏斗G 托盘天平 H 蒸发皿四、应用与推理(本大题共 2 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 3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13 分)20我国承诺: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体现大国担当。丁仲礼院士认为“碳中和”是让人为排放的 CO2,被人为努力和自然过程所吸收。以下为“碳捕集”流程图:、碳中和(1)“捕集室”中采用喷淋方式加入 NaOH 溶液,其优点是_。(2)人为努力:工业上一种利用 NaOH 溶液实现“碳捕集”技术的流程如图所示。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的操

10、作为_。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碳利用(3)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实现以 CO2和 H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若用 44gCO2人工合成淀粉(假设反应过程中无含碳物质的加入和损失),理论上制得淀粉的质量为_g。21已知 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 A、B、C、D、E 属于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F 为铁锈的主要成分。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物质 F 的化学式为_。(2)写出 D 与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

11、 小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22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是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的要求。某学习小组将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相关知识归纳如下,请填写空白。(1)装置 A 中仪器 m 的名称是_。(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图下字母)(3)用装置 C 收集 O2气体时,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4)用装置 D 收集氧气,判断氧气收集满方法是_。2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成分”,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组合序号试管试管试管组合的溶液BaCl2、Na2CO3HCl、N

12、a2CO3HCl、Ca(OH)2(1)在试管中均发生化学反应,它们都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其中试管_(填“”“”或“”)无明显现象。【实验二】把试管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最后只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提出问题】无色溶液的溶质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 和 BaCl2;猜想三:NaCl 和 Na2CO3;猜想四:NaCl 和 HCl。(2)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四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进行实验】小组讨论后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完成下表内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的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溶液。_猜想一正确【结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_。【反思】反应后溶液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