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5080750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教育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二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20题)1.西方学者罗森塔尔证明,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标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期望,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产生这种影响的师生关系类型是()A教育关系B组织关系C心理关系D社会关系2.最早提出“长善救失”教育主张的著作是()。A.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荀子3. 著名学前教育家的代表作是()。A.教育漫话 B.爱弥儿 C.人的教育 D.教育论4.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是杨贤江以李浩吾化名于1930年出版的()。A.普通教育学 B.

2、新教育大纲 C.教育学 D.教育原理5. 人的个性心理的结构成分主要包括()A.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 B.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C.能力、气质和性格 D.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6.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A.确立了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B.选择和培养了得力的班干部 C.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 D.教育活动的多样性7.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A.前提 B.基础 C.中心 D.内容8.下列不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的是()。A.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B.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C.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D.教育过程的程序化9.第21题根据动机的性质及社会价值的不同,可把动机分为()10.人的心理就

3、其产生方式而言,都是脑的()。A.A.精神活动 B.意识活动 C.理性活动 D.反射活动11. 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美国的鲍尔斯与金蒂斯倡导的是()。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12.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13.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14.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主导作用 B.起决定作用 C.不起主导作用 D.起基础作用15.教师借助由

4、字母、单词、数字等组成的“纲要信号”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的教学法是()A导学式教学法B“掌握学习”教学法C情境教学法D沙塔洛夫教学法16.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A.体育课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D.运动竞赛17.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18.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社会交往需要是()。A.生理与安全的需要 B.爱与归属的需要 C.求知与审美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19

5、.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A.单一抑制 B.双重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20.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称之为( )A课外教育B课外校外教育C社会活动D校外活动二、填空题(20题)21.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的规律。22.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而_的心理品质。23. 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构成。24. 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两方面。25.记忆过程包含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

6、本环节。26.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过程。27. 表象是从_到_的过渡阶段,是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8. 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和学生。29.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和_。30.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31. 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32.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33.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和_。34.填空题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和_。35. 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的特点。36. 自我认识是在_、_的基础上对自己

7、的洞察和理解。37.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38.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的特点。39. 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40. 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三、简答题(2题)41.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42.什么是情绪,并简述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四、论述题(2题)43.如何运用感知规律进行教学?44.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影响人格形成的诸因素。五、辨析题(2题)45.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46.复习知识要“趁热打铁”。六、(0题)47.我国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参考答案1.C2.B3.C4.B5.D6.C集体舆论是

8、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7.D8.D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9.C10.D要掌握反射的概念,同时还要注意与其他概念的区别。11.D12.A说理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这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13.A说理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

9、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这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方法。14.A15.D16.A17.D18.B19.D20.BB解析 A课外教育指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B的概念便是题目的含义。D校外活动是指由校外教育机关领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所以选B。21.先快后慢先快后慢22.稳定,统一23.制度文化24.学生集体学生集体25.识记 保持26.认识27.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28.社会知识社会知识29.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30.壬寅学制3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32.社会问题社会问题33.一般能力;特殊能力34.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35.强

10、制性强制性36.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37.概念,判断,推理38.生活化生活化39.混合课混合课40.夸美纽斯夸美纽斯41.教学的主要作用有:(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它是教育的基本方法和途径。42.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与认知的联系:(1)认知是产生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人们通过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有了对事物各种属性的认识

11、,才能有主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反映,从而产生情绪与情感,没有对事物的认识就不能产生情绪和情感。(2)情绪对认知有动力作用。人的情感不仅以认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认识过程。情绪与认知的区别:(1)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2)认知活动随意性强,情绪活动随意性弱。(3)情绪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机体表现。43.(1)直观教学的合理应用。三种常见的直观教学形式根据各自的优缺点合理结合选用。(2)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根据被感知事物的强度律,教师讲述的音量要适度,板书字迹、直观教具和图表大小要适当,要保证教室里的充足光线。根据同一感觉相互对比的规

12、律。教师讲课要注意扩大差别,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感知。根据感觉适应的规律。教师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根据需要,灵活变换教学方式方法。根据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教学要发挥各种分析器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根据长期实践活动对感受性变化和影响的规律,教师应加强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使教师的感受性得到相应提高。根据知觉具有选择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教学中要重视扩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以利于学生选择,获得清晰的感知效果。板书要注意间隔,合理布局,讲课或朗读要注意正确停顿和间歇,把零碎的材料和内容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便于学生整体知觉。根据知觉具有理解性和恒

13、常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上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要善于利用恒常性(心理定势)在解决问题和对待学生时的积极作用。防止消极作用。(3)提高师生双方的社会知觉能力。即正确对待第一印象,避免“晕轮”效应,防止“刻板印象”。44.(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5)个人主观因素。环境因素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45.正确。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