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508074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南平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南平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南平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南平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平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南平市成考专升本2022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三及答案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一、单选题(15题)1.下列哪句诗运用了对比手法()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B.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 )A.诗文作家 B.政治家 C.思想家 D.教育家3.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号是 ( )A.云庄 B.放翁 C.醉翁 D.东篱4.马伶传的作者是()A.A.明末清初的散文家 B.明末清初的小说家 C.元末明初的散文家 D.元末明初的小说家5.被誉为曲状元的作家是()A.马致远 B.白朴

2、 C.关汉卿 D.郑光祖6.先秦诸子中最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人彀论辩手法的是()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7.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方面都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高峰的作品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儒林外史8.张中丞传后叙一文补叙的主要人物是( )A.A.张籍、张巡、许远 B.雷万春、张巡、许远 C.张巡、许远、南霁云 D.于嵩、张巡、许远9.下列字解释正确的是()A.以此诟远。诟:肮脏 B.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仅:近 C.然尚恨有阙者。阙:宫殿 D.其讲之精矣。讲:讲话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 ,恰当的一组是 : 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 )

3、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 ,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见到这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了。A.窜改,驱除,融解 B.篡改,祛除,融解 C.窜改,祛除,溶解 D.篡改,驱除,溶解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的文体是A.议论文 B.记叙文 C.说明文 D.小说12.报刘一丈书中“权者”暗指()A.A.顾秉谦 B.刘一丈 C.宗臣 D.严嵩1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A.李斯谏逐客疏 B.李密陈情表 C.李清照声声慢 D.曹操短歌行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于A.A.行路难(其一) B.蜀相 C.泊

4、秦淮 D.关山月15.苏轼的前赤壁赋的语言特色是()A.A.夹叙夹议 B.欲扬先抑 C.骈散相间 D.感情充沛二、填空题(10题)16. 在晚唐诗坛上,_与杜牧齐名,有小李杜之称。17.被后世称作“千古伤心之祖”的是诗经中的_一诗。18.王昌龄从军行诗:黄沙百战穿金甲,_。19. 柳永的作品集叫_。20. 秋水中对话的两个神话人物是_和北海若。21. 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人。22. 白居易的_诗的副标题是伤农夫之困也。23. 陆游关山月: _ ,厩马肥死弓断弦。 24.冯谖客孟尝君选自_。25. 回眸一笑百媚生,_。(自居易长恨歌)三、判断题(5题)26. 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

5、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 )27. 苏轼以豪放词著称, 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 )28.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 )29.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月牙儿等。 ( )30. 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这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32.阅读曹操短歌行(其一),然后回答 2123 小题: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

6、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阅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3.五、现代文阅读(3题)3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35.作者从什么角度来认证这一观点?36.请写出这段文字中的比喻句。六、作文(1题)37.以 学会 照镜子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参考答案1.C2.A侯方域,字朝宗,号雪苑,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有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3.D4.A5.A6.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孟子的论辩手法。 【应试指导】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事作比喻.让其迅速对

7、“五十步笑百步”作出判断。使对方不知不觉入套,自己否定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故应选B项。7.C8.C9.B10.B11.B12.D13.B14.A15.C16.李商隐李商隐17.蒹葭18.不破楼兰终不还19. 乐章集20.黄河伯黄河伯21.绍兴绍兴22.杜陵叟杜陵叟23.朱门沉沉按歌舞24.战国策25.六宫粉黛无颜色六宫粉黛无颜色26.N27.Y28.Y29.N30.Y31.这段话主要论证了国家的兴衰成败都取决于人事的观点。32.比喻。前句比喻贤才寻求归宿,无所依托。后句比喻自己渴望多多招览贤才。33.矢交坠兮士争先;援玉桴兮击鸣鼓。34.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

8、写35.作者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和体会来论证这一观点强调人的精神是觉得快乐最重要的根据。作者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和体会来论证这一观点,强调人的精神是觉得快乐最重要的根据。36.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解析:在肖像描写中,作者善于用比喻。文中写沙子龙“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这些比喻表现了他爱艺如命的性格特征。37.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 当作 镜子 , 随时对 照。他总结自己 照镜子 的体会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会 照镜子 的人。镜子这东西,差不

9、多家家有,天天用。人们梳洗打扮,总要对着它调查研究 一番。镜子,也可以算是一种认识工具吧。人的眼睛,能看到周围的事物,惟独 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容。 镜子的功用, 就在于帮助人克服眼睛的生理局限, 如 实地瞧见自己。正因为镜子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人们才推而广之,把借他人、他 事、他见以正己的方法,也喻为 照镜子 。这种加引号的 照镜子 , 可要比日 常生活中照镜子难得多了。惟其难,就有人会 照 ,有人不会 照 。李世民懂得 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 镜子 ,随时对照。又能看 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 照镜子

10、的人吗?我国古代,像这样会 照镜子 的不乏其人。战国时齐国宰相邹忌便是一个。 邹忌从镜子里发现, 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别人漂亮, 而他的老婆和客人说他多么漂 亮,不过是阿谀奉承。由此他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照镜子,对自己的尊容心 中无数,尚且有被欺骗的可能,倘若处理国家大事时也不知道经常照 照镜子 , 那所受的蒙蔽就严重了 ! 他向齐威王报告了自己的体验。齐威王听了很赞赏,接 受了他的建议, 实行鼓励臣民批评朝政的政策, 并比较正确地对待这些批评, 使 国家很快强盛起来。人的认识的局限性, 很容易使人陷入盲目性, 缺乏自觉性。 而只要会 照镜子 ,做到 以人为镜 以古为镜 ,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

11、意见中认识自己,就 能成为一个比较地聪明一些的人,能干一些的人,就能做出一定的成就和贡献。 可惜, 镜子 虽好,却有些人不会 照 。自己脸上有疤,却怪 镜子 反映得 不准确,不愿 照 ;还有那自以为是 天下第一美人 的,则不屑 照 ;甚至有因 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 镜子 弃之,砸之者。这几种对待 照镜子 的精神状态,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吗?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革命转变时期。 四个现代化建设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 的课题, 沸腾的新生活中有多少新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 思考和认识! 乾坤正初 转,征程尚艰难。现在,对于我们每个同志,每个单位来说,会 照镜子 ,有自 知之明,知人之明,是多么重要

12、啊!如果说,邹忌、李世民等有历史局限性的古 人都还懂得通过 照镜子 来解决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问题, 那么, 掌握了马克 思主义世界现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则完全有可能在无比宽阔的领域里, 通过自觉 地 照镜子 ,来正确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让我们都学会 照镜子 吧。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历史, 特别是总结从五四运动 起八十多年来历史的曲折、 斗争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 从中国的过去认识中国的 现在,放眼中国的未, 以古为镜 ;只要我们从上到下,把实践的检验,群众的 评议, 人民的呼声作为领导工作的一面镜子, 以人为镜 ; 只要我们把一切国家 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经济建设经验,作为我们搞 四化 的一面镜子, 以洋 为镜 ,那么,振兴中华的大业一定能够提前胜利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